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學習方法總結

  政治這門學科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都是一門必考的科目,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高中政治學習方法總結,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一、技巧

  進入高三,緊接而來的就是高三第一輪複習,那麼如何才能使自己的高三第一輪複習效果更好,而且為接下來的複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呢?

  高三第一輪複習是花費時間最長,也是最為重要的複習階段,這一輪複習效果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後面複習的效果,甚至決定著自己的高考成績,其重要性可見一斑。要做好第一輪複習,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比較辨析法。政治學科中有不少相似的概念,考生在複習過程中容易混淆。比較辨析法,就是通過對知識專題中的概念或原理進行比較辨析研究,弄清其本質區別以及適用範圍,為提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奠定基礎。列表比較法就是一種辨析相似概念、原理的好方法。

  2.知識網路法。在理解考點的基礎上,學會自主歸納知識點,從微觀上構建知識網路,一框題一建,一節一建,一課一建,具體分析每個框題之間、每個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絡,從根本上實現知識的內化,提升對知識的理解和整體把握的能力,為以後的複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對應演練法。在第一輪複習中,我們要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試題,以考點為線索,複習什麼就練習什麼,複習了哪幾個考點,就從歷年的高考試卷中找出相關的試題來練習,做到有的放矢,一個考點一練,一個單元一測。試題調研特輯《2010高考複習綱要》就是以考綱為基礎,針對各個考點進行練習,同學們在複習過程中可以作為參考。對易錯和不能熟練運用的考點,要反覆強化訓練,直到完全理解為止,還要及時複習和總結解題中的經驗教訓,不留“死角”和“後患”。可能很多同學在提到易錯點的時候都特別頭疼,不知道該怎麼去複習它們。高考狀元的學習方法也是同學們特別想知道的,如果有一本書,既包括了易錯點,又包括了高考狀元的學習方法,那就會在學習過程中給同學們節省不少時間。試題調研的《高考狀元糾錯筆記》就是這樣一本好書。

  二、策略

  很多同學在複習過程中都會反映這樣一個問題:哲學知識繁雜,難以理解且知識點多,該如何複習哲學知識呢?

  在高三政治學科複習中,哲學因其知識晦澀難懂而使許多同學感到非常頭疼。然而,複習哲學知識並非沒有捷徑可走,如採用以下方法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複習效果:

  1.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複習。哲學部分共有30個原理,考生要對每一個原理從世界觀、方法論、反對錯誤觀點或錯誤做法、聯絡實際等環節進行梳理。

  2.注重提高綜合能力。考生要特別注意培養理論聯絡實際的三種能力:其一,綜合運用各種理論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其二,提高從實際問題中推匯出理論的能力;其三,根據理論的要求,對實際問題進行綜合性的描述或提出初步解決方案的能力。

  3.關注現實熱點問題。關注現實熱點問題是歷年高考的重頭戲,要求考生:第一,不僅要關注熱點和焦點問題,更要養成關心國內外大事和關注社會重大現實問題的習慣;第二,對重大熱點問題要進行多角度思考;第三,關注熱點要注重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其反映的微觀而具體的深層次問題,不要只在“重大”“特大”問題上做表面文章。

  4.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考生要增強人文意識,培養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質。具體來講就是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意識,培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統一的價值觀,關注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5.用哲學觀點分析學科內的知識。考生在複習哲學知識時,應重視滲透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經濟常識和政治常識***的內容,運用所學哲學道理去分析、理解經濟生活***常識***、政治生活***常識***和文化生活中的有關理論和現象,真正做到學科內綜合,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最好的複習效果。

  二

  第一:立足基礎知識,深化基礎知識

  政治是一門記憶性的科目,強調的是背誦。同學們一定不能小看課文上的基礎內容,在平時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把基礎內容作為重要的學習物件,因為只有把基礎的東西都融會貫通了,才能運用到解題中去。同學們就是對課文知識的忽視,所以才導致了學習效果的不好。

  第二:背誦基本概念,爛熟於心

  背。即是背書,眾所周知,學習政治一定要背書,背誦也是需要技巧的,並不是盲目的背誦,認得大腦是有限的,要是把所有的內容都背誦下來,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事情,背誦一定要講究方式和方法,要子理解的基礎上去背誦,千萬不可死記硬背,死記硬背,非但效果不好,而且很容易的就產生了疲倦。

