怎樣才能學好高中物理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學,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物理教師和同學們認真研究。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學好高中物理的訣竅,希望對你有用。

  學好高中物理的訣竅:記憶

  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應熟記基本概念、規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即所謂我們常提起的最基礎的知識。同學們往往忽視這些基本概念的記憶,認為學習物理不用死記硬背這些文字性的東西,其結果在高三總複習中提問同學物理概念,能準確地說出來的同學很少,即使是補習班的同學也幾乎如此。我不敢絕對說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對你某一次考試或某一階段的學習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可以肯定地說,這對你對物理問題的理解,對你整個物理系統知識的形成都有內在的不良影響,說不準哪一次考試的哪一道題就因為你概念不準而失分。因此,學習語文需要熟記名言警句、學習數學必須記憶基本公式,學習物理也必須熟記基本概念和規律,這是學好物理的首要條件,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沒有這一步,下面的學習無從談起。

  學好高中物理的訣竅:積累

  是學習物理過程中記憶後的工作。在記憶的基礎上,不斷蒐集來自課本和參考資料上的許多有關物理知識的相關資訊,這些資訊有的來自一道題,有的來自一道題的一個插圖,也可能來自一小段閱讀材料等等。在蒐集整理過程中,要善於將不同知識點分析歸類,在整理過程中,找出相同點,也找出不同點,以便於記憶。積累過程是記憶和遺忘相互鬥爭的過程,但是要通過反覆記憶使知識更全面、更系統,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聯絡更加緊密,這樣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絕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複勞動,不加思考地機械記憶,其結果只能使記憶的比遺忘的還多。

  學好高中物理的訣竅:綜合

  物理知識是分章分節的,物理考綱要求之內容也是一塊一塊的,它們既相互聯絡,又相互區別,所以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小綜合,等高三年級知識學完後再進行系統大綜合。這個過程對同學們能力要求較高,章節內容互相聯絡,不同章節之間可以互相類比,真正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連為一體,這樣就逐漸從綜合中找到知識的聯絡,同時也找到了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學好高中物理的訣竅:提高

  有了前面知識的記憶和積累,再進行認真綜合,就能在解題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謂提高能力,說白了就是提高解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針對某一題目,首先要看是什麼問題——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還是原子物理,然後再明確研究物件,結合題目中所給條件,應用相關物理概念,規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級,二級結論,才能順利求得結果。可以想象,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確,題目中既給的條件或隱含的條件看不出來,或解題既用的公式不對或該用一、二級結論,而用了原始公式,都會使解題的速度和正確性受到影響,考試中得高分就成了空話。提高首先是解決問題熟練,然後是解法靈活,而後在解題方法上有所創新。這裡麵包括對同一題的多解,能從多解中選中一種最簡單的方法;還包括多題一解,一種方法去解決多個類似的題目。真正做到靈巧運用,信手拈來的程度。

  綜上所述,學習物理大致有六個層次,即首先聽懂,而後記住,練習會用,漸逐熟練,熟能生巧,有所創新。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依照從簡單到複雜的認知過程,對照學習的六個層次,逐漸發現自己所在的位置及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進而確定自己改進和努力的方向。

  高中階段的學習是為大學學習做準備的,對同學們自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所述的物理學習的基本過程——記憶,積累,綜合,提高就是對自己自學能力的培養過程,學會了學習方法,對物理科有了興趣,掌握了物理這門實驗學科與實際結合比較緊密的特點,經過自己艱苦的努力,一定會把高中物理學好。

  古語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學知識,更要學方法.

  有關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的推薦

  一、抓預習環節,帶著問題去學習物理,從而適時地分散難點,突出重點。

  為學好物理,必須培養學生自學習慣,抓好預習環節。

  一讀:要從頭到尾閱讀課文,圈出重點,疑點、難點,形成物理知識的初步結構,並且在聽課時能有針對性地突出疑點、難點,抓住中心。

  二看:課本插圖是編者為了幫助學生認識瞭解某些物理現象,插圖形象生動,具有趣味,學生通過看圖,在愉快中學到知識。

  三做:物理是以實驗操作為基礎的科學,課前預習必須要結合教材內容預習好“實驗”。

  四想:教材每節後面有思考題,在看完書後可以嘗試看能否解決,增強聽講的目的性,抓住重點。

  五議:討論的議題是學生預習中感覺模糊,疑難的問題,討論有助於學生重讀教材,深入思考,把握物理概念的含義,規律的內容及適用條件。

  六記:將課文重要的概念定律,公式等多看幾遍,以加深理解,以便在此基礎上加強記憶。

  二、物理核心內容——物理概念的學習

  要抓住概念的本質屬性,聯絡例項理解概念,抽象概念的理解是困難的,但我們可以抓住兩個概念的差異,從不同的角度突出這種差異,進行區別。一是可以通過列舉具體的典型例子加以糾正,使概念深化,找出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絡和區別,如在學習速度和加速度時,可以列舉速度大而加速度小,加速度大而速度小的運動物體進行理解。為了特別強調加速度和速度的概念可以運用圖象進行區別,說明在V-t圖象中,斜率表示物體的加速度,縱座標表示物體的速度。

  三、重視對物理現象的觀察

  高中階段觀察能力比初中有所提高,除了要求學生有目的地觀察,辨明觀察物件的主要特徵外,還進一步要求學生能認識觀察物件所發生變化的程以及變化的條件。物理現象的觀察對於物理學習具有基礎的地位。學習物理首先必須瞭解客觀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只有通過對物理現象的觀察才能做到了解。另外,只有觀察大量的物理現象,才能理解理論的事實依據和適用範圍,並在此過程中檢驗物理理論正確與否。

  四、精選習題,跳出題海,注重錯因分析,培養良好的解題習慣

  審題的過程就是將一個具體的物理現象抽象成一個或幾個物理模型的過程,為下一步解題作準備。高中的習題比初中複雜得多,光靠讀題就列式計算往往會出錯。良好的審題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少犯錯誤,所以要求學生在讀題時,一要劃出關鍵詞來,二要畫草圖,凡是可以畫的必須畫,草圖上要標明題中已知的物理量。複雜的題,有幾個過程就要畫幾幅草圖。

  五、重視實驗,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

  仔細觀察老師做演示實驗,甚至自己動手做,通過多種途徑感知事物,增強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的能力,通過直觀的實驗驗證,把難學的東西化為易學的東西,這樣掌握的知識更牢靠,從而增加學習物理的興趣。課本中的這些實驗主要是用來驗證規律的,但如果我們能認真研究並做好這些實驗,我們的收穫就不僅在於驗證規律,它同時能使我們發現物理是有趣的,從而激發我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