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機械運動複習試題

  同學們在把八年級物理的理論知識複習好的同時,也應該要多做一些關於機械運動複習試題來複習練習,從題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時學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考點: 參照物及其選擇;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1***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選擇一個參照物,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如果發生位置的變化,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否則是靜止的.

  ***2***根據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飛機的機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狀.這樣,當飛機起飛時,流過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流過機翼下方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機翼上下方所受到的壓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

  解答: 解:飛行員看到指揮員向後退去,被研究的物體是指揮員,指揮員是運動的,一定要選擇一個和指揮員之間發生位置改變的物體做參照物,並且選擇一個與指揮員之間距離越來越大的物體為參照物.選擇飛機或飛行員都可以.

  飛機的機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狀,飛機在長長的跑道上加速滑行時,流過機翼上方的空氣速度快,流過機翼下方的空氣流速慢.機翼上下方所受空氣的壓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當飛機滑行的速度達到一定值時,機翼所受的升力大於飛機自身的重力,飛機就起飛了.飛機逆風起飛時飛機的速度不需要加速到很大,飛機就可相對空氣有一個較大的相對速度,從而獲得足夠的升力.

  故答案為:飛機;逆.

  點評: 本題考查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流體壓強和流速關係的應用,屬於基礎題目.告訴了研究物件的運動狀態,選取參照物時,要以物理情景中出現的物體為參照物.

  16.***2013•眉山***物理學中把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計算公式為:速度=路程/時間,即V=S/t.初中物理中還有很多這樣定義的物理量,如密度、壓強、功率、熱值等,這種定義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義法.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這樣定義的物理量,如:把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變化量用△V表示,它等於前後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國際單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義可知:

  ***1***若一個物體開始運動的速度V0=2m/s,經過5s後它的速度變為Vt=6m/s,則這個物體在5s內的速度變化量△V= 4 m/s.

  ***2***若問題***1***中的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單位時間內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大小a= 0.8 m/s2.

  ***3***加速度的定義公式a=   .

  ***4***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甲***所示,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以速度V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時間為t時通過的路程S;勻加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乙***所示,其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物體,速度由V0到Vt,運動時間為t時通過的路程S.用V0、t、a寫出S的表示式,S= V0t+ at2 .

  考點: 速度與物體運動.2163220

  專題: 壓軸題;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1***末速度與初速度之差就是速度的變化量;

  ***2***在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叫加速度,根據加速度的定義求出即可;

  ***3***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寫出表示式;

  ***4***根據乙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分別用V0、t、a表示出即可.

  解答: 解:***1***物體在5s內的速度變化量△V=Vt﹣V0=6m/s﹣2m/s=4m/s;

  ***2***物體的加速度大小a= = =0.8m/s;

  ***3***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可知,加速度的定義公式a= ;

  ***4***圖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等於長方形的面積和三角形的面積之和,即S=V0t+ at2.

  故答案為:***1***4;***2***0.8;***3*** ;***4***V0t+ at2.

  點評: 本題是一道涉及高中知識的物理題,但這道題我們是可以根據題中所給的資訊並結合我們已有的學習方法和物理知識完成解答的.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題.

  17.***2013•婁底***端午節,貝貝全家一起在河岸觀看划龍舟比賽.發令槍響,幾隻龍舟上的參賽選手奮力划槳,龍舟如【離弦之箭向前疾行】.括號中的句子中龍舟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河岸 .

  考點: 參照物及其選擇.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龍舟如離弦之箭向前疾行,說明是運動狀態,相對於哪個***些***物體是運動狀態,這個***些***物體就是參照物.

  解答: 解:

  龍舟如離弦之箭向前疾行,說明是運動的,並且運動速度非常快,要得到龍舟運動並且運動速度特別快的結論,參照物是河岸.

  故答案為:河岸.

  點評: 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一般選擇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築、山川、路燈等為參照物.

  18.***2013•佛山***將圖中三種儀器的測量結果***數值及單位***填寫在下表相應的空格中.

  紙帶中AD兩點間的距離 體溫計的溫度 汽車運動的速度

  4.00cm   38.4℃   85km/h

  考點: 長度的測量;體溫計的使用及其讀數;速度與物體運動.2163220

  專題: 基本儀器的使用專題.

  分析: ***1***由圖示刻度尺確定其分度值,兩點所對應刻度尺示數之差是兩點間的距離.

