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偉人經歷磨難後成功的例子精選

  擁抱成功帶給你的磨難,因為它會使你更加強大,也使得成功更加美麗!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關於偉人經歷磨難後成功的例子,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偉人經歷磨難後成功的例子篇1

  因為反對種族隔離政策,曼德拉曾在羅本島監獄裡關押了二十七年。

  1991年,出獄後的曼德拉當選為南非總統。就職儀式上,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來賓。在依次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後,他說他最高興的是,當初在羅本島監獄看守他的三名獄警也來了;隨即,曼德拉邀請他們起身,將他們介紹給大家。

  當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來,恭敬地向那三名看守致敬時,現場的所有來賓震驚不已,對曼德拉的崇敬油然而生。曼德拉博大的胸襟與寬容的氣度,更令那些曾經虐待過他的白人羞愧萬分。

  後來,曼德拉曾向朋友們解釋說,自己年輕時脾氣暴躁,正是獄中生活使他學會控制情緒,因此才活了下來。牢獄歲月給了他時間與激勵,也使他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遭遇的痛苦。獲釋當天,他心情平靜:“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這是多麼睿智的一段話,它來源於一個偉人對曲折人生的反思與感悟;這又是多麼樸實的一段話,其中蘊含的道理適用於我們每一個人。

  心靈的煎熬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承受過的。或許是愛人的背叛,或許是同事的中傷,或許是朋友的嫉妒……曾經的不幸讓我們憤怒、讓我們怨恨,於是,我們尋找一切機會去控訴、去反擊、去報復……那時候,我們忘了窗外還有燦爛的陽光還有親人的笑臉,一任心靈沉溺於痛苦的深淵。就像那個終其一生去詛咒“誣陷者”的人,他毀掉的,實際上是他自己一生的幸福啊。

  我們一時難以擁有曼德拉那樣寬廣的胸懷,但我們仍可以嘗試著,將痛苦與怨恨慢慢留在身後,帶著一顆自由而感恩的心靈,去找尋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

  關於偉人經歷磨難後成功的例子篇2

  英國哲學家托馬斯·布朗說:當你嘲笑別人的缺陷時,卻不知道這些缺陷也在你內心嘲笑著你自己。誠哉斯言!我們留意一下就會發現,那些喜歡嘲笑別人的人,往往一輩子毫無建樹;而那些被嘲笑之人,卻往往以頑強的生命力在痛苦的泥淖裡開出奪目的人生之花。

  影響全球華人的國學大師、耶魯大學博士、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先生,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哲學與人生”課在臺灣大學開設17年以來,每堂課都座無虛席。2009年,他受央視邀請,在《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得到眾多學者、大師的認同。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成就卓著的學者和演講家,卻曾飽受嘲弄與歧視。

  小學時的傅佩榮有些調皮,常學別人口吃,卻不料這個惡作劇導致他自己不能流暢地表達。九年的時間裡,傅佩榮的口吃常常被人視為笑柄,這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雖然他經多年的努力終於克服了口吃,併成為眾人敬仰的演說家,但是這段被人嘲笑的經歷還是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一次,傅佩榮去赴一個訪談之約。那日,炎陽如火,但他仍堅持穿著筆挺的西服接受訪談。因場地未設麥克風,他就大聲說話,甚至有些喊的意味。到後來,他的嗓子都啞了。眾人深受感動,無不讚美傅佩榮為人謙遜,沒有名人的架子。傅佩榮說:曾經口吃的痛苦經歷令我對自己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我終生都不會嘲笑別人。因為我被人嘲笑過,知道被嘲笑的滋味,這使我自身沒有優越感。二、我非常珍惜每一次說話的機會。因為我曾經不能流暢地說話,所以現在當有機會表達時,我會非常珍惜。

