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范寬是誰

  畫家范寬在中國山水畫歷史上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在中國的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山水畫大師。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歷史上范寬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上范寬的簡介

  范寬***?—1031***,北宋畫家,名中正,字中立,陝西華原***今陝西銅川耀州區***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畫山水,為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初學李成,後感悟“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造化”,遂隱居終南、太華,對景造意,寫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畫峰巒渾厚端莊,氣勢壯闊偉岸,令人有雄奇險峻之感。用筆強健有力,皴多雨點、豆瓣、釘頭,山頂好作密林,常於水邊置大石巨巖,屋宇籠染黑色。代表作品有《雪景寒林圖》、《溪山行旅圖》、《臨流獨坐圖》和《雪山蕭寺圖》等。

  范寬的生平簡介

  范寬生於五代末,在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1***年還健在。工山水。范寬好酒,不拘世故,能深入生活,窮究自然造化。范寬早年師從荊浩、李成,後感悟“與其師人,不若師諸造化”,而能自出機杼,遂移居終南太華山中,長期觀摩寫生,山川氣勢盡收胸臆,終成一代大師。為山水畫形成期北方畫派之主流畫家。與兩位師長並稱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李成、范寬兩位大師在宋初山水畫上建立了迥然不同的風貌,分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畫家。

  善畫山水,師荊浩、李成,能自出新意,別成一家。他重視寫生,常居山林之間,危從終日,早晚觀察雲煙慘淡、風月陰霽的景色,雖風寒月認錯,也不停止。宋人論他的作品,大多氣魄雄偉,境界浩莽。構圖繼承荊浩“善寫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傳統。用筆雄勁而渾厚,筆力鼎健。而墨善用黑沉沉的濃厚的墨韻,厚實而滋潤。但晚年用墨過多,土石不分,勢雖雄傑,然深暗如暮液晦暝。其皴法,一般稱之為“雨點皴”,下筆均直,形如稻穀,也有稱為“芝麻皴”的。畫屋字先用界畫鐵線,然後以墨色籠染,後人叫他鐵層。傳世作品,據《宣和畫譜》著錄的有五十八件,米芾《畫史》提到所見真跡三十件,如:《溪山行旅圖》、《關山雪渡圖》、《萬里江山圖》、《重山復嶺圖》、《雪山圖》、《雪景寒林圖》、《臨流獨坐圖》等。

  范寬的藝術風格

  范寬山水畫的特點其實特別的鮮明,宋代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已經達到山水畫的高峰,在當時有很多的山水畫名家。而范寬是當時的三大名家之一。他的山水畫主要是以水墨為主。最主要表現的是北方的自然山水。北方的山水風景大多比較雄偉,語言表現出很強大的氣勢。

  而范寬就能很好的把這種氣勢給表達出來。范寬的每一幅山水畫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在中國的所有山水畫畫師中,范寬是為數不多的可以真正走進大自然的山水畫家。所以說當時的范寬裙創作出來的山水畫有著劃時代的意義。他有著自己完全不同的山水畫風格,筆墨非常的雄厚。

  如果去范寬的山水畫的話,就不難發現,范寬的每一幅話,都非常的雄厚,在柔情的山水之間總能有一種雄厚的逼人氣勢。非常難得。而且范寬這個人本身的性格也非常的寬厚,他這種性格正好完美的對應了山水自然的包容之性,這也是范寬自己獨特山水畫風格形成的原因所在。

  范寬的歷史評價

  范寬的繪畫在宋時即已出名,《宣和畫譜》著錄當時宮廷收藏他的作品達58件。流傳至今的代表作品有《溪山行旅圖》《臨流獨坐圖》《雪山蕭寺圖》《雪景寒林圖》等。

  范寬發展了荊浩的北方山水畫派,並能獨闢蹊徑,因而宋人將其與關仝、李成並列,譽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元代湯垕《畫鑑》則認為“宋世山水超越唐世者,李成、董源、范寬三人而已”,又謂“董源得山之神氣,李成得山之體貌,范寬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為百代師法”,都對范寬的藝術作出很高的評價。據文獻所載,宋代師法范寬的畫家有黃懷玉、紀真、商訓、寧濤等人,南宋的李唐好學范寬,其後又有馬遠、夏圭等人學習李唐,使得整個南宋時期的山水畫幾乎全部出自范寬一系。後人將范寬與李成、董源二人合稱“宋三家”,之後的“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畫派”和現代的黃賓虹等大師,都受到范寬畫風的影響。

  元朝大書畫家趙孟頫稱讚范寬的畫“真古今絕筆也”,明朝大畫家董其昌評價范寬“宋畫第一”。但是也有人有不同意見,比如蘇軾雖然非常推崇范寬,卻覺得其畫“微有俗氣”,與古代中國文人淡雅風格略有不符。

  2004年,美國《生活》雜誌將范寬評為上一千年對人類最有影響的百大人物第5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