  ***2***根據圖示體溫計確定其分度值,讀出體溫計的示數.

  ***3***由圖示速度計可以讀出汽車的速度.

  解答: 解:由圖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是1mm,AD兩點間的距離為6.00cm﹣2.00cm=4.00cm;

  由圖示體溫計可知,其分度值是0.1℃,體溫計示數為38.4℃;

  由圖示速度計可知,汽車的速度為85km/h;

  故答案為:4.00cm;38.4℃;85km/h.

  點評: 本題考查了刻度尺、體溫計、速度計的讀數,難度不大,是一道基礎題;要掌握常用測量器材的使用及讀數方法.

  19.***2013•達州***一列長200m的火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進入長為2km的隧洞,火車完全在洞中的時間是 90 s,火車上乘客看見洞中的路燈在後退,乘客是以 火車 為參照物.

  考點: 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參照物及其選擇.2163220

  專題: 計算題;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火車長度與隧洞長度之差是火車完全在洞中的路程,由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求出火車火車的運動時間;

  如果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保持不變,則物體是靜止的,如果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不斷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

  解答: 解:火車完全在洞中的路程s=2000m﹣200m=1800m,

  火車速度v=72km/h=20m/s,

  ∵v= ,

  ∴火車的運動時間:

  t= = =90s;

  路燈相對於火車位置不斷後退,

  以火車為參照物路燈在不停地往後退;

  故答案為:90;火車.

  點評: 本題考查了求火車的運動時間、選擇參照物,應用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知道物體間的位置關係如何變化即可正確解題.

  20.***•肇慶***在下列橫線上填上合適的速度單位或數字: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約是5 km/h ;騎自行車正常行駛時的速度約是4.2 m/s ;汽車2min內勻速行駛了3600m,汽車的速度是 108 km/h.

  考點: 速度與物體運動.2163220

  專題: 應用題;壓軸題;估算題;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1***根據對實際情況的瞭解進行合理的估算,通過計算確定各資料的單位;

  ***2***已知汽車的路程與運動時間,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汽車的速度.

  解答: 解:***1***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約1.2m/s=1.2× =4.32km/h,接近5km/h,故單位是km/h;

  騎自行車正常行駛時的速度約為4m/s,接近4.2m/s,故單位是m/s;

  ***2***汽車的路程s=3600m=3.6km,運動時間t=2min= h

  汽車的速度v= = =108km/h;

  故答案為:km/h;m/s;108.

  點評: 本題考查了確定物體運動速度的單位、求汽車的速度問題,知道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速度大小.有助於解答該類習題.

  21.***•煙臺***放學路上,小明和小紅沿人行道步行,一輛汽車從身旁疾馳而過,如圖所示.司機說“你沒動”是選定了 汽車 為參照物;小紅說“車真快”是選定了 地面 為參照物.

  考點: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專題: 應用題;壓軸題.

  分析: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發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解答: 解:

  ***1***坐在行駛的汽車裡的司機和乘客,以司機為參照物,乘客相對司機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乘客是靜止的;

  ***2***以地面為參照物,司機、乘客和汽車相對於地面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車是運動的.

  故答案為:汽車;地面.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論.

  22.***•南京***年2月,首批“長鼻子”校車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圖所示.

  ***1***校車行駛過程中,以司機為參照物,路邊的樹是 運動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每個座位都有安全帶,這是為了防止汽車緊急剎車時,學生由於具有 慣性 而造成的傷害.

  ***3***《校車駕駛員安全管理規定》中明確指出車速不得超過40km/h.“40km/h”是指校車在行駛過程中的 最大速度 ***選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4***小明早晨7點乘校車去上學,7點24分到達學校,設小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30km/h,則小明乘車地點到學校的路程是 12 km.

  考點: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速度與物體運動;速度公式及其應用;慣性.2163220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1***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所選參照物之間是否有位置變化,若位置有變化,則物體相對於參照物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變化,則物體相對於參照物是靜止的.

  ***2***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稱為慣性,慣性的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3***《校車駕駛員安全管理規定》中明確指出車速不得超過40km/h,即最大行駛速度不能超過40km/h.

  ***4***知道此時的運動時間和運動的速度,據公式s=vt可計算出運動的路程.

  解答: 解:***1***校車行駛過程中,以司機為參照物,路邊的樹相對於司機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故路邊的樹相對於司機是運動的;

  ***2***每個座位都有安全帶,這是為了防止汽車緊急剎車時,由於慣性而飛出,造成二次傷害;

  ***3***《校車駕駛員安全管理規定》中明確指出車速不得超過40km/h,即最大行駛速度不能超過40km/h.

  ***4***此時所走的路程是:

  S=vt=30km/h× h=12km.

  故答案為:***1***運動;***2***慣性;***3***最大速度;***4***12.

