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提升語文學習能力

  語文是一門很吃功夫的課程,我們許多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們上一個月,兩個月的課,甚至更多長的時間,學生們的成績也不見好,而我們有一段時間不上課,他們的成績也不會差到哪兒去。許多學生也有這樣的感覺,這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困境,這當然不利學生的學習。我們怎樣讓學生們自覺地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能力呢、其中也是有章可循的。

  

  ***一***

  新的課程標準裡講得很清楚,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我們為什麼在弘揚人文性的時候,避而不談工具性呢?在基礎教育裡,每一個學科都有一定的人文性,你能說數學物理就沒有人文性嗎?恐怕不能。人文性不獨是語文學科的特徵,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才是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既然是這樣,我們就應該理直氣壯地進行語文訓練,要為“訓練”正名。語文要想學好,不進行一定的語文實踐和訓練肯定是不行的。那種空談感悟、空講人文的語文學習,不僅不會給語文學習帶來“巨集大”的“人文精神”,而且會把語文學習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也丟掉。對“訓練”,我認為要明確這樣幾點:

  第一,“訓練”不是做練習,更不是題海戰術。那種機械、重複性的做題與語文訓練是背道而馳的。語文訓練跟應試教育是不搭界的。學語文,當然要做一定的練習,這種練習應該立足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提高語文素養。比如,我們可以對一些重點詞語進行推敲,對一些含義豐富而深刻的語句進行揣摩,但這種“推敲”和“揣摩”不是為了求得某種固定的答案,而是對祖國的語言文字進行涵詠,進行品味,併力求透過語言文字,琢磨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和豐富。

  第二,訓練也不能簡單地等同於語言實踐。語言的學習和言語的習得都要通過一定的語文實踐活動,才能形成能力。但訓練不完全等同於實踐,尤其不同於成人的語言實踐活動。語文訓練是在教師起主導作用和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一種師生互動的實踐活動,它伴隨著質疑、對話、反饋、提升、研討等等活動,當然也包括必要的測試。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二者相輔相成,離開了這兩點,“以訓練為主線”的語文實踐活動就會是瞎子摸象,就會出現麻煩。我們以前就有過這樣的教訓。

  語文訓練有點類似於體育訓練。在體育訓練中,主體是運動員,教練起主導作用,有誰能否定教練的主導作用呢?我們提倡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但不能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也不是一味放任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就是要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說通俗一點,就是學生要以一個主人翁的姿態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學習和接受。

  第三,訓練是達成語文學習能力和提高語文素養的必經之路。一切學習都離不開訓練,沒有哪一種能力和素養能離開訓練而自動達成。訓練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對訓練的誤解和訓練不當。葉老曾經說,“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可見,要讀好書,寫好作文就必須通過訓練。現在語文新課標裡所說的語文學習的三個維度,“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東西哪一個能夠離開訓練呢?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形成,方法的探究,情感的薰陶,都應該通過一定的語文實踐和訓練去實現,否則就是空談,而空談對語文學習只有害處。

  ***二***

  有一次,我在某地聽一個高中老師講茨威格的《世間最美的墳墓》。這位老師口才好,在課堂上,他大談特談托爾斯泰,要學生感悟,把學生搞得雲裡霧裡,而茨威格文章中那些含意深長的語句則沒有引導學生好好體味。課堂上熱熱鬧鬧,但仔細一想,學生通過這一節課學到了什麼呢?真的感悟到了“人文精神”嗎?我看未必。一種凌空蹈虛的所謂感悟只會害了語文。語文學習還是要通過對語言的體悟和揣摩來落實,來不得半點架空。

  再說具體一點。比如說文中有這樣一些話:“成千上百到他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一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紀念”“這裡,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閒情,並且不容許大聲說話”。人們為什麼在這樣一個“幽暗的土丘”面前會如此敬畏和虔誠?“逼人的樸素”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樸素?為什麼“樸素”也會如此“逼人”?從文中哪些地方你可以看出這種“逼人的樸素”?從語文學習的角度來考查,我以為這些話大可咀嚼,應該引導學生好好品味。這樣可以引導學生認真研讀文字,從語言入手,去感知文字背後的東西。我認為這就是課堂上的語文訓練。我反對那種瑣碎的條分縷析式的“剖析”,那不是語文學習,也不是訓練,而是糟蹋語文,割裂語文。我們應該為語文訓練正名!

  ***三***

  任何一個學科都有它固定的特點,我們學習語文就是要從語文的特點出發。語文學科的特點是什麼?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換一句話說,就是從文字出發,這就包括對字詞句篇的揣摩和體悟,去感知文字中所蘊藏的人文精神。所以語文學習既有一個學習語言文字基礎的問題,也有一個打好人文底子的問題,這二者是統一的,是血肉相連的。語文的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它的根本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去感知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和美麗!怎樣感知,當然是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感知,除此以外,難道還有什麼其他的途徑嗎?

  我曾經說過,學習語文“字要規規矩矩地寫,詞語要一個一個地積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課文要正確流暢地讀,話要清楚連貫地說,作文要通通順順地寫,該背誦的詩文要老老實實地背誦……所有這些,都得按部就班地訓練,把基礎儘可能打得紮實一點”。現在看來這種說法仍然是對的。

  我認為現在的語文學習有這樣三多三少,凌空蹈虛的人文感悟多了,生動活潑的語文訓練少了;缺少智慧的重複練習多了,有個性有創見有合作的學習少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聽的多了,自主、自在的語言表達***包括書面的和口頭的***少了。現在好像形成了兩種語文,一種是應試的語文,一種是應用的語文,學好了應試語文,有時候反而把應用的語文丟了,這真是得不償失,買櫝還珠啊!

  我們現在提倡人文精神,這當然是對的,但如果由此走向另一個極端,或者放棄訓練,或者蔑視訓練,我們在語文學習上就一定會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