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五次中東戰爭都是以色列獲勝

  中東戰爭也被稱為亢龍之戈。意為因伊斯蘭在反西方思想同化,文化滲雜而引發的政治衝突和戰爭。是指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等周圍阿拉伯國家所進行的5次大規模戰爭。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看看吧。

  揭祕五次中東戰爭都是以色列獲勝的原因

  ‍‍‍‍,原因其實有很多的。其實以色列贏得五次中東戰爭是因為第一次戰爭的勝利奠定了之後的基礎。第一次中東戰爭是因為猶太人根據聯合國會議的有關決議,因此建立了以色列國,阿拉伯聯盟堅決反對,並出兵進攻巴勒斯坦。通過這次戰爭,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五分之四的國土,也因此為以後四次中東戰爭的勝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以色列的每次勝利,有以下這些原因:一是阿拉伯國家很不團結,不管是第一次中東戰爭時的各自為戰,還是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兩條戰線互不支援,都導致了以色列可以把各個擊破。二是阿拉伯世界的戰鬥力是有問題的,阿拉伯軍隊主要問題在於戰術死板,固執的遵守蘇聯以前已經定下來的戰術和教條,沒有什麼創新。而且在複雜的情況下,不懂得如何正確的下定決心,比如第四次中東戰爭時的戈蘭高地這場戰役,以色列陣地上打的只剩下了5輛坦克,但是敘利亞的軍隊依然撤退了。四是阿拉伯世界的國內矛盾眾多,政治首腦和軍事指揮官們常常互相猜忌。五是美國的影響,美國對於以色列採取了無私的志願,從情報到武器裝備,甚至有些時候,在一些必要的情況下,美國猶太人的戰鬥機飛行員可以馬上成為以色列的空軍飛行員。以色列的軍工能力強、國防動員能力厲害,民族憂患意識非常高。戰略和戰術又運用的極為精準,軍隊的戰士們因此可以在戰場上全力戰鬥。

  中東戰爭共計經濟損失和傷亡人數情況介紹

  ‍‍中東戰爭,又稱阿以戰爭,是指以色列和埃及、敘利亞等周圍阿拉伯國家進行的5次大規模戰爭。中東戰爭共計經濟損失和傷亡人數很多。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以色列險勝,阿拉伯國家軍隊死亡1萬5000人,以色列軍隊死亡大概6000人。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5,這場戰爭大概有96萬巴勒斯坦的人民被趕出國家,淪落為難民。

  第二次戰爭過程中,英法兩國對埃及的轟炸持續了6天,地面戰鬥40多個小時,傷亡人數為300—400,損失了50多架飛機;以色列傷亡大概1000人。埃及死亡1000多人,受傷人數大概2萬多,損失了飛機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12000幢住宅毀在戰火中。

  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的海軍艦艇在1967年10月使用艦艇導彈擊沉了以色列的軍驅逐艦“埃拉特”號,創下了首次導彈擊沉軍艦的紀錄。從1968年下半年開始,埃及炮兵部隊向運河東岸的以色列軍對實行大規模的炮擊。以色列軍則從1969年下半年開始向運河西岸包括開羅周圍地區實施報復性的戰略空襲。1970年8月停火。阿以雙方這兩年的戰鬥被稱為“消耗戰”。

  第四次在這次戰爭中,埃、以在14日一天內,一共展開1800輛坦克的大會戰,實在是戰爭史上很少見的。雙方飛機損失了約3/5、艦艇損失約4/5以上,充分利用電子技術,加以使用各種戰術導彈,是這次戰爭的突出特點。

  第五次戰爭中,巴解組織傷亡3000多人,被擊毀的坦克有100多輛,火炮500門,400多座祕密倉庫被佔領。敘利亞軍隊傷亡1000多人,損失坦克400多輛,飛機58架。‍‍

  中東戰爭一共有幾次

  ‍‍提起中東戰爭,很多人會問中東戰爭有幾次?其實中東戰爭一共有五次,在1948年5月15日,這天發生了著名的第一次中東戰爭,這場戰爭是因為聯合國對巴勒斯坦土地的不平等的分割,最終引起這件事情的發生。後來以色列因為背後有美國的支援,最後取得勝利的果實。後來過了不久,又發生第二次中東戰爭。在1956年7月26日這天,蘇伊士運河公司被埃及政府收購為國有,公司的全部經濟財產都歸公於埃及政府,而後英法與以色列相互合作,為爭奪對蘇伊士運河海上的控制權,於1956年10月29日,偷襲埃及。這便是第二次中東戰爭的開始。

  可是好景不長,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動陸海空三軍向敘利亞,埃及,伊拉克分別發動進攻。雖然阿拉伯國家拼命抵抗,但是堅持到了第十日阿拉伯國家還是慘敗,戰爭結束。此次第三次中東戰爭又被歷史上稱為六天戰爭。

  到了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期間,發生第四次中東戰爭,歷史上又稱為“十月戰爭”。事情的起因是敘利亞與埃及想收復曾經被侵佔的土地,這才向以色列發起進攻,可是後來還是失敗。最後一次,是第五次中東戰爭,於1982年6月6日開始,歷史上稱為巴黎戰爭。這回以色列以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裝暗中殺害為理由,派出海陸空十萬多軍隊,向敘利亞軍隊和巴勒斯坦組織進行猛烈的進攻,甚至在戰爭時期,以色列所器重的黎巴嫩基督教的長槍黨還對巴勒斯坦許多難民進行大屠殺。‍‍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