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咸與阮琴的典故大全

  古代的名士都是活的相當瀟灑自在,阮咸是竹林七賢之一,他放浪形骸,不注重禮法,生性活潑愛創新。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阮咸與阮琴的典故

  阮氏一族是音樂世家,阮咸尤通音律。顏延之有詩云:“達音何用深,識微在金奏。”用以形容阮咸高超的音樂技藝。他不但音律造詣高超,而且愛創新——造出風箏和氣球。藐視禮法,放浪形骸,是“竹林七賢”的共同點,阮咸尤甚。《晉書》載:“阮咸貞素寡慾,深識清濁,萬物不能移。”

  踐踏禮法至極致

  藐視禮法,放浪形骸,是“竹林七賢”的共同點,阮咸尤甚。

  比如喝酒,別人用杯、用碗、用壺,他用罈子。有一次,他將酒倒入缸內,恰巧一群小豬聞到酒香,一齊去搶喝。阮咸見狀,擠進豬群,同小豬一起喝。這癲狂的行為,在阮咸身上屢見不鮮。與豬共飲,醉了就睡在豬旁,痴呆之狀,是七賢之最。

  禮法規定,晚輩必須尊敬長輩,一定做到尊卑有序、長幼有別,所謂“長幼不比肩”是一條“鐵律”。阮咸不然,他常常將手搭在阮籍的肩膀上,甚至擁阮籍而行,勾肩搭背,形同兄弟。

  更為出格的是,魏晉時,明文規定主人與奴婢、漢人與胡人不準結婚。阮咸偏偏喜歡他姑媽家一個胡婢。姑媽原打算趕走這個胡婢,但經不起阮咸的軟磨硬泡,最終答應不趕走胡婢,但不許他們二人再見面了。後來阮咸竟然騎著毛驢到姑媽家將胡婢搶了。他將胡婢抱在毛驢上,繞村莊幾周,揚言要娶她為妻,引起村民和官府的憤慨。他的兒子阮孚就是這個胡婢所生。

  阮咸,踐踏禮法,達到極致。

  精通音律創阮琴

  阮咸是七賢中受關注最少的一位,雖然看起來有些瘋癲,但也有非凡的本領。

  阮氏一族是音樂世家,阮咸是阮籍的侄子,精通音律,阮咸的祖父建安七子阮瑀琴、笛、琵琶樣樣精通。顏延之有詩云贊其高超的音樂技藝:“達音何用深,識微在金奏。”

  阮咸對音律的研究,超乎人們的想象。《世說新語》載:西晉荀勖善於辨別樂音的正誤,音律是否恰當。每年正月初一舉行朝賀禮時,殿堂上演奏的音樂,他都親自調整五音。

  有一次,朝廷舉行“音樂會”,同樣是荀勖調整音律。阮咸認為樂器五音不協調,但他不當面指出,而是私下和荀勖說。可荀勖怕阮咸對別人說出他的差錯,就利用職權,將其調出洛陽,任始平太守。

  但事情就是這麼玄妙:後來一個農民在田裡幹活,挖出周代一把玉尺,這是國家除錯各種樂器的標準尺。荀勖用這把玉尺除錯樂器,發現之前阮籍說得完全正確。

  生性活潑愛創新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阮咸還是個發明家!

  魏晉時代儘管統治者對士人實行高壓政策,但由於各種原因,士人對生活的選擇有較多自由,搞文學的、搞音樂的、搞繪畫的、搞科學技術的……阮咸生性活潑,愛遐想,愛創新。

  阮咸不滿足聚會時僅聽琵琶、絃琴和笛之聲,他希望看到諸種樂器合奏,聽到合音。他進行了一番改造和創新,居然創造出“漢琵琶”,演奏起來,彷彿諸種樂器合奏,真是一大創造,世人稱之為“阮琴”或“阮”。以姓氏命名一種樂器,在中國音樂史上,僅阮咸一人。

  他的創新才能不單單體現在音樂方面。一天,他遙望天空,突發奇想:人能否上天?如何上天?於是,他冥思苦想,幾經周折,終於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風箏,然後又發明了氣球,飛在洛陽天空上,讓人們大開眼界。

  不拘禮法真名士

  在許多人印象中,阮咸過於放浪形骸,是個很不靠譜的人。但《晉書》中就記載了一個“阮咸曝褌***kūn內褲***”的故事,這個故事,也許您對阮咸的印象會有改觀。

  阮家是個大家族,其中也有富有貧。於是一條大道的北面,就形成了高階住宅區,住的全是阮姓中的富人,而大道南邊住的是阮姓中的窮人。阮咸住道南,應該屬於窮人。

  夏天陰雨比較多,古人住的屋子一般不是樓房,也沒有水泥地面,防潮效能很差,衣服如果不晾晒一下,會發黴的。所以每年農曆七月七,雨季過去後,家家戶戶都會晒衣服。“北阮”富人們紛紛晾晒衣服,這既是晒衣服,又是一種變相的比富大賽。面對“北阮”的聲勢,“南阮”的人都自慚形穢,不敢把自家的破衣服拿出來晒。而阮咸不管那一套,拿了個竹竿,把自己的粗布破褲子也晒在路邊。人們驚訝不已,阮咸卻不以為然地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意為不能免俗,姑且這樣吧***”

  七賢中的山濤對阮咸也有很高的評價。據《晉書》記載,山濤舉典選,曰:“阮咸貞素寡慾,深識清濁,萬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職,必絕於時。”這是說阮咸不拘禮法乃其外在表現,而貞素寡慾為其內心世界,此乃真名士。