  同樣因為口吃受盡了嘲笑與譏諷的拜登,不僅被別人起了很多難聽的外號,而且還被老師拒絕他參加學校早晨的自我介紹活動。他難過得落淚,覺得自己就像被戴了高帽子站在牆角受罰一樣。悲痛往往催生動力,拜登決心一定要摘除這個命運強加給他的“緊箍咒”。他以極大的毅力堅持每天對著鏡子朗誦大段大段的文章。經過多年的努力,他不但成功摘除了這個“緊箍咒”,而且也為他日後成為一名優秀的演說家和領導者奠定了堅實的口才基礎。

  被人嘲笑是痛苦的,那些刺耳的嘲笑、無情的眼神,是一把把尖利的刀,深深刺進你的心。面對這把刀,傅佩榮和拜登都選擇了奮起,“沒有任何人規定我只能有這樣的際遇,既然這樣,那我為什麼不改變它呢”?而那些嘲笑、譏諷甚至侮辱,其實都無須拔出,就讓它們插在你的心上,然後忍住痛,跋涉!當你跋涉到一個高度的時候,你的熱血就會變成一股烈焰,熔化那把尖刀。而那些曾經嘲笑你的人,早已渺小得擠不進你的視野,甚至匍匐在你的視野之下。

  關於偉人經歷磨難後成功的例子篇3

  在西方的一個國家,有一個經理,他把多年以來的所有積蓄全部投資在一項小型製造業,由於世界大戰的爆發,他無法取得他的工廠所需要的原料,只好宣告破產。

  金錢的喪失,工廠的倒閉,使他大為沮喪。他認為是他把家人害的沒有了這一切,於是他離開妻子兒女,成為一名流浪漢。過去的一幕一幕時常在他的腦海裡上演,他對於這些損失無法忘懷,老是徘徊在過去,不肯為今後的日子打算,而且越來越難過。到最後,甚至想要跳湖自殺。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一本名為《自信心》的書。這本書的內容說的全是有關於怎麼樣能夠把人的信心建立起來,在你的生活、工作上崩潰了以後,如何重新恢復信心,當他看完之後,給他帶來勇氣和希望,他決定找到這本書的作者,請作者幫助他再度站起來。

  於是,他便四處打聽,終於被他打聽到了,當他找到作者,說完他的故事後,那位作者卻對他說:“我已經以極大的興趣聽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對禰有所幫助,但事實上,我卻絕無能力幫助你。”

  他的臉立刻變得蒼白,默默地呆了幾分鐘,然後低下頭,喃喃地說道:“這下完蛋了。”

  作者停了幾秒鐘,然後說道:“雖然我沒有辦法幫你,但我可以介紹你去見一個人,他可以協助你東山再起。”剛說完這幾句話,流浪漢立刻跳了起來,抓住作者的手,說道:“看在老天爺的分上,請帶我去見這個人。”

  於是他便跟著作者走到裡邊的臥室,作者把他帶到一面高大的鏡子面前,用手指著說:“我介紹的就是這個人。在這世界上,你只有靠這個人的幫助才能夠東山再起。但是你必須安靜的坐下來,好好的看清楚他,徹底認識的認識他,否則你只能跳到密歇根湖裡。因為在你對這個人做充分的認識之前,對於你自己或這個世界來說,你都將是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

  他朝著鏡子向前走幾步,用手摸摸他長滿鬍鬚的臉孔,對著鏡子裡的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分鐘,然後退幾步,低下頭,開始哭泣起來。等了一會兒,他就走了,也沒對作者說什麼。

  幾天後,這個人終於出現在了街上,作者在街上碰見了這個人時,幾乎認不出來了:他的步伐輕快有力,頭抬得高高的,他從頭到腳打扮一新,看來是很成功的樣子。

  作者看到後,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走過去打了個招呼。當初的流浪漢很興奮的說道:“那一天我離開你的辦公室時還只是一個流浪漢。我對著鏡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現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3000美元的工作。我的老闆先預支一部分錢給家人。我現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頓了頓,接著他又風趣地對作者說,“我正要前去告訴你,將來有一天,我還要再去拜訪你一次。我將帶一張支票,簽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額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數字。因為你使我認識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鏡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給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