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摘要:一旦教師停止了學習,教師的工作便如同機械的運作,在機械枯燥的活動中教師會喪失人的本質,會覺得生活毫無意義,會沮喪而沒有活力。這一切都將使教師工作顯得多麼令人厭惡。因此,學習本身還在拯救教師自己。學習可能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她使學生親和你,使教師永葆活力,更有魅力。因此教師不再是一次性的學習,而是持續的學習來擴充套件知識領域,從而來提高教學水平。

  

  時代在變,教師學習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自身發展和適應職業的必由之路,也是21世紀生存的概念,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的需要,是時代的呼喚,是教育發展的要求。

  教師是人類永恆的職業,但社會對教師條件的選擇並不永恆,時代是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良好的素質並非學校教育,繼續教育才能獲得。新的教育觀念認為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成長和發展的必由之路。那麼,究竟什麼是終身學習呢?

  一、終身學習的含義

  名園教育專家關於的論著浩浩瀚,觀點名異。1972年5月聯合園教科之組織的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的觀念作過精闢論述,強調人必須“在一生的一切時間和空間中學習”。1973年,印度教育家達夫在《與學校課程的過程》包括學校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師,通過學習實現個人或社會的適應機能的革新機能。1994年在意學行終身學習會議,提出了終身學習是二十一世紀的生存概念的理念被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接受,終身學習成為時尚,教育的一切方面“貫穿於整個人生,且人身發地、生動的、持續的教育過程,涉及人的思想、智慧、個性和職業等方面的內容,處於現代社會中的人,特別是教師學習是不能一次性完成的,而是要堅持學到老活到老。

  二、教師終身學習

  全球範圍內,終身學習的思想觀念正在變為社會及個人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要求,學習越來越成為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國,教師的繼續教育即在職研培已經趨向制度化,教師將是最先進入終身學習體系的一個群體,終身學習已經成為教師的一種責任和義務。與普通人相比,教師的終身學習更具目的性、系統性和緊迫性。

  ***一***教師學習的內涵

  新時代中國教師的神聖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培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勞動素質和審美素質的新型人才?一所學校能否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能否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關鍵在教師。" 歷來沒有一個國家敢忽視學校的德育問題。我國素質教育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首"的原則,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點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則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質、教育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對學生起直接影響作用。大多數的教師政治立場堅定,高風亮節終身不變,但也有少數人在風雲變幻的社會環境中迷失方向,腐敗墮落,甚至誤人子弟。“教書者先強己,育人者先律己”,教師要終身加強思想修養、加強現代教育理論、國家教育政策、法規和檔案的學習;堅持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價值觀;“學為人師,身為師範”,引導學生樹立各種正確觀念,教育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創造,培養學生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型人才。

  1.學習提高內在素質。學習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自身發展和適應職業的必由之路。“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同時構建終身學習體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們必須動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方面的優勢,讓人們切實感到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動提高自己的內在素質,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

  2.教師終身學習擴充套件知識,提高教學水平。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如果教師不能經常的更新知識結構,不能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教師就有可能被學生看不起,在學生眼裡“老古董”多得很呢!一旦教師不給學生看重,麻煩可真太多了,因為威信是維繫師生關係最牢靠的鎖鏈。

  而且,教師的魅力在於通過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澱,所形成的諸多良好的品質:個性、修養、風度、氣質、幽默感,對人的尊重的態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教師對知識的虔誠態度是多麼令人感動啊!

  一旦教師停止了學習,教師的工作便如同機械的運作,在機械枯燥的活動中教師會喪失人的本質,會覺得生活毫無意義,會沮喪而沒有活力。這一切都將使教師工作顯得多麼令人厭惡。因此,學習本身還在拯救教師自己。學習可能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她使學生親和你,使教師永葆活力,更有魅力。因此教師不再是一次性的學習,而是持續的學習來擴充套件知識領域,從而來提高教學水平。

  ***二***教師終身學習的可行性

  在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當今社會,學生的認知水平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具有了更高的起點。在這種新的形勢下,教師只有連貫的、持續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對自己所教的學科有足夠的把握,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俗話說,給學生一滴水,老師要有一桶水,而現在是老師要有源源不斷的自來水。這些自來水從哪裡來呢?簡而言之,這就要求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也就是所謂的終身學習。