  點評: 該題考查了參照物的選取、慣性應用的判斷、最大速度的理解和速度的計算等知識點.

  23.***•內江***如圖所示,是某汽車啟動和到達的時間以及對應的里程錶***盤面指示為千米數***的示數.由圖可知,汽車行駛的里程數為 120 Km,平均速度為 11.1 m/s.***小數點後保留一位數字***

  考點: 速度公式及其應用.2163220

  專題: 資訊給予題;順推法.

  分析: ①已知汽車的啟動時間和到達時間,可以得到汽車行駛的時間;

  ②已知汽車開始計時的里程數和行駛一段時間後的里程數,可以得到汽車此過程行駛的路程;

  ③已知汽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利用v= 得到行駛的速度.

  解答: 解:

  汽車行駛的時間為t=12:25﹣9:25=3h

  汽車行駛的路程為S=27582km﹣27462km=120km

  汽車行駛的速度為v= = =40km/h=11.1m/s

  故答案為:120;11.1.

  點評: 此題是關於速度運算的基本題目,讀懂圖片提供的時間和路程資訊是解決此題的關鍵.

  24.***•昆明***人步行的速度大約是1.2m/s,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人1s通過的距離為1.2m ;某同學家距學校600m,他以此速度從家步行至學校需要的時間是 500 s;以該同學身上揹著的書包為參照物,他是 靜止 的***填“運動”或“靜止”***.

  考點: 速度與物體運動;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2163220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①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叫速度;

  ②已知人步行的速度和路程,利用t= 得到需要的時間;

  ③運動方向和速度都相同的兩個物體,以對方為參照物,都處於靜止狀態.

  解答: 解:

  ①人步行的速度大約是1.2m/s,表示人1s通過的距離為1.2m;

  ②從家步行至學校需要的時間是t= = =500s;

  ③以該同學身上揹著的書包為參照物,他是靜止的.

  故答案為:人1s通過的距離為1.2m;500;靜止.

  點評: 在判斷物體運動狀態時,研究物件的狀態以與參照物是否發生位置變化為準,特別注意的是:參照物一定是假定靜止的.

  三.解答題***共2小題***

  25.***2013•泰安***甲乙兩地的距離是900km,一列火車從甲地早上7:30出發開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幾個車站,在當日16:30到達乙地.列車行駛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度為400m的橋樑,列車全部通過橋樑的時間是25s.求:

  ***1***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時?

  ***2***火車的長度是多少米?

  考點: 速度公式及其應用.2163220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1***已知甲乙兩地的距離和甲地開往乙地的時間,利用v= 即可求得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已知速度和時間可求火車和橋樑的總長,總長減橋樑長就是火車的長度.

  解答: 解:***1***火車從甲地早上7:30出發開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幾個車站,在當日16:30到達乙地,則甲地開往乙地所用時間t1=9h.

  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 = =100km/h,

  ***2***∵v= ,v2=144km/h=40m/s

  ∴火車過橋通過的總距離:

  s=v2t2=40m/s×25s=1000m,

  ∴火車的長度s火車=s﹣s橋=1000m﹣400m=600m.

  答:***1***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每小時;

  ***2***火車的長度是600米.

  點評: 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計算,弄清火車完全過橋時行駛的路程為橋長與火車長的和是關鍵.

  26.***2013•佛山***張先生駕車從廣州到肇慶旅遊,汽車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駛0.5h到達三水,休息0.5h後,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駛1h到達肇慶,請求:

  ***1***廣州到三水,汽車行駛的路程是多少km?

  ***2***廣州到肇慶,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考點: 速度公式及其應用.2163220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1***根據v= 求出汽車從廣州到三水、從三水到肇慶行駛的路程;

  ***2***求出總路程和總時間,根據v= 求出平均速度.

  解答: 已知:速度v1=90km/h,時間t1=0.5h,t3=0.5h,t2=1h,速度v2=80km/h

  求:***1***汽車行駛的路程s1=?;***2***汽車的平均速度v=?

  解:***1***∵v=

  ∴汽車從廣州到三水的路程:

  s1=v1t1=90km/h×0.5h=45km;

  ***2***汽車從三水到肇慶的路程:

  s2=v2t2=80km/h×1h=80km,

  總路程:s=s1+s2=45km+80km=125km,

  行駛的總時間:t=t1+t3+t2=0.5h+0.5h+1h=2h,

  平均速度:v= = =62.5km/h

  ***1***廣州到三水,汽車行駛的路程是45km;

  ***2***廣州到肇慶,汽車的平均速度是62.5km/h.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速度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平均速度要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