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相齊的典故大全

  通過鮑叔知賢、薦賢和讓賢的故事,刻意探索和說明了如何對待賢才的問題。管仲其人,經商多分財利,謀事反而更糟,作官被逐,打仗逃跑。鮑叔卻不認為他貪、愚、不肖、怯和無恥。反而從囚禁中把他解放出來,並推薦給桓公,使之有機會一展才能。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管仲相齊的典故,希望你喜歡。

  管仲相齊的典故

  在春秋戰國後期,齊國的統治者齊襄王十分的殘暴,作為王儲的公子小白以及公子糾紛紛外逃,其中公子小白和鮑叔牙逃往了今天的山東一個小縣城,而公子糾則和管夷吾逃往了今天的山東的西南部,而當時的魯國接納了公子糾與管夷吾。

  由於齊襄王的殘暴,齊國的朝廷重臣公孫無知謀殺了齊襄王。知道了齊襄王已經死了,公子小白與公子糾都要趕回齊國,繼承王位,最終公子小白先於公子糾回到齊國,當上了皇帝,也就是後來的齊桓公。

  齊桓公下令追殺公子糾,以避免公子糾回到齊國與他爭奪皇位。魯國迫於齊國的實力,將公子糾和公子糾的護衛召忽都給殺了,而公子糾的謀士管夷吾卻被關押起來了。鮑叔牙知道了管夷吾被魯國關押,並未被殺,就對齊桓公說,要想一統天下,成績霸業,一定要以管夷吾為宰相,否則是不可能平定各方諸侯的。

  齊桓公通知魯國國君,要將管夷吾接回齊國。在管仲快要回到齊國了,齊桓公為此三天齋戒和三天沐浴,然後到郊外親自恭迎,邀請管夷吾同他坐一輛馬車,向管夷吾請教治理國家的方法。管夷吾到了齊國之後,管夷吾成為了齊國的宰相,為齊桓公統治各方諸侯,成為霸主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為齊國百姓安居樂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聖人孔子對於管夷吾沒有被處死的評價是,召忽之死的忠君,管夷吾不死視為建立功勳。公子小白作為兄長,本就是王,公子糾不應該皇位。所以,孔子為什麼不譴責管夷吾沒有殉死而稱讚管夷吾的功勞。

  管仲故里介紹

  史書記載管仲的故里在穎上,也就是現在的安徽。穎上縣是安徽省代管縣位於渭河和穎河的交匯處,穎上縣歷史悠久是我國著名的文化古都,它從古自今已有將近140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個地方有很多歷史古蹟和名人遺址,所以穎上縣被評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穎上縣位於我國安徽省的西北部,南臨,淮河,處於東經115°56-116°38之間總面積約1988.5平方公里。

  目前在管仲故里上建了一座管仲紀念館,這個紀念館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總投資將近3000萬,這座紀念館中有管仲的雕像和畫像,以及和管仲有關的一些歷史資料。整座建築物交相輝映,中間有花壇有古樹還有灌木,目前這座紀念館已經被安徽省列為旅遊景點全年向世界各地的遊客開放。

  一個名人,往往是一個地區的歷史標籤,管仲的故里正是因為出了管仲這樣一位一代名相,所以才變得出名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如果你想要了解這位一代名相的故事你可以去他的故里參觀參觀,你一定會有收穫的。

  春秋名相管仲

  管仲是我國春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他出生於公元前719年,他是我國春秋時期諸子百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所以他也被稱為管子。管仲是商人出身,他後來在鮑叔牙的舉薦下做了齊桓公的丞相因為他出眾的才能使齊國逐漸變得富強,以至於最後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齊國的富強與觀眾的智謀和才幹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管仲也被稱為“春秋第一相”。

  我們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比較混亂的時期,同時也是一個人才濟濟的時代,管仲就是其中之一。對於很多春秋歷史的愛好者來說管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春秋時期歷史人物之一,對於管仲除了他的才學能幹和成就之外我們感興趣的還有他的長相,流傳到現在的關於管仲的圖片,絕大多數一些春秋時期的畫像,從畫像中可以看出管仲微胖身材略小。除了畫像之外在百度上搜索管仲的圖片,我們還能看到一些影視作品中演員對管仲的演繹。

  對於管仲的研究者來說管仲的形象不是畫像和一些影視劇圖片可以表現出來的,作為我國春秋時期最著名的一位丞相他的氣質和相貌自然不是百度上的幾張圖片可以表現出來的。如果你也感興趣管仲的圖片的長相和樣貌的話可以在網上搜索關於管仲的圖片進行相關的瞭解。

  對於歷史人物來說我們已經不可能完全復原他的樣貌和長相,現在能看到的圖片,也只是現代人猜測的結果。但是他們為我們留下來的影響和成就還是存在的是可以直觀看到的,所以我們並不因在歷史人物的樣貌上做研究,而是應該更多的瞭解他們的作品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