  1.教師學習的內容。一是學會學習。在當今社會,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比獲取知識本身更為重要。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將是每一個人未來生活幸福和愉快的保證。二是通曉自己所教的學科,成為學科專家。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教師只有接受嚴格的、高層次的學科教育,才有可能在教學過程中應付自如、得心應手。僅僅接受中等教育和最低層次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全面掌握一門學科的。一個合格的教師應全面學習一門學科,包括學科歷史、學科結構體系、學科基礎理論、學科知識應用以及跨學科知識等。三是學習有關教育的學問。未來的教師必須是一個教育專家,必須在學習專業學科的同時掌握其它有關教育的學問,如心理學、教育哲學、教育技術、管理學等。四是學習資訊科技。教育資訊化主要強調將現代化資訊科技轉化與現代教學手段。它包括兩類:一是視聽技術,如廣播、電影、影視、錄影等;另一類指資訊處理技術,主要是計算機和微型電腦的操作技術。

  2.教師終身學習的途徑。終身學習可通過兩條途徑來進行,一是系統教學,二是自學。因為任何一個教育體系,都不可能替代學習者的所有學習,特別是自學。因此,只有學習者把教育系統中的學習與自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協調起來,並在其一生中交替進行,終身學習才能最終實現。

  3.教師終身學習的方法。一是參加系統的終身學習。我國很重視中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問題,全國各地都實施繼續教育的系統工程。教育部明確要求,中小學教師要按期輪訓。教師通過脫產進修、函授、自學考試或網路教育提高學歷是適應職業的需要,也是自我發展的需要。所以未來教師的日常工作不再完全是教學生,定期接受繼續教育將是其工作的重要內容,教師要把每一個階段的學習作為"加油站",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二是參加校本學習。通過校本培訓把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技能、技巧,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和技巧。三是參加各類成人教育。如函授學習、電大學習、各類自學考試等。四是藉助媒體學習。可通過光碟、磁帶、電視、上網查詢等方法學習外地先進的教學經驗,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三***教師學習在教學中的作用

  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一教師,不但要有崇高的師德,還要有深厚而紮實的專業知識。“給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夠的,必須是活水源頭”。在知識更新異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滿足於目前的知識,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會所淘汰。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充實自己,拓寬知識視野,才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較高的威信。自己不斷的研究,加強對教材的駕御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方法。

  1.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社會在發展,知識領域的擴充套件和更新,教材也在更新改革,學生的認識水平也具有了更高的起點,在這種情形下,教師只有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專業和教學方法,對自己所教的科目有十足的信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教學發展的需要。儘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主動、積極地獲取新知識,但由於受年齡、時間、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再加上新知識的產生速度大於人們學習和掌握它的速度,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原有的學科知識特別是所教學科以外的知識,因不常用被逐漸遺忘。這些客觀因素導致教師在知識和能力上逐漸欠缺。因此,終身學習是教師補償知識和能力的有效手段,既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又是搞好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

  3.帶動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這個“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時代,教師不僅要轉變傳統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觀念,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協助者,而且其自身的學習不應該是一次性的學習,而是持續的學習來提高知識領域,學習要貫穿於自己整個教育生涯。因為對自己的教學生涯來說,僅靠最初的專業知識無論如何都是不夠的。教師務必與知識和教學法的提高保持同步。“活到老,學到老”,是我國的一句古訓。這句話說明了提高和累積專業知識是為了幫助和促進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教師需要以自身的行為和態度來感化學生成為學習的示範者。

  ***四***

  教師終身學習,從巨集觀角度來說:“教育是國家強大的核心,學習持續不斷,國民素質提高,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教育等領域的進步!”從微觀角度來說:“個人價值得以體現與認可,夢想追求再生,安居樂業的基礎上不在是滿足狀態,而是影響著整個教育界。”因此,在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當今社會,學生的認知水平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具有了更高的起點。在這種新的形勢下,教師只有連貫的、持續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對自己所教的學科有足夠的把握,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俗話說,給學生一滴水,老師要有一桶水,而現在是老師要有源源不斷的自來水。這些自來水從哪裡來呢?簡而言之,這就要求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也就是所謂的終身學習。

