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學工作總結

  在一個工作結束之後,做一些總結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政治教學工作總結以供大家學習。

  ***一***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年級 1-8班共八個班政治教學工作。教學任務繁重,我們本學期時間少,任務重,但是我們提前完成任務***一週時間***,我們始終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滿腔熱情地對待教育教學工作,總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簡單總結如下:

  一、認真制定教學計劃,注重研究教學理論,上好公開課,並能經常聽取老教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而且,我利用課餘時間閱讀《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政治教學參考》等專業雜誌,從中學習到了許多對我教學有益的新理念,新方法,同時,上網學習相關的課改教學經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 仔細琢磨學校的一二三四五要求,積極學習學校從杜郎口經驗,運用到實際中去。 能夠做到備課充分,教學得心應手。這個學期我也積極參見學校的課改活動,改變了自己多年的傳統教學,為我的職業生涯喚起了第二次活力。。

  三、加強對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研究和改革。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避免課堂知識的簡單羅列和堆砌,以及單純地以機械記憶為特徵的教學模式,本人積極探索減輕學生記憶負擔、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以學生能接受的角度和立場設計教法,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用學生思維,調動眼、耳、口、手等器官,讓他們隨課堂流程做到眼看、耳聽、嘴說、手寫。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經常採用多媒體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積極參與學校課改活動,以高度的熱情參與學校的課堂大賽活動,嘗試新學法和新教法,不斷適應新時期的教學改革。不斷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讓學生開心開竅。

  四、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學中。為了吸引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本人每節課都力求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講臺上,以和藹的面孔,舒緩的語氣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感染學生。同時注意以德為本,用先進人物的高尚人格和品德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在課下主動接近學生,關注他們的思想行為動向,使學生對老師產生親近感,拉近師生距離。培養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幫助差生,與不同層次的學生利用課間經常交談,教育優等生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教育中等生端正學習態度,尋找學習規律與方法,鼓勵差生積極面對人生,通過典型事例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五、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抓好會考的複習及迎考工作。我們倆制訂合理的會考複習計劃,做好會考動員工作;備課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搞好複習資料;對於個別以前不被關注的學習困難生,能夠利用課外時間對他們進行補習,終於取得了滿意的成績。

  六,做好常規工作,堅持集體備課,提高教學質量

  1、積極組織本備課組教師鑽研課標,明確課標精神和目的要求。

  通過認真研讀課標,準確把握新課程的總目標和分類目標,明確新課標的目的要求,為有效地實施課堂教學提供正確的方向。

  2、實抓常規教學,踏踏實實做好日常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1***組織備課組教師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處理好教材的深度,廣度和銜接,在此基礎上,認真落實和執行學期授課計劃。

  2***在選修班加強學法及解題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使學生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3***每節課上完後,及時總結、反思,交流,改進教學。

  ***二***

  一學期即將結束,現將針對教學中我們碰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做本學期個人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㈠問題

  1. 課本理論內容

  ⑴教材具有滯後性。如有限責任公司的含義和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的改變,講課時應及時訂正。⑵有些內容邏輯結構不太合理。⑶內容過多,課時較少。⑷課本理論應掌握到何種程度才能迎戰高考?

  2.關於探究活動

  課本設定了大量的探究活動***生活情景***,意在使學生從自身的生活體驗中探求和發現知識,並運用發現的知識分析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問題。但是我們認為有以下不足:

  ⑴有些探究活動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對其沒有感性認識。

  ⑵探究活動的量太大

  ⑶有些探究活動涉及到的已刪除的知識不知如何處理,若講的透徹須花很多時間,課堂不允許。

  ***4***學生活動太多容易沖淡對知識結構的總體把握。

  3、市場上多版配套練習其材料和問題的參考答案都有些陳舊,沿襲舊教材的語言。

  4、課標要求,如有關通貨膨脹的論述,如何讓學生通俗易懂的理解很難處理。若設計成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對高一學生來講要求過高。

  ㈡解決措施

  1.課前:進可能集體備課,群策群力,統一進度。本備課組每週一週三是固定的集體備課時間。主要做以下工作:

  首先備教材,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決定每課時的重難點如何處理。理論內容和探究活動哪些由學生課前解決?哪些一般掌握?哪些該調整順序?哪些該補充?該尋找哪些與學生生活體驗接近的當地事例或國際國內重大熱點問題並以此為背景設定與教材理論相關的問題在課前和課堂上應用。確定好教學思路。

  其次,分工協作,每單元設計一份導學提綱。是本框知識的梳理,要求學生在完成課前預習的基礎上,把握知識線索。導學提綱提前發給學生,能有效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課堂教學:充分利用書中部分探究活動,同時增添更具時效性的情景,設定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合作交流綜合探究,得出知識。我們每個教室最近都安裝了終端,用多媒體上課比較方便。最後一單元我們組幾乎都是用課件上課,效果不錯,學生也感興趣。

  另外,課堂中應點出本框重點和課標要求,及課本知識結構。這一環節必不可少,否則課堂活動很容易沖淡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巨集觀把握能力。並注意做好隨堂練習題及小結。

  3.課後作業

  作業非常重要,只有做作業才能驗證和鞏固學生獲得的理論知識。課後運用新教材新學案拓展練習,並針對習題中出現問題展開討論,該增的增,該刪的刪。作業都儘可能全批全改,強調易錯點,並讓學生整理錯題集,以防再犯類似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