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寫作審題技巧

  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審題步驟:

  一、審文體形式:命題、半命題、供材料***命意***、話題。

  二、審寫作內容:

  審寫作內容,即題目要求我們寫什麼。就記敘文而言,就要弄明白文章是要求記人,還是敘事;是寫景,還是狀物。

  如:《記一件難忘的事》。通過審題,我們知道這是一篇要求寫事的文章。

  三、審寫作重點:

  找準了文題所要求寫的重點,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選材也就有了範圍,選材也就有了目標。

  一般說文題的重點是指文題當中揭示意義,體現中心,點明重點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詞語。這個關鍵詞也叫“題眼”。抓住了題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寫作重點。

  例《一件有意義的事》《一件難忘的趣事》《童年憶趣》《記一件撥動我心絃的往事》它們的題眼分別是“有意義”“難忘”“趣”“撥動我心絃”。

  四、審文題限制:

  弄清文題對行文的限制。文題對時間、空間、數量、人稱、內容等提出限制,規定範圍,作者必須嚴格的在規定的範圍內作文,只有這樣才能不離題,不偏題。

  1、弄清時間限制以《童年趣事》這道題選材時間限定為童年,所寫的事要發生在自己或他人的童年這一特定的背景。

  2、弄清處所限制《街上見聞》《放學路上》與《課餘生活》前兩者限制了所寫的人、事、物、景必須在街上或放學路上所見所聞,而後者發生在校園。

  3、弄清數量限制《我最尊敬的一個人》《記一件銘刻心間的事》《記我作文中的一件事》《記我學作文中的二三事》前者通過記敘一件完整的事來說明我學作文的過程,後者則是記敘二三事或二三片段來說明我學作文的過程。

  4、弄清人稱限制例如《老師,我要告訴你》這個題目,就限制了行文要用第一人稱,從“我”的角度寫自己要向老師講述內容。

  例如《我的故事》《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如何區別?

  5、弄清蘊涵的意義《落葉》《路》《泥土贊》……這類比喻型、象徵型、引申型題目,我們就不能就題論題,要透過字面上的具體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去揭示題目包含的象徵意義,文章主題才深刻。如課文《炊煙》《小桔燈》

  6、弄清難辨型命題之中的關係如〈我逐漸瞭解他〉容易寫成〈我瞭解他〉這就需要我們注意“逐漸”二字。〈告訴你一件新鮮事〉告訴指出過程,你是告訴的物件。

  【審題導練】

  文題一:以“我的老師”為題

  [點撥]

  論文題型別,這是一篇命題作文。我們首先要弄清“老師”指什麼?凡是能夠傳授知識、技術、給人啟示、教育的都可以稱為老師。

  題目的要求:寫老師。至於物件、體裁、人稱、時空、內容等均未作要求,寫作時可以“任你行”。可以寫記敘文《記我的老師××》,可以寫散文《感謝你,我的老師!》,可以寫書信體《給××老師的一封信》,可以寫《電腦--我的老師》,《小狗--我的老師》《書是我的良師益友》等等

  文題二:我又想起了_______那句話***爸爸、老師、同學……***

  請將題目補充完整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點撥]

  論文題型別,這是一篇半命題作文。根據括號裡的提示,橫線上所填的應是一個人。如不明白這一點,在橫線信手填寫“過去”、“以前”、“再見”、“謝謝”、“書本中”、“電視裡”等詞語,就會因填題不慎而滿盤皆輸。

  論文體類別,提示中雖無明確規定,但就題目本身考慮,宜寫成記敘文。論文題題眼,一個“又”字值得細細咀嚼。“又”表明那句話不是初次聽到,“又”暗示那句話不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話。

  文題三:

  ①我家的常客

  ②我家的稀客

  請從上面兩個文題中任選一題作文,文體不限。

  [點撥]

  論文題含義,“常客”指經常到我家的客人,“稀客”指很少到我家來的客人。二題都可以寫成寫人為主的文章。當然將“客”理解為某種“物”也未嘗不可。論寫作重心,“常客”,可寫其方方面面;“稀客”,只宜於寫一、二次特殊的印象,無論是寫“常客”還是寫“稀客”,都應把客人放在“我家”這個環境中來寫。

  論文題型別,這是一道選題作文,只能二中選一,不可兩個都寫。

  文題四:

  閱讀下面的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

  據報載,美國有個富翁規定還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兒子,每週必須謀生一次。每當那天早晨,富翁親自駕車幾十公里,把兒子送到鬧市區,趕兒子下車,令其自想辦法謀生,傍晚他再駕車接回兒子。儘管往返所耗油費遠遠超過兒子一天的生活費,但富翁卻樂此不疲。

  [點撥]

  題目中有關文體的要求是“文體不限”,但只要認真審讀上述材料,就會發現其實“文體有限”,此題較適於寫記敘文或議論文,絕不可能寫成說明文。無論寫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都應認真讀懂材料,充分利用材料。若寫記敘文,就應以材料提供的內容為骨架,補充具體的時間、地點、次要人物,進行合情合理的想象,寫成一個有頭有尾、有聲有色、可觸可感的故事。若寫成議論文,則可從不同角度提煉出不同的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