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冊政治文化與生活試題及答案

  進入到高一第二學期後,對於政治這一科要怎樣做題呢?彆著急,接下來不妨和小編一起來做份高一下冊政治文化與生活試題,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高一下冊政治文化與生活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 ***2011•南岸模擬***我們的國家之所以偉大,我們的民族之所以偉大,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下列屬於文化活動的是***  ***

  A.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五中全會於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

  B. 2010年10月26日,滬杭高鐵通車

  C. 第16屆亞運會於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國廣州進行

  D. 2010年4月8日,第十四屆臺交會在廈門會展中心隆重開幕

  2. ***2011•吉林聯考***2011年元旦期間各地群眾共享“文化惠民”陽光。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的“幾米星空展”、話劇《昏了婚了》、《至愛》等演出讓人留連忘返。這表明***  ***

  A.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B. 人既是文化的創造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

  C. 人類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載體 D. 文化是指人類全部的精神活動

  3. ***2011•吉林聯考***“十一五”期間,山東日照緊緊圍繞建設濱海文化名城的目標,深入發掘“藍色文化”的豐厚內涵,使豐富的文化資源轉變為現實生產力。這說明***  ***

  A. 文化決定社會經濟的發展 B. 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

  C. 文化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D. 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4. ***2011•瀋陽模擬***2010年中國•諸葛亮文化節於9月25日至26日舉行,節會期間1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與襄樊簽訂投資協議,協議金額在350億元左右,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有30多家。這是典型的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這說明***  ***

  A. 一定的經濟決定一定的文化 B. 文化對經濟具有促進作用

  C. 文化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D. 諸葛亮文化決定了襄樊經濟的發展

  5. 近年來,英國文化產業平均發展速度是整個經濟增長率的近兩倍,年產值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每年的出口額達80億英鎊,極大地促進了英國經濟的發展。材料說明***  ***

  A. 文化產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中心環節

  B. 文化對經濟有反作用,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C. 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D. 文化是第一生產力,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6. ***2011•福州模擬***2010年6月22日,第四屆海西科技暨寰宇生產力產業經管交流論壇在泉州開幕。包括紡織服裝、園藝、通訊、衛生和醫療用品等多領域的33個科技合作專案現場進行了對接簽約,融資總額近11.6億元人民幣,其中22個專案落地泉州。這表明***  ***

  A. 文化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基礎

  B. 文化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

  C. 文化已成為當今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

  D. 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7. ***2011•吉林聯考***今天,影視、報刊、圖書出版、音像、教育、體育等文化產品、文化活動,充斥了人們的整個生活。新的經濟形式如網路經濟、假日經濟、會議經濟,無一不以文化為其基本內涵。這一現象的出現表明***  ***

  ①文化現象多種多樣 ②文化是人類所特有的 ③文化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社會 ④文化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010廣州亞運會會徽“五羊聖火”,採用了典型的中國藝術表現形式,該會徽設計以柔美上升的線條,構成了一個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輪廓,象徵著亞運會的聖火熊熊燃燒、永不熄滅。既體現了廣州的城市象徵,也表達了廣州人民的美好願望,還表現了運動會應有的動感,傳達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國文化底蘊。據此回答8~9題。

  8.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說,廣州亞運會會徽“直接明確地傳達著在中國人民和文化中世代傳承的無與倫比之美和巨集大的精神力量”。關於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①市場經濟越發達,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②調動積極的精神力量,會有力地推動社會進步

  ③精神力量可以脫離物質因素而存在

  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國人民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9. 市民素質是廣州城市文明的基礎。市民素質的形成***  ***

  A. 離不開社會實踐 B. 只能在學校教育中形成

  C. 也可以是天生的 D. 家庭教育最重要

  10. ***2011•濰坊模擬***右圖是一個德國人闡釋的中國人與德國人表達個人觀點的方式。這反映了***  ***

  ①兩國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

  ②兩國現行的經濟、政治制度不同

  ③中華文化優於德國文化

  ④文化影響人的思維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1. 2010年5月17日閉幕的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成交活躍,總成交額達到1 084.34億,合同成交額達到348.72億,文博會在推動出口和交易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這說明***  ***

  A. 文化對經濟具有決定作用 B. 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C. 文化與經濟發展是同步的 D. 文化作為一種物質力量,推動經濟發展

  12. ***2011•臨沂質檢***很早,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辦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遊湖等運動。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風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由此可知***  ***

