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物理入門學習方法

  很多初一學生反應物理難學,很難懂。其實物理學習的入門很關鍵,每一個學習者當第一次接觸一件新鮮事物時,都會打破已有的認知結構來認識它,學生以前沒有接觸和認識過, 第一印象 很關鍵,就如人們熟知的首因效應,個體在認識客體的過程中在腦中最先輸入的資訊會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影響作用。

  物理入門學習方法一:跟準教材,養成預習習慣

  每次上課前,去讀一下物理課本。物理課本中有大量的依據物理現象進行分析推論物理結論的課文,認真閱讀後會發現,這些課文不僅能使他淺顯地認識物理知識,也使他很好地組織出解答物理問題的論述語言。並且,物理課本中有一些引導學生去思考的小標題和小實驗的課題,在空餘時間去讀一讀,想一想,會使他的物理思維會得到擴充套件,對知識的理解會深化。

  教材的閱讀,主要包括課前閱讀,課堂閱讀和課後閱讀

  物理入門學習方法二:注重理解物理概念

  在物理學習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兩方面,一是用物理用語表述問題和規範書寫物理公式、解題格式的能力;二是物理實驗基本操作能力。

  學生在學習每一個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時,要使自己由“機械記憶”轉為“意義記憶”,最終上升為“邏輯記憶”。因此,在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各章節中物理概念的學習,要特別注重理解每一個物理概念,每一條物理規律。

  物理入門學習方法三:善於提出問題,反向思考

  對教材上的各種結論,不僅要善於從正面提出問題,還要善於反向思考。

  在學習中一定要積極思維,運用分析、比較的方法,找出異同和聯絡,掌握知識的本質。

  物理入門學習方法四:勤實驗,會操作

  實驗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對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觀察分析能力,提高實驗技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必須通過大量的動手做才能熟練掌握,才能找到操作技巧。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要我說,不管要學好什麼樣的學科,首要的還是要自己願意去學,並且是認真努力地去學才行。一時興起或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最後都不可能取得好成績。我給的只是一些大的空的知識,就等於是給了一個方向,一個框架,至於要沿著這個方向怎麼走、走多長,要怎麼把這麼框架填滿,填成什麼樣,都是要靠學生自己努力去完成的了。

  物理入門學習方法五、學好物理,請加點“心靈雞湯”

  這裡的心靈雞湯指的是人文教育,是指在物理教學中,通過廣博的文化知識滋養、高雅的文化氛圍陶冶、優秀的文化傳統薰染和深刻的人生實踐體驗等,涵養人文精神、促進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

  物理本來就不缺乏美,縱觀物理學發展的歷史,每一個新的發現、新的創造、新的思維、新的理論,無不閃耀著人文精神的光輝。

  物理學史孕育著科學家的人格美。1671牛頓年被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後為國會議員,但他厭煩國會無聊的辯論,會間經常閉目思考,有一天牛頓忽然失聲一叫,頓時全場安靜,以為他要發言,他尷尬地站起來說:“請把後面的窗關一下,我怕風。”這是他五年議員生涯中的唯一發言記錄。

  物理教學中孕育著方法美。現代物理學奠基人普朗克之所以走上研究自然科學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一個名叫繆勒的中學老師。這位老師是這樣講述能量守恆定律規律的:一個建築工匠花了很大的力氣把磚搬到屋頂上,工匠做的功並沒有消失,而是變成能量貯存下來了;一旦磚塊因為風化鬆動掉下來,砸在別人頭上或者東西上面,能量又會被釋放出來。這個故事給普朗克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不但使他的愛好轉向自然科學,而且成為他以後研究工作的基礎之一。

  物理規律包含簡明、普適美。如愛因斯坦的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方程,以極度濃縮的數學語言寫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結構,它們的極度濃縮性和它們的包羅永珍的特點也許可以用布雷克的不朽名句來描述:一粒沙粒中有一個世界,花朵中包含著天堂,掌心握著無窮無盡,永恆濃縮於一剎那間***楊振寧語***。

  教育的藝術就在於,要讓受教育者把他周圍的東西加以‘人化’,從這些物品中感受人性的東西,人的智慧、才幹和人對人的愛。

  正如拉比所說的:只有把科學和人文融為一體,我們才能期望達到與我們的時代和我們這一代人相稱的智慧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