  1.累計專業知識。現代教育以人為本,教師的責任已不僅僅是“教書”,完成教學任務,更是“用教材教學生”,達到學生心智的發展和學習能力的提高,育生標準的提升要求教師必須從單一的學科教學能力向多元知識儲備、多種教育手段運用能力方向發展,成為“複合型”教師:一是較豐富的教育心理學知識。除了學習並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求教師走近學生,瞭解學生,認知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需求,掌握學生的情緒變化,研究學生的群體特點和個性氣質,加強對學生的個案研究以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道德發展和心智構建。二是精深的專業學科知識素養。沒有對專業學科知識的全面學習和深刻理解,就不可能在學科教學中取得理想的績效。一方面,教師要全面而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教師要深入瞭解本學科的教學發展動態及最新理論成果。教師對學科知識理解的越深刻,在日常教學中越能有效駕馭,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越理想,額外負擔就越輕。三是廣博的知識視野。完善的專業學科知識結構可以幫助教師勝任本學科教學,而多元知識儲備又可為教師的教學和自身發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現代學校教育中,學校之間的相互交叉滲透,促使教師加強對其他相關學科的瞭解,擴大邊緣學科的把握,提高校本研究過程與方法的駕馭能力,重視對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指導作用。如無錫市天一中學開發的校本課程《研究太湖藍藻的成因及對策》就用到了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政治、經濟等方面知識,如果指導教師的知識面不寬,就無法指導該小組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博觀而得取,厚積而薄發”。對自己本專業之外的其他學科的適當學習可以拓寬教師的文化思維,可以使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方面更加自信。

  2.提高在教學中的探究創新精神。教師的終身發展有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較低層次,教師能勝任教學,滿足學生基本學習需求;第二層次是合格層次,能駕馭教學,能夠較好地因材施教,成為教學中的骨幹;第三層次是較高層次,能研究教學,追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個人價值的實現,在學生的成長中求得自我發展;第四層次是最高層次,追求自我超越,致力終身學習,博採眾家之長,創造自己的教學實績和構建理論研究特色,成為“學者型”的教師。勝任教學是基本功夫,駕馭教學是自我提高,研究教學是發展能力,終身學習創造特色則應當是教師矢志以求的成長目標。

  3.職業的責任意識。職業責任意識是從事職業活動時遵循道德規範和工作規則所表現出來的修養與品德,良好的職業責任意識是教師專業精神的核心。如醫生的職業責任是救治傷病,撫慰眾生;警察的職業責任是保障平安,懲治犯罪;軍人的職業責任是保國安民,保衛和平;教師的職業責任則是傳承文明,教書育人。教師站在三尺講臺,放眼大千世界;對學生培養立足於知識學習的三五年,放眼於人生成長的三、五十年。教師的道德引領和文化傳播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行業的職業者所不具備的,因此社會對教師寄寓著厚重的希望,對教師工作的評判和教師形象的塑造也就有著近乎完美的苛刻標準,這也給教師的人格塑造和心理世界的構築帶來極大的影響。許多教師就生活在物質條件的清貧、工作的巨大、社會評價標準偏失帶來的精神痛苦中;孤傲、清高、心胸狹窄、斤斤計較就成了社會有些人頭腦中教師形象的代名詞,這種偏見的根源,在於社會某些方面對教育認知的缺乏和對教師工作的蔑視。

  4.適應實驗新教材的教學

  在教材更新異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滿走現在所有知識,那是行不通的,儘早會被社會淘汰,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開拓自己的知識領域,加強對教材的駕御能力,才能因材施教。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人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和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現代的教育需要。以往,一個人只要在學校學好一門專業,就可以一輩子當專家;學會一種技術和手藝,就可以受用。可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行業已不再是代代相承、永遠不變。尤其是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作為一名教師,更應堅持終身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三、結論

  作為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必須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只有不斷地學習、更新觀念和知識,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吸取他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競爭力和教育教學的能力。隨著教學實踐的增加,新問題、新矛盾也接連不斷的出現,要想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很長。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從中總結更多經驗,發揚優點,改進缺點,不斷探索新的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