  ①文化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 ③文化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④文化對人具有積極主動的影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3. ***2011•杭州模擬***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然後單手舉拳,與怪獸搏鬥———這是“奧特曼”的典型戰鬥動作。就是這個“奧特曼”,成為孩子們心中的偶像。“奧特曼”影碟、“奧特曼”玩具、“奧特曼”衣服等產品已經成為少年兒童的必選之品。這說明***  ***

  ①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④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活動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4. 2010年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研究問題進行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8月13日至14日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在青島召開,對文化改革發展的全域性性工作進行部署。我國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目的是***  ***

  A. 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心任務

  B. 把文化力作為綜合國力的基礎

  C. 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D. 文化對經濟、政治具有反作用

  我國有春節貼春聯的習俗。春聯語多祈求吉祥之辭,既表達美好願望,又渲染歡樂氣氛。據此回答15~17題。

  15. “千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傳說春聯是由“桃符”演變而來。桃符是古代畫門神的桃木板,到了南北朝及唐朝,桃符的內容逐漸被兩句對偶的吉祥詩句所替代,形成了對聯這一新形式,掛桃符也演變成了貼春聯的習俗。這表明***  ***

  ①只有在春節的時候才能感受文化氣息 ②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 ④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6. “講誠實誠信源自心靈美,看財豐財茂只因名聲高”,這幅橫批為“信用是金”的春聯道出了東營市許多農民的心聲。近年來,東營市實施農村文明信用工程,湧現出了一大批“文明信用鄉鎮、村”和文明信使用者。人們認為“信用是金”,近70%的農村文明信使用者靠誠信致了富。這一事實說明***  ***

  ①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相互影響 ②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響 ③文化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 ④文化對人和社會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7. ***2011•南京模擬***有人說讚美是人生歷程中的加油站,而批評是人生歷程中的維修站,一個人不能總是維修,但要不斷加油!不斷加油,他就學會了自信。這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環境決定人的發展 ②人的成長受環境影響 ③文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④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8. 今天我們必須重視發展先進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這是因為優秀文化***  ***

  ①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③決定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④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19. ***2011•青島模擬***對雞、牛和草三種事物如何歸類?中國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國人一般把牛和雞分在一起。中國人的分類標準是關係,而美國人的分類標準是本質屬性。中美兩國的這種差異表明***  ***

  ①美國人的思維方式比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優秀 ②文化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 ③文化環境不同決定人們對事物的分類不同 ④文化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20. 文化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就全世界範圍來看,各國都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支柱產業,其產值約佔GDP的1/5。這說明***  ***

  ①文化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 ②文化力成為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③各國政治分歧逐漸消失,文化競爭越來越激烈

  ④文化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21. 中國人見面抱拳作揖,泰國人見面行“合十禮”,西方人見面擁抱。這體現了***  ***

  A. 文化對認識活動的影響 B. 文化對思維方式的影響

  C. 文化對交往方式的影響 D. 文化對價值觀念的影響

  22.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這句詩說明了文化***  ***

  A. 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B. 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C. 阻礙人們適應外地的文化 D. 不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23. ***2011•中山模擬***重慶市九龍坡區“廉政文化路”兩旁,38塊廉政廣告燈箱上,既有“君子修道立德,不為貧困改節”等古訓,也有“個人名利淡如水,黨的事業重如山”等格言。區委書記說,我們就是想通過一點一滴的建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表明***  ***

  A. 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B. 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C. 文化氛圍是摸得著、看得見的 D. 人們對文化的感受既有差異,又有共同之處

  24. ***2011•東城模擬***電影《唐山大地震》所展示出的唐山人民戰勝災害,重建家園的堅韌、樂觀、向上精神,強烈而深刻地感動著觀眾。這表明***  ***

  A. 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B. 先進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C. 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D. 優秀文化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25. 2010年3月在“八榮八恥”教育中,北京某中學在圓明園開展了“弘揚民族精神”、“使命與責任”、“奧運與中國責任”、“航天精神與中國夢”等專題討論,還為高三學生在這裡舉行成人儀式。圓明園承載了國家和民族太多的屈辱,我們必須從廢墟與恥辱中站起來!讓學生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中去感悟,才能更深入人心。材料表明***  ***

