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書法作品怎麼樣

  唐伯虎的書法作品產量極大,至今留有書法作品《騎驢思歸圖》、《山路鬆聲圖》等。那麼唐伯虎的書法怎麼樣?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唐伯虎的書法怎麼樣,希望對你有幫助!

  唐伯虎的書法怎麼樣

  唐寅,1470—1523年,初字伯虎,後更字子畏,中年後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吳縣人。

  唐寅出身低微,一生仕途坎坷,在科舉無望之後,不得已以鬻藝為生。唐寅不僅善詩文,尤善丹青,山水、人物、仕女、花鳥、竹木無不精工,可以說其書名為畫名所掩。

  其書法上溯晉唐,尤得益於趙孟頫用筆之法,點畫溫潤妍雅,結字微帶欹側之勢。雖有薄弱之評,但字裡行間洋溢著一種超逸的書卷之氣,如高雅之士閒庭信步於閬苑林木之間,耐人尋味。唐寅傳世真跡甚少,除《落花詩冊》外,《漫興》便是其主要的代表作品,通卷一氣呵成,用筆精到細膩,體勢向右欹側,富有生動姿態。

  唐寅書法作品特點

  唐寅,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才子,作品產量極大,至今留有《騎驢思歸圖》、《山路鬆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畫作,分別藏於世界各地不同的博物館中。

  其中他的騎驢思歸圖,收藏於上海博物館,長77cm,寬37.5cm,畫作整體顏色淡雅,描繪的是一幅漫山遍野的野花、層層疊疊的高山與山泉溪澗流動相映的宜人景象。畫中彎曲盤旋的小徑將顫顫巍巍的小橋與山中的茅房連線在一起,一路上有砍柴歸來背薪過河的樵夫,也有坐在驢背上的士人,強烈地流露出文人慾隱於市的情感心境。

  唐寅的筆法最初師從周臣,後趕超李唐,逐漸將先人的筆法做出調整與轉變,由剛勁強硬的筆風轉變成逸動自然的勾勒與回折,能夠靈活運用。在這幅畫作中,唐寅的畫法熟稔,山石紋路與樹幹的皺褶都用溼墨來調和,把大面積的斧劈皴暈染成摻水的長條皴,顯得山峰秀麗縝密,顯得自然避免過於生硬,此時的畫作已經能夠展現出唐寅的畫風特色。

  在觀察此畫中的題字,可以大致推斷出是唐伯虎在落榜之後37歲時所作,他自提的“乞求無得束書歸”,能看出幾分他內心的落寞與寂寥,以及懷才不遇的無奈。

  唐伯虎為何愛畫春宮圖

  歷史上記載他是個風流才子,詩、文、畫俱佳。他率性不羈,有時用“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印,由於仕途多舛,就遊歷名山大川,專門致力繪事,以賣畫為生。春宮畫是中國古代性文化的一朵奇葩,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唐寅就是這方面的頂尖級的代表人物。

  唐寅,字伯虎,另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史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少年時學畫於周臣,後結交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等,切磋文藝。他長於人物,特別以仕女畫見長。他畫春宮畫,與他的生活情趣有很大關係,也是他風流性格不羈的表現,可能也是對當時官場和社會的虛偽以及封建禮教的諷刺和反抗。現代人多以古代春宮畫為黃色淫穢,其實這是不對的。古代春宮畫不僅有欣賞功能、教育功能、醫療功能,還有研究功能,具有很大的文化價值。現代的醫生要治療性冷淡,利用這些畫來刺激、喚起患者的性慾,是主要手段之一。通過春宮畫的研究,可以瞭解古人的性風俗、性觀念、性知識、常用服飾和性生活的環境,還可以通過春宮畫來了解一些歷史。

  “唐伯虎點秋香”雖屬虛構,但是他迷戀女色,經常沉湎於溫柔鄉中則是事實。中國古代的人體藝術是不發達的,因為中國古人忌諱裸體,藝術家不用裸體模特兒,所以中國古代出不了歐洲米開朗琪羅這樣的大師。

  而有人說,唐寅作春宮畫,常以他所眷戀的妓女、情婦為裸體模特兒,所以才畫得那麼傳神,那麼惟妙惟肖。唐寅所繪的女性常顯得壯健豐腴、圓臉、嬌冶,使人聯想到唐代美女的形象。唐寅所繪的女性有個特點是“三白”,即前額一點白,鼻尖一點白,下頜一點白,這往往是後人鑑別真假唐寅畫的一個標準。

  唐寅所作的一般仕女畫,至今傳世的有《孟宮蜀妓圖》《班姬團扇圖》《嫦娥奔月圖》等,其大幅絹本的祕戲圖至今已不復見,但後世有不少記錄。明作家陳繼儒所輯著的《太平清話》中就有唐寅寫有與妓女嬉戲的記錄,其書名為《風流遁》。《太平清話》雲:唐伯虎有《風流遁》,數千言,皆青樓中游戲語也。此書已經失傳,但從中可以想見,唐寅作春宮畫家有他的生活基礎的。另外,在《風流全集》一書的序言中,指出該書的春宮畫是根據唐寅的《競春圖》繪成的。在《鴛鴦祕譜》中也提到唐寅有另一套差不多的作品,叫“六奇”;這也許就是唐寅的所謂“花陣六奇”。此畫已不可見,但是描述這些畫的文字卻儲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