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階段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基礎科學,人們運用通過數學推匯出的種種概念、原理與規律指導日常生活。有人把數學對於人類的意義比作生活中不能缺少鹽一樣。離開了數學,人們的生活將寸步難行。所以,世界各國都把數學教育列為國家基礎教育的重要課程

  

  那麼初一數學學習中的重中之重是什麼呢?

  我教過很多的小孩子,拿一個清華附中初一的孩子為例吧。這位同學,可謂是非常的聰明瞭,每次我讓同學們做題,他差不多都是第一個舉手先做完的,思路快速而活躍。可是經過幾次,我慢慢發現,不管是所謂的難題還是簡單題,他總是很難做得完美,倒不是說馬虎,而是概念上會出問題。然後你問他為什麼會有這個思路,他的思路就不是那麼清晰了。

  初一數學,重中之重一:

  堅實而靈活的掌握好基礎概念。

  所以在我的班上,我一定會提問同學基礎概念。很多人不重視數學的概念,覺得能做對題就可以了,這種想法對初一的孩子來說是不負責任的。初一的孩子,正處在學習慾望最強烈的時間,他們渴望學到新知識,對舊的知識自然忘得也快,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時常的叮囑孩子,要記住概念。否則到了初二初三,孩子的概念基礎不牢,知識結構很容易學成倒置的金字塔,那樣就太危險了!

  小學的數學和初中的數學有什麼不同呢?

  我想這是很多家長時常在想的問題,我前面說到轉換,其實,小升初的轉換就在於思維的轉換。從純算術思維到數學邏輯思維的轉換,從簡單的認知幾何觀念向嚴謹的邏輯幾何的轉變。我們應該有一個常識,那就是數學不是自然科學。那麼數學是什麼呢?數學是哲學。孩子可能對這個區別還沒什麼概念,我們家長和老師就要注意了,既然數學是哲學,我們就應該用學習哲學的思路來思考數學。

  初一數學,重中之重二:

  用嚴謹的邏輯思維來思考問題。

  我常常和學生們強調,"數學是美麗的,為什麼呢?因為她最嚴謹!"我們總講打基礎打基礎,打了這麼多年的基礎,不就是為了每一個年級的學習,孩子們都能夠不落下,而且要出類拔萃嗎?要想數學上出類拔萃,嚴謹的精神絕對是不能少的。我上課的時候,做到幾何題,總有學生說"老師,這道題我是用尺子量出來的!"遇到這樣的學生,我每次都會耐心的教育,"同學,考試的圖,並不是每個都那麼完美的,能用尺子量出來的是少數,不要投機取巧。"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習慣是一點一點養出來的,為了未來更好的學習,有的時候損失幾次考試的分數,並不見得是不值得的。當然,我們對學生考試技巧的灌輸和平時對嚴謹精神的追求是要分開來講的。這涉及到體制問題,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