  ①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有利於提高人的道德修養 ②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人們的文化素質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④青年學生需要主動感悟文化的薰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 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程序中,自治區黨委根據本地特點,提出了“小省區要辦大文化”的思路,寧夏根據其“巖畫文化、絲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祕而璀璨,邊塞文化、大漠文化、黃河文化悠遠而豪放”的優勢和特點,發展帶有民間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遊文化產業,實施“百縣千鄉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長廊工程”,積極開展社群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農村文化等群眾文化活動,帶動了自治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運用所學《文化生活》知識,說明在經濟相對落後的條件下“辦大文化”的重要意義。***11分***

  ac

  27. ***2011•深圳模擬***伴隨廣東文化強省戰略的實施,各地文化發展措施紛紛出臺。

  材料一 未來五年城鎮居民支出最多的文化產品,55.5%的受訪居民表示旅遊將成為他們未來五年的主要支出物件,44.2%、40.1%、34.6%的受訪居民表示教育培訓、休閒娛樂和健身仍然是他們未來五年的主要消費物件。

  注: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之際,昔日的“文化沙漠”已是一派“繁花似錦”——“設計之都”、“圖書館之城”、“鋼琴之城”和“動漫基地”等稱號為深圳擁有,而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演藝娛樂、數字動漫等重點文化產業在深圳更是“春色滿園”。

  ***1***結合材料請你從文化與社會的關係角度分析,深圳大力促進文化建設、鼓勵文化消費的意義。***6分***

  材料二  2010年廣州市大力實施文化民生工程,使文化發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眾,保障廣大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通過給百姓貼心的文化服務,提高百姓幸福感和文化享受。據悉,廣州越秀還長期舉辦免費的文化培訓、文化講座、文化展覽,對弱勢群體進行文化幫扶。

  ***2***從文化與人的關係角度分析,廣州市實施“文化民生工程”有何意義?***8分***

  28. ***2011•南京模擬***2010年5月以來,江蘇省婦聯、教育、通訊等部門聯合舉行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家庭護衛行動。 “淨化網路環境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尤其需要家庭對孩子進行科學引導。”江蘇省相關部門在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家庭護衛行動中實施“百千萬”計劃,即在全省組織100個諮詢服務點,開展1 000場巡迴演講,組織10 000名家教志願者結對援助萬戶家庭,傳播科學的家教理念、有效的家教方法和健康的網路知識,進一步優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文化環境。

  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談談江蘇省開展“家庭護衛行動”的意義。***10分***

  29.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方面,是國際競爭中備受關注的“軟實力”。美國通過好萊塢電影等大眾傳媒和大眾文化產品大肆推銷他們的一套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法國非常重視在世界上傳播法蘭西文化。不少發達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文化戰略。

  材料二 2010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建議》第三十九條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強對外宣傳和文化交流,積極開拓國際文化市場,增強“中華文化”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1***聯絡當前國際競爭的形勢,運用《文化生活》有關知識,說明我國為什麼要加強文化建設。***9分***

  ***2***面對這種形勢,我們應如何加強文化建設。***6分***

  高一下冊政治文化與生活試題參考答案

  1. C 【解析】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的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故答案為C。A屬於政治活動,B、D屬於經濟活動。

  2. B 【解析】話劇是人們根據社會實踐創造的文化產品,凸顯了人是文化的創造者。話劇又讓人留連忘返,可見文化對人的影響,故體現了人是文化的享用者,答案為B。此題沒有凸顯文化與自然的區別,排除A。此題也沒有體現文化的凸顯形式,排除C。文化是指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排除D。

  3. D 【解析】將豐富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可見文化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體現了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答案為D。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排除A。此題沒有凸顯文化的超前與落後,排除B。文化的精神力量主要通過指導實踐,轉化為物質力量體現出來,此題沒有體現,排除C。

  4. C 【解析】此題主要強調文化對經濟的影響,故答案為C。A脫離題幹。文化的作用具有兩面性,可以推動經濟發展,也可以阻礙經濟發展,排除B。文化反作用經濟,經濟決定文化,排除D。

  5. B 【解析】本題材料主要說明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以及文化對經濟的積極反作用,充分體現出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A、D錯誤,C不符合題意。

  6. D 【解析】經濟是文化發展的基礎,排除A。積極的、先進的文化促進社會的發展,排除B。通過文化活動,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可見文化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故選D。經濟實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故C錯誤。

  7. A 【解析】通過材料中的各種文化形式,可見文化現象的多樣性,故①正確。文化充斥著生活,推動經濟發展,可見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故③正確。此題主要表達了文化的作用,故②脫離題幹。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變革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故④錯誤。