  阮咸與豬共飲

  阮咸是竹林七賢之一,也是個標準的宅男,心態樂觀,喜歡在家喝酒,有個出名的故事就是和小豬共飲,相看兩不厭。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是個標準的“宅男”,沒事就喜歡窩在家裡就著花生米喝點小酒,一不小心就會切換成忘我狀態。一次,他與村裡人喝酒,喝嗨了,嫌用小杯不過癮,就換上大盆。正喝得痛快,忽然一群豬搖頭擺尾衝了過來,不打招呼就把頭扎進盆裡呱唧呱唧猛喝起來。

  大夥連忙轟趕群豬。這時,搞笑的一幕出現了:一頭小豬和阮咸頭挨著頭喝酒呢!眾人狂笑,提醒阮咸:“快把豬攆跑,它正搶你的酒呢!”那活寶卻說:“天地造化萬物,本來就沒有貴賤的區分,為啥就不能讓豬喝點酒呢?來來來,豬兄,乾杯,乾杯!”他熱情地邀請小豬,又酣暢淋漓地喝起來。就這樣,阮咸與小豬相看兩不厭,各自盡興,皆大歡喜。

  阮咸與豬共飲,不但將封建禮教拋在了腦後,也超越了人性的弱點。

  魏晉時期的社會風氣不太好,說白了就是嫌貧愛富。那時流行一種民俗,在農曆七月初七這天,各家各戶都把衣物拿出來晒晒,讓紫外線殺防毒,但這習俗卻逐漸變了味,成了炫富顯擺。大款們紛紛把家裡的綾羅綢緞晾晒出來,跟開床上用品和服裝展銷會似的,這使得窮人們都不太好意思把舊衣物作為陪襯晾出來。

  阮姓是個大家族,一條大路把村莊隔成兩塊,住在路北高檔別墅區的都是大款,稱為“北阮”;住在路南貧民窟的那些貧下中農,稱為“南阮”。阮咸住在路南,看到別人晒衣物,他也拎出一條打著補丁的粗布大褲衩,找來一根長竹竿,把破褲衩掛在竹竿上,他那皺巴巴的破褲衩,就像一面抗議貧富懸殊的幽默旗幟,迎風放肆地招搖著,讓人憋不住笑。有人問他:“你怎麼弄了條破褲衩晒呢?”阮咸說:“噢,這就是習俗。我也未能免俗,也就應個景意思意思吧!”

  阮咸是個多情種子,跟他姑媽家的一個鮮卑族小保姆有一段風流韻事。阮咸的媽媽去世了,姑媽帶著小保姆來奔喪,阮咸居然與小保姆看對眼好上了。葬禮結束,姑媽帶著小保姆回家了,阮咸聽說後急眼了,借了頭驢,心急火燎地去攆小情人。姑媽被他這一手弄的沒辦法,還真讓他如願了,不大會,就看見一身重孝的阮咸和小保姆合騎一頭瘦驢,踏著夕陽的餘暉,唱著“夫妻雙雙把家還”喜洋洋地往家趕。

  人們見他服喪時也追美眉,很糾結地問:“你幹嘛去追一個洋妞?”想嚼舌根?沒門!阮咸正經八百地說:“那可是傳宗接代的種子,不能丟了!”一下子給私通塗上了一層宗法倫理色彩,原來那小保姆已有了他們的愛情結晶。

  阮咸人物簡介

  阮咸字仲容,陳留尉氏人。晉始平太守。魏武都太守阮熙之子,步兵校尉阮籍從子,阮瞻、阮孚之父。晉人所稱的“竹林七賢”之一,是七人中最少受關注的一位。存世的阮咸生平事蹟甚少,散見於世說新語、晉書和一些類書中。

  阮咸年齡比王戎稍長,在竹林七賢中是第二小的。阮咸少有夙惠,曾與叔父阮籍一同飲酒宴遊。歷仕散騎侍郎.山濤曾舉薦阮咸為吏部郎,評之曰:“***鹹***清真寡慾,萬物不能移也。”武帝以其崇尚虛浮之談、嗜酒如命為由不用。

  阮咸為人放誕不拘禮法,為當世所譏。阮咸私幸其姑母家的鮮卑婢女。後來阮咸的母親去世,阮咸服喪,姑母也要回夫家去。起初姑母答應將此婢女留下,但離開時又私自把她帶走了。當時阮咸正在會客,聞之借客人的馬去追。追上後還穿著喪服與婢女共騎一匹馬回來,說:“人種不可失”。阮孚即阮咸與此婢之子。

  七月七日,按當時風俗,阮氏各家都把華貴的衣物拿出來晾晒。唯獨阮咸在庭院裡褂了一條寒酸的布犢鼻褌。別人問他,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兒。”

  阮咸不喜與人結交,只喜與親族一起飲酒絃歌取樂,尤其與從子阮脩意氣相投。曾與族人群聚飲宴,不用普通的酒杯飲酒,而是把酒盛在大甕裡,幾個人圍坐在甕前相向而酌。此時有一群豬也來尋酒喝,阮咸便跟在豬群的後面共飲。

  阮咸善彈琵琶,精通音律。據說阮咸改造了從龜玆傳入的琵琶,後世亦稱為阮咸,簡稱阮。中書監荀勖常與阮咸討論音律,自嘆弗如,由此嫉恨在心,遷阮咸為始平太守,故後人稱之為阮始平。阮咸後以壽終,有二子阮瞻、阮孚。

  阮咸曾作律議***見<世說 術解="術解">***。但其著作無一流傳至今。

  宋人顏延年五君詠中有阮始平詩***見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