  第三:多寫練習題

  練習題就是為了驗證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光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要把課文上的知識實踐到練習中,才算達到學習的效果。同學們在做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解題思路,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遇到不懂得地方先不要問老師或者同學們,先自己思考,然後實在想不出來了再請教其他人,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第四:多看新聞

  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關注時事熱點,政治畢竟是和時事聯絡在一起的,多看新聞,知道現在發生什麼大事了。考試的時候就很喜歡用這些時事作為材料背景作為分析題。建立一個時事表,然後試著用政治的理論去分析這些事情,日積月累的就會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了,學習政治起來就不會那麼困難了的。

  三

  首先是要處理好“死”與“活”的關係,“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準確全面把握,要死掉;“活”指要能夠聯絡實際,進行活學活用,這就要求我們要走出教材課堂的小圈子,盡一切可能的將所學原理和現實生活相聯絡。其實經濟學、哲學就在現實生活中,你不花錢嗎?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就是經濟,而且花錢這個活動中就涉及分配、消費、儲蓄、保險、股票、第三產業等諸多經濟學的問題,我們在網上交流就涉及第三產業、資訊化、工業化的問題,所以關鍵還是要做個有心人,充滿興趣,主動地去感知政治、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動地去背政治。要相信知識獲得的同時,樂趣的獲得也會成為一種必然。正因為政治著重能力的培養,但又作為高考的一個科目,因此我們在學政治的時候要學會讀書,把厚書讀薄。在讀書的過程中掌握“不動筆墨不讀書”、“不記憶不讀書”兩個基本原則,二者合而為一,具體體現在勾畫書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的就不背,就這樣把範圍縮小,提高了學習效率。

  其次,要提高閱讀速度。也許現在要求同學們"一目十行"實在太難了,但是今天一行,明天二行……久而久之,就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效率了,特別在高三的學習中,此能力的提高會立下大功的。

  再次,同學們還要學會做筆記。不僅記板書,還要記老師口頭上說的重要的話,而且要留有餘地,供今後補充,做到在學習中既動腦又動手。

  學政治上課也很重要。課堂上認真聽講45分鐘,比課外努力兩個小時的效果還要好。逼自己把老師講的東西當成故事來聽,會有趣、輕鬆很多。課後沒事幹時偶爾翻翻課本,抽點時間理清一下知識的邏輯關係,對記憶有很大幫助。如果有時間,還可以找點課外書來看,不一定都要和政治有關,隨便什麼有關社會、科學的都行,甚至某些小說、野史亦可。多看點書,答題時雖然用不到這些東西,但會帶來很多靈感。

  多做題。對選擇題搞題海戰術,形成條件反射,考前重點看自己曾經做錯過的題目。對於解答題,要多看,從標準答案中學習一些答題技巧。注意選擇一些解答詳細,最好有分析思路的參考書,參考書貴精不貴多。

  結合實際來看,在日常的作業和考試中,論述題往往是同學們回答的難點。其實,首先要做的關鍵工作是審清題目,包括審清材料和審清問題設問的角度,對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利用文字表述的題型,在認真仔細全面的閱讀所給材料的基礎上,對材料要進行歸納和思考,要審出材料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提取出有效的資訊,並注意幾個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絡;對運用表格、圖形***包括漫畫***表述的題型,一定要全面地把握所給資訊,包括閱讀表格的標題、表格內的內容、下面所給的註解,都包含有效資訊;其次,對所給資訊要進行比較,包括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審清題目設問的角度也非常關鍵,尤其是以前見過的熟悉材料、熟悉情境,更要特別加以注意。此外要看題目是從哪個角度考查的,審好題是答好題的關鍵,對有些型別的題來說,審題非常重要。因為某些考題答案的要點,就隱藏在材料的表述中,如果能夠認真閱讀材料,體會其中的含義,就可能獲取答案的基本要點;再次,在審題的基礎上要進行思考,也就是說要圈定一個範圍,從現象上看考的是哪一個或者哪幾個重、熱點問題,然後透過現象看本質,看考的知識是哪一個或哪幾個;三是思考清楚是從哪個角度考的,填寫答案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全面,第二要有重點,第三要具體化,第四要靈活、有創新,第五要恰當使用經濟、哲學、政治的術語,調理清楚,邏輯嚴密的予以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