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英語高效課堂的小組建設方案

  高效課堂的本質就是:採用最適合教師和學生的課堂組織形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教學上來,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學到知識、提高個體能力。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小組建設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1.小組組建的原則是“培優補差,共同提高”。

  小組一旦組建,除特殊原因不再變更。因為英語教材中多有二人至四人一組的對話,所以原則四人組成一個小組。如果與班主任所分的小組成員有衝突,也可以單獨調整英語課堂中學生的位置。分配小組成員時按學生的學習成績劃分,將班級學生的英語成績分為四部分,每個部分出一人共四人組成一個小組,分的時候也要有技巧:假如好的部分是從頭開始的,那麼中上的部分就要從尾開始,參考學校的學生分班方法,這樣能做到儘量的公正。

  2.組長的選擇第一次教師以學習成績最優為準指定,當然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磨和,也可以由小組成員與教師共同商議選擇替換。

  小組長的責任是檢查別的組的作業完成情況;做自己小組內的小老師,對其組內成員有規勸和學習指導的義務;在小組合作中給自己的組員分任務。對本組內的成員有部分的評價職權。當然,也要讓小組長有強烈的榮譽和責任感,這樣才能使小組長能更好地與教師配合。鼓勵小組長的措施有:作業由老師親自批改,優秀的小組長可以上風彩展示榜。小組長的學習積分也要比成員高。小組長可以說是小組合作能順利進行的關鍵。俗語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一語道出了學習小組長作用的重要性。所以,要對小組長進行培訓是很必要的,讓他們明確自己的任務與責任。並且教師要與小組長不定時的交流,以便能更快地掌握學生的近況,並採取相應的措施。

  3.培養小組的團隊意識能更好地保證小組合作的長久性。

  讓組員有強烈的歸屬感和責任感,有集體意識。小組機制建立起來了,小組文化不可忽視,每個學習小組都要有精練的組名,新穎的組徽,響亮的組訓,和諧的組照。組名、組徽、組訓的採集要充分發揮民主,集學生之智慧。認真篩選,切不可草率,符合以下要求:組名精煉,耐人尋味;組徽新穎,寓意深刻;組訓響亮,朗朗上口。比如:一個組組名是“芝麻組”,組徽是“一株拔節開花的芝麻”,組訓是“芝麻開花節節高”。這其中的寓意就很明瞭了。

  4.好的評價才是小組合作能成功的最後的關建。

  對於小組的評價分為日常行為和課堂行為兩種評價。

  日常行為:指課堂外的評價。在這裡主要指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小組長的作業由教師統一面改。各組內的成員的作業由不同的小組長互改並交由教師審閱。為節省人力資源量化賦分如下:作業未按時完成扣除1分,作業工整,字跡好加1分,小組長也根據他們批改作業的認真情況加或減1分。其他不再量化分數。包括考試後的分數也不再積分。但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表揚和其他的鼓勵措施。進步者可以用照片風彩展示,給家長去祝賀簡訊。落後的同樣也要與家長聯絡,教師找學生談話,並且和家長雙方聯絡共同督促他們進步。

  課堂行為:課堂上的評價主要由教師來完成。評價原則是: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教師在課堂中所出示的活動和當堂作業按難易度給予分值,按教師要求完成者得分,由教師操作。教師在操作過程中要兼顧各組之間的平衡,做到公正,公平,公開。

  5.小組之間的評價由各小組內成員的總分來決定。

  一星期總積分最差的後三個小組要調到離老師最近的地方學習。用這樣的方式來隨時調位。第一名的小組可以用照片風彩展示,可以分為進步之星,預習之星,團隊之星,展示明星,質疑明星,給家長去祝賀簡訊。落後的同樣也要與家長聯絡,並且教師要找組員瞭解情況並和小組成員一起制定出下步的學習計劃,由教師監督他們完成並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