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幼兒的英語學習興趣很重要

  英語學習興趣是幼兒學習英語的重要動力,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幼兒的英語學習興趣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培養幼兒英語學習的興趣很重要分析

  對於英語這門語言,要想從早掌握,那麼該從何時開始學習?又該如何去學好呢?很多新父母都為這個問題煩惱,該如何讓他/她把英語學好呢?畢竟小孩子學英文跟成年人學英文是有不同的。樂寧教育專業人士告訴您:父母心態要端正,培養幼兒英語學習的興趣很重要。

  其實,學習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的,首先就是要端正父母的一個態度。畢竟是想讓幼兒學好英文,努力是靠雙方的,孩子小,要想他/她學得好,你就得懂得怎麼去指導他/她。這裡說的指導不是說要你手把手教他/她英文,畢竟不是每個父母都懂英文的,這裡說的是把你的心態放平,張弛有度,然後給他/她指引一條好路。只要這麼做,幼兒才會跟著你的感覺走。

  我們有一種說法叫“望子成龍”,很多父母都是如此,希望孩子早日成才,於是,從小就讓孩子參加這個那個培訓班的,把孩子的星期六日都安排得滿滿,讓孩子從小就參加各種訓練班,例如英語班、美術班、鋼琴班、舞蹈班,一張日程安排表,星期六日都安排地滿滿的,幾乎沒有了自己的時間。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學好英文,那麼首先作為家長,就需要換位思考,多站在他的角度想問題,而且不要讓他感覺到有很大壓力,不要逼迫他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換一種方法去“引導”他/她去做,我相信,他/她會順著你的感覺走的。父母要扮演的角色不是“教員”,而是“指導員”——引導孩子走父母認為正確的路。要如何才能“指導”好呢?就要從“感覺”開始。我認為初生到學前是培養“感覺”的最好時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尤其是初生兒,思想很單純很單純,好比一張白紙,你寫什麼在上面都會被統統吸收掉。

  在很多少兒英語專家看來,培養“感覺”,其實就是培養“興趣”,學英文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只要有感覺,才能熬得過去,才可能學好。這裡我們說到的是培養對英文的興趣,對英文的感覺,也就是所謂“語感”了。

  如何培養幼兒的英語學習興趣

  一、在實踐中運用英語以增強學習興趣

  中學生的年齡小,閱歷少,對學英語的目的不十分明確,他們把英語課只看作升學考試中要通過的一個考試科目,對於難記的單詞、語法和發音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除了從道理上宣傳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之外,還要積極創造條件和環境使學生儘可能多的使用英語,讓他們在運用中嚐到樂趣。比如教學單詞時,儘量讓學生全身器官參與學習活動,唸到jump時不妨要求跳躍一下,唸到hand時拍拍手,唸到foot時跺跺腳。再如講授“替兩名互不相識的朋友作介紹”的內容時,可以不照搬圖中人物的姓名,而是套用班裡的同學在校園裡相遇的情景,要求他們用所學知識互相問候。由於例子較直觀、形象、生動,學生學習的興致很高。所以,有些教學內容表面上好像比較枯燥,與現實生活沒什麼聯絡,但只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就能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絡來。總之,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可以多設計一些情景對話:值日生每天用英語彙報情況,在學習中多組織一些遊戲等,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如英語競賽、英語角或英語班會等,創造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學到的英語知識以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培養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並獲得知識,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性趣。

  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的關鍵是使學生對教師有親切感。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係,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活動。師生關係直接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著他們的認知活動。為學生所喜歡的教師一走進課堂,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

  反之,學生對某位教師不喜歡、不信任,甚至產生討厭、恐懼的心理,那麼對他所教的課也不會產生興趣,甚至會因噎廢食,討厭這門課。可見情感是成功教學的第一要素,情感是開啟學生心靈窗戶的鑰匙。這就要求教師積極轉變角色,重視情感投資,變知識的傳播者為積極的參與者,不以權威、監督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的面前;而應真誠地投入活動,利用自己的經驗和閱歷,在詞彙、語法或表達等方面及時地為學生提供幫助,當好導演,把好語言關,以自己真摯的愛喚起學生的共鳴,使師生關係更加和諧融洽。從而使學生不怕出錯誤,敢於開口講英語,感到學英語是一件快樂的事,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