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女西施是哪個朝代的

  西施的原名叫做施夷光,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那麼四大美女西施哪個朝代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四大美女西施哪個朝代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西施生平簡介

  西施,施姓,名夷光,春秋末期越國人,天生麗質,貌美如仙,是歷史上有名的四大美女之首。出生在浙江諸暨的苧蘿村,因這個村子有東西兩個,西施住在西村,所以人們都稱她西施,後來西施一詞成為了美女的代名詞。

  西施本是一名浣紗女,後越國的君主勾踐敗在吳王夫差手下,勾踐想要復國,於是挑選美女送給夫差,挑的正是西施,西施忍辱負重,終使吳王夫差亡國喪命,而西施最終的結局也無人知曉。

  關於西施最後的結局大致有三種說法,第一,吳國亡後,西施與越國的大夫范蠡一起駕著扁舟消失在太湖之上;第二,吳國滅亡後被沉入江中,但這一說法並沒有史書明確記載過;第三,有人認為西施愛上了夫差,所以吳王夫差死後她也隨他而去了。

  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由於貌美驚人,婀娜多姿,連魚兒見了都忘記游水,沉到水底去,可見西施的美有多麼迷人,“沉魚”之美就是從中而來。

  傳說西施患有心絞痛的毛病,發作時會捂住心口,娥眉緊蹙,同村有一個醜女覺得西施這樣很美,於是模仿她的樣子,捂著胸口,皺著眉頭,村裡的有錢人看到後都躲到家裡,窮人看到了都帶著妻子女兒躲起來,這便是東施效顰的故事。

  西施原名

  西施是中國古代的一位美人 ,她的身上帶有傳奇色彩,為後人熟悉,所以也可以稱作是一個絕代佳人。西施的長相可謂沉魚落雁,有芙蓉之貌。她出生的地方是在浙江的諸暨,那裡的一個苧蘿村,那裡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民風淳樸。自然好的環境的薰陶,使西施擁有江南女子特有的溫柔和氣質,她的美好像娟娟細流,充滿了韻味。

  西施的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的很廣泛,她的原名叫做夷光,也就是施夷光。西施是我國戰國時期越國的一個以砍柴為生的老頭的女兒。因為西施的父親是施姓,加上他們家住在西村,所以大家都叫她西施。

  越王勾踐被吳王奴隸三年後回國,一心想復國。於是聽從范蠡的建議,進獻美人西施等一干人等給吳王。西施把自己報效給越國,和鄭旦等一些美人一起被越王勾踐當作求和禮物送給吳王夫差,從此西施便成為了吳王夫差最寵愛的妃子。

  西施把吳王迷惑得可以說是眾叛親離,根本無心於國事,這為勾踐的對於越國的東山再起起到了掩護的作用。由此西施表現出了一個愛國女子的思想情操。最後,吳國終被越王勾踐所滅。後來有人傳說,吳國被越王滅後,西施終於離開了越國,和自己所愛之人范蠡,一起泛舟於五湖,後來他們下落不明,不知所終。所以西施的故事是一直受到後來人的懷念與歌頌。

  鄭旦和西施是好姐妹嗎

  鄭旦與西施都是苧蘿村人,不過兩人的家隔了一條浣江,基本上沒怎麼見過。兩人第一次見面後,才慢慢熟絡起來,成為了好姐妹。

  有一次,鄭旦聽村裡的長輩說對面的西施特別漂亮,感到很好奇,心想:我這麼漂亮,西施既然得到村裡人的稱讚,難道會比我還要漂亮。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要見識見識,看看她究竟有多美。

  鄭旦之後見到了西施,沒想到她是一個很不自信的人。鄭旦想跟西施交朋友,就替西施在村裡宣傳她的美貌,幫助她建立自信。西施覺得她的腳太大了不好看,鄭旦就很用心地為她做了一條長裙,隱藏她的大腳。

  西施對自己略微小的眼睛也不滿意,鄭旦勸她說大眼睛的人不一定美,並把她帶到了井邊,從井面上看兩對眼睛,明亮地能把井底照亮似的。鄭旦還告訴西施,四隻眼睛倒映在水面上想長短不一的魚,也不見得長得長的魚就美,所以眼睛大也不見得漂亮。

  鄭旦和西施在相處中成為了很好的姐妹,當越國在全國挑選美女時,鄭旦和西施願意一同去到吳國,成就了越王勾踐的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