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女西是施哪個朝代的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那麼西施是哪個朝代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西施是哪個朝代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西施簡介

  西施,施姓,名夷光,春秋末期越國人,天生麗質,貌美如仙,是歷史上有名的四大美女之首。出生在浙江諸暨的苧蘿村,因這個村子有東西兩個,西施住在西村,所以人們都稱她西施,後來西施一詞成為了美女的代名詞。

  西施本是一名浣紗女,後越國的君主勾踐敗在吳王夫差手下,勾踐想要復國,於是挑選美女送給夫差,挑的正是西施,西施忍辱負重,終使吳王夫差亡國喪命,而西施最終的結局也無人知曉。

  關於西施最後的結局大致有三種說法,第一,吳國亡後,西施與越國的大夫范蠡一起駕著扁舟消失在太湖之上;第二,吳國滅亡後被沉入江中,但這一說法並沒有史書明確記載過;第三,有人認為西施愛上了夫差,所以吳王夫差死後她也隨他而去了。

  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由於貌美驚人,婀娜多姿,連魚兒見了都忘記游水,沉到水底去,可見西施的美有多麼迷人,“沉魚”之美就是從中而來。

  傳說西施患有心絞痛的毛病,發作時會捂住心口,娥眉緊蹙,同村有一個醜女覺得西施這樣很美,於是模仿她的樣子,捂著胸口,皺著眉頭,村裡的有錢人看到後都躲到家裡,窮人看到了都帶著妻子女兒躲起來,這便是東施效顰的故事。

  鄭旦和西施誰更美

  雖然在夫差的眼裡,鄭旦可能要稍微遜色於西施,但是在現在的諸暨,很多人覺得鄭旦要比西施更美,他們認為鄭旦和西施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在欣賞西施的同時也不會忘了鄭旦。

  所謂的美女也是人們誇讚和宣傳出來。在古代的傳說中,鄭旦本來就先以美貌被鄰居所知,當她聽說還有一個西施時,就主動展示友好。當西施為自己的某些身體部位感到自卑時,鄭旦想盡辦法幫她樹立起信心,不斷對外宣揚西施的美貌。

  所以說,鄭旦不僅有外表美,還具有心靈美,人們也似乎更願意把愛國這個美好品質跟鄭旦聯絡在一起。鄭旦這樣的人,即便是在今天,也是很有學習意義的。

  關於鄭旦和西施誰更美,其實很難去評價,本來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不用的看法,就像夫差會覺得西施美,而家鄉人會覺得鄭旦美。不管怎樣,這個比較是沒有意義的,鄭旦和西施有各自的美,在家鄉人的心中,她們的地位是一樣的,都是為國家盡了力的女英雄。

  鄭旦和西施作為同一時代的美女,兩人又都是吳國被滅的主要人物,免不了會被比較,尤其是現在西施的名號遠勝於鄭旦。其實,鄭旦和西施都是後世值得紀念的人。現在的鸕鶿灣村,有鄭旦和西施一起比美的那口四眼井,有她們曾經走過的古道,有浣江、鄭氏宗祠等等,都是紀念她們的證據。

  鄭旦為什麼沒有西施出名

  鄭旦是史上美貌不亞於西施的人,性格倔強強硬,善於舞劍。因為出眾的外貌,鄭旦被越王勾踐選中,接受了細作的人物,送到吳國誘惑夫差。

  鄭旦和西施到了吳國後,一個住在吳宮,另一個住在姑蘇臺,兩位好姐妹同心同力,將夫差迷得七葷八素,冷落了後宮其他的女人,專寵他們倆。鄭旦和西施還離間了夫差和吳國重臣伍子胥的關係,為吳國的淪亡埋下危機。最終勾踐得以攻入吳宮,報仇雪恨。

  同樣是國家的間諜,為國家盡了忠,而不同的是,夫差似乎更寵西施,而後來鄭旦也早逝了,沒能等到越國攻滅吳國的那一天。就這樣,人們似乎只記得了見證了吳國覆亡的西施,所以鄭旦沒有西施出名。

  但是在鄭旦的家鄉諸暨,她和西施的地位是差不多的,家鄉的人以鄭旦為驕傲,認為她是巾幗英雄。現在生活在鸕鶿灣村的人,基本上是姓鄭的,在村的北面特地修建了一座以她名字命名的鄭旦亭,表達對她的敬意和懷念。鄭旦也是一個影響了歷史的人,在愛國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