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計時複習策略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考複習備考已經進入了緊張的複習。緊張高考備考是能力突破和增分挖潛的關鍵階段,其複習的主要任務是專題複習,而複習的主要形式就是練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高考倒計時27天:三輪複習四點策略,歡迎大家參閱學習。

  高考倒計時的複習策略

  以練代講是複習的基本方式;在練習中感悟解題思路、破解命題規律和提升單項解題技能是基本的目標。為了提高專題練習的有效性,必須突出練習內容的針對性。歸納起來,就是是要落實“四練”。

  一、練基本考點

  基本考點就是課本的主幹知識,也是高考命題中基礎知識考查的重要來源和依據,所以必須熟悉近三年高考中的出現的常考點、重要考點和必考點。練基本考點主要是起著一種保溫的作用,讓“老朋友”天天見面,保持一種熟悉的感覺。

  二、練解題技能

  從巨集觀上來看,要把握解題的基本策略、思路和原則。從微觀上來看,則要練解題的微技能。比較有效的練習策略是:先熟悉高考的命題原則和題型特點,然後掌握解題的基本技能,最後進入實戰體驗。在練習中感悟,在練習中發現,在練習中反思,在練習中改進。通過系統的單項強化訓練,逐步形成解題的綜合技能。

  三、練解題速度

  由於高考答題是有時間限制的,所以要強化答題速度意識,在每次練習中按照高考的要求,設定解題的時間,爭取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預設的練習任務***分別標明練習起始和結束的具體時間***,嚴格按照高考答題的參考時間,進行規範的限時訓練。只有通過限時的速度訓練,才能發現真正的時間差是多少。

  四、練答題規範

  在高考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往往就是考試的規範性。考試規範涉及到很多細節:如學科的專用術語、符號、順序、標點符號、大小寫、卷面以及書寫。首先要明確各科的評分細則,然後有針對性地強化自己的薄弱環節。無論在專題複習中還是在考試中都務必按高考要求進行規範的表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後期堅持每天練習書寫很重要,因為這是非智力因素增分的重要策略,誰要是忽視了書寫,誰在高考中就要吃虧。

  高考倒計時100天覆習攻略

  對於高三學生來說,離高考只有100天左右的時間,普遍要開始第二輪複習,如果二輪複習方法恰當,規劃合理,高考成績大幅提高不是難事;相反,如果這輪複習把握不好,高考成績比“一輪”成績下降很多的例子也不鮮見。我們著重來看高考的英語、數學、物理一直讓學生最叫“難”的3科。

  英語多練新增題型

  首先,新增題型“補全對話”,其難度也許不大,但要獲得滿分卻並不容易,錯一個就丟兩分,考生務必謹慎對待。這類題目現成的練習素材少,更要高度重視。很多學校進行了專門的開發訓練,同學們的感受是掌握了規律就一點不難。在規律探索上要注重英語情境會話在量上的積累,練習時要把握對話雙方上下文的內容演變、情感關係、場景特徵等。

  其次,書面表達大幅增加分值後,其重要性更突出。書面表達在平時複習中因為費時多,見效慢,評講難,把握評分標準不容易,因而在很多科課堂上被忽略。實際上,書面表達應該是後期複習增分最大的一項。如何把握好要點的整理組合,如何妥善巧妙運用些比較高階的詞彙,如何理清層次使行文流暢,這些都值得去鑽研。多參照優秀案例研究,多讀範文,積累一些典型套語是個可行的辦法。

  第三,閱讀與完型是老問題。讀懂了,卻選錯了,這樣的故事每年考場都有發生。歸納主旨大意、猜測詞義、推理判斷、篇章結構分析,這些常見的閱讀題型都有規律可循,設定陷阱也是有章法可依。

  提醒考生,在後期衝刺中,還是要注重高考真題的研讀與分析,不要偏離高考方向去練習一些怪題難題。尤其要警惕一種現象,有些模擬卷的命題人炮製出來的題並不能較好地把握高考的尺度和動向,死啃這樣的題,浪費時間精力不說,還誤導有些勤奮的同學“走火入魔”。

  數學採取六大策略

  一般認為,高考年年在變,但是考察內容沒有變,出題方向沒有變,應對高考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夯實基礎,拓展能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取得高考勝利。學生在二輪數學複習中,要注意六大策略。

  一是注意基礎知識的整合、鞏固。一輪複習剛剛結束,但二輪複習要注意迴歸課本,課本是考試內容的載體,是高考命題的依據。濃縮課本知識,進一步夯實基礎,提高解題的準確性和速度。

  二是查漏補缺,保強攻弱。在二輪複習中,對自己的薄弱環節要加強學習,平衡發展,加強各章節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絡,針對“一診”考試中的問題應在二輪複習中得到很完美的解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作出合理的安排,每天進步一點。

  三是提高運算能力,加強訓練。歷年高考中運算題型都佔很大比例,高考中的17題***三角函式***、19題***立體幾何***、20題***解析幾何***、22題壓軸題,都要求很強的運算能力。在二輪複習中一定要重視運算技巧,粗中有細,提高運算準確性和速度。

  四是強化數學思維方法。

  五是解題快慢結合,改錯反思。審題制定解題方案要慢,不要急於解題,要適當地選擇好的方案,多想就少算,一旦方法選定,解題動作要快要自信,立足一次成功,平時要注意積累錯誤,特別是易錯點***如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對數的真數大於0等***糾正錯誤要認真,更重要的是尋找錯誤原因,及時總結。取人之長補我之短,把問題解決在高考之前。

  六是重視和加強選擇題的訓練和研究。對於選擇題不但要答案正確,還要優化解題過程,提高速度。儘量靈活運用特值法、排除法、數形結合法、估演算法等。

  物理強化三種能力

  “高中物理對學生來說的確是比較難的一個科目,學生往往會在‘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的怪圈中迴圈。經常做的題學生一般都沒問題,但一變個花樣,學生又喊困難了。但高考中是不可能出現‘現題’的,所以學生高考成績經常會被物理學科拉後腿。”很多帶高三畢業班的老師都是這麼說。

  要做到物理考試得高分,必須有紮實的基本功、科學的分析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三條說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列入考點的概念、理論和實驗,學生要從正、反、側幾個方面反反覆覆地理解,直至真正弄懂為止,切忌“似懂非懂”。學生可看看平時的測驗,哪些題容易做錯,從而找到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向老師、同學請教,自己再多做一些針對性的延伸概念的題目。科學的分析方法則需要學生掌握一些通解物理的方法,理清解題思路與步驟,爭取多得分。至於良好的心理素質,則不是物理學科一科需要,高考不僅是一場知識的競賽,還是一場心理的大戰,良好的心理素質,需要學生一點一滴的積累與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