  8. C 【解析】本題考查對精神力量的認識。積極的精神力量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係,故②④正確。否認這一作用,認為精神力量可以脫離物質條件而存在,都是錯誤的。

  9. A 【解析】文化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教育、生活和實踐,它們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文化素養形成的重要因素,但說家庭教育最重要是不準確的。因此B、C、D三項說法都不正確。

  10. C 【解析】漫畫表達了兩國人的思維方式的不同,可見受其不同的文化環境影響,故答案為C。

  11. B 【解析】A 文化對經濟具有決定作用說法錯誤;文化與經濟發展不是亦步亦趨的,C錯誤;D文化是一種物質力量說法錯誤;B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

  12. D 【解析】此題考查了文化對人的影響。自古至今我國就有賞月的習俗,可見文化對人影響的深遠持久,故③正確。由於注重團圓的文化習俗,所以導致設宴賞月習俗的盛行,可見文化對人們實踐活動的影響,故②正確。此題主要強調賞月習俗的時間跨度,故排除①。先進文化對人具有積極影響,故④排除。

  13. C 【解析】文化對人的影響深遠持久,強調文化影響的長期性和不可改變性,材料沒有體現,排除③,故選C。

  14. C 【解析】A 、B說法錯誤;D不符合題意;C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

  20. C 【解析】此題考查文化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②④正確,①③表述錯誤。

  21. C 【解析】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們,進行各種社會交往的方式,都帶有各自的文化印記,C符合題意。

  22. B 【解析】“鄉音未改”表明了經年累月形成的文化習俗對人的影響是難以抹去的,故選B。

  23. A 【解析】通過文化對人影響的“潤物細無聲”,可見文化的潛移默化,故答案為A。

  24. D 【解析】此題主要凸顯了文化對人的影響,故排除A和B。電影《唐山大地震》——樂觀、堅韌、向上的精神感染人,可見優秀文化對人生的塑造,故答案為D。

  25. D 【解析】②觀點正確,但與題意不符,不能入選,故選D。

  26. 【解析】本題以具體事例為背景,考查學生對文化作用的認識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回答本題要注意全面地看問題。首先,要看到經濟雖然落後,但也可以“辦大文化”,體現了文化有其相對獨立性。其次,要看到先進文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要求,以及對物質文明建設的作用。最後,還要看到發展文化產業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答案】文化發展具有相對獨立性,***3分***經濟落後的小省區可以“辦大文化”,用先進的、健康的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物質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援和思想保證。***4分***文化產業也是重要的經濟部門,發展文化產業,可以直接促進經濟發展。***4分***

  27. 【解析】設問一:本題主要考查文化的作用,所以必須按:文化的實質、文化與政治經濟的關係、文化與綜合國力、文化對人的影響角度來分析。 設問二:主要考查文化發展對人的發展的積極意義,可以從文化影響人、文化塑造人兩個方面來論證。

  【答案】***1***①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提高文化消費水平有利於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文化生產力水平。***2分***②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提高文化消費水平有利於提高公民的文化素養,更好地參與政治生活,推動和諧社會建設。***2分***③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提升人們的文化消費水平,能夠帶動文化產業發展,提升深圳的文化軟實力。***2分***

  ***2***①加強文化民生工程有利於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使人民群眾真正成為文化的獲得者和享用者。***2分***②文化民生工程建設有利於打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影響人們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為、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維護社會和諧。***2分***③文化民生工程建設有利於通過健康文化給人以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影響。***2分***④文化民生工程建設,有利於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實現人的全面發展。***2分***

  28.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文化與人的關係,我們可以從文化影響人的條件、文化影響人、文化塑造人三個方面來分析。

  【答案】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家庭護衛行動,有利於為青少年成長打造良好的社會環境。***3分***②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影響,護衛行動的開展,有利於通過良好的文化環境來影響青少年的交往方式和行為,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4分***③文化可以塑造人生,護衛行動通過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從而能夠以優秀的文化來影響人、塑造人,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3分***

  29. 【解析】第***1***問回答“為什麼”,解答時要求聯絡當前國際競爭的形勢;第***2***問回答“怎麼做”,主要根據先進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來回答。

  【答案】***1***①當今世界,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世界範圍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鬥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鬥爭的重要內容。②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③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文化是其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自身經濟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每個要點3分***

  ***2***我國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優先發展教育和科技,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援。***6分***

""的人

1.高中會考政治試卷及答案

2.高一下冊政治國家財政練習題及答案

3.高一政治下冊期末聯考試卷***含答案***

4.高一下冊政治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