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複習計劃分享

  生物是一門研究自然與生命的學科,學好生物不僅僅對我們考試有大的幫助,對我們的生活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在複習生物之前請大家做好複習計劃。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高二生物的複習計劃,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生物複習計劃篇一

  1.時間分配,就是把複習時間劃分成不同的階段,並針對不同階段的特點確定複習任務,做到胸有成竹,有條不紊;

  2.有所側重,就是時間不能平均,必須向重點章節傾斜,如新陳代謝和遺傳變異等章節;

  3.教學分層,結合學生不同層次的實際情況,講解時要有所區別,既要培優又要輔差,使每個學生有明顯的不同程度的進步;

  內容和時間按排:

  本學科由於內容多課時緊,大約期中考試後一週才能結束新課,小高考的複習工作從第13周開始。由於必修三剛剛學完,我們想趁熱打鐵先複習必修三,然後再複習高一學習的必修一和必修二。現將時間和內容安排計劃如下:

  一輪複習***11月26日——2013年1月26日***:共九周時間,進行基礎複習。

  必修三:共安排10課時***需兩週時間***

  必修一:共安排14課時***需三週時間***

  必修二:共安排13課時***需三週時間***

  注:1.以上的時間安排是以期中考試後課務調整為四課時的標準制定的。2.一輪複習以課本基礎為主,吃透教材,夯實基礎,落實好每個知識點,對生物概念、原理的理解及語言表述要準確規範。3.上課模式:先安排學生預習,自主完成過關衝刺上的相關練習,教師根據批閱情況進行有目的的講解和強調。

  二輪複習***2月18日——3月10日***:共三週時間,進行綜合複習和模擬訓練。

  強化解題的方法和規範性,注重表達能力的培養。教學中,要教給學生解題方法:審題時,看準關鍵詞語,找到解題的突破口,重視題幹中的指向性條件;分析時,要突破思維定勢,利用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落實好與題目契合的知識點及其相互聯絡,要分析命題意圖,明確要考查的知識點;組織答案時,要特別注意答案的科學性、準確性、邏輯性、創新性,正確使用生物學專業術語,全面考慮,答全要點,行文要簡潔流暢。要規範訓練和提高解答選擇題的準確性,做到一次性不失誤或少失誤;訓練學生解答簡答題時,除加強解法指導、重視解題思路分析外,要注重表達能力的培養。

  三輪複習***3月11日——3月15日***:自主複習,查漏補缺

  有效指導學生四查:一查基礎知識***抓教材,加強對基本概念、原理、規律、方法等基礎知識通讀、記憶***;二查實際應用***抓錯題反思和強化***;三查實驗、研究性學習和熱點***抓新情景資料***;四查解題技巧***抓模擬訓練***。

  具體措施:

  1、建立知識網路、確立教學專題

  在教學中要根據每個章節建立簡明的知識網路,然後按照學業水平測試考試題型劃分專題,如:單項選擇題,計算題,材料資訊題,實驗分析設計題,曲線、圖表分析題等。在進行這些專題複習時,可以將歷屆小高考題按以上專題進行歸類、分析和研究,找出其特點和規律,然後進行講解。

  2、選好模擬練習題、訓練學生解題能力

  ***1***選練習題時,不要不加選擇地盲目使用外來資料和試題

  避免重複和難題偏題的誤導,選用正規的資料和歷屆學業水平考試題就完全足夠了。在模擬練習中可使複習過的內容進一步強化,重點與難點又一遍鞏固,未講到的或講得不透的內容,可以通過綜合練習使之得到彌補。而每做一份綜合練習,不僅學生要全力以赴,老師也應該以學考的要求嚴格批閱和分析。要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如客觀題在速度和正確率方面的強化訓練,主觀題要加強完整性和科學性表述的強化。

  ***2***在練習中要注意避免難題過多、起點過高。

  ***3***做練習題要重質量而不是數量。

  做一題要懂一題而且要會一類,通過做題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增強信心、找出差距。做題過程中,重要是弄清楚各類題目的解題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

  3、認真備課、有的放矢

  教師在每堂課都要有明確的目的,由於課堂複習容量的增大,要在重點問題多花時間,集中精力解決學生困惑的問題,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少做無用功;既不能滿堂灌也不能大撒手每堂課都要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精講精練,同時要發揮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多參與解題活動和教學過程,啟迪思維,點撥要害。教師一定要把課本和資料認真地分析比較和聯絡歸納,這樣才能清楚地啟發學生。

  4、做好學生的學習指導工作

  ***1***加強學法指導:指導學生除掌握專題知識外,還應該靜下心來把生物課本梳理一遍,加強和鞏固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並及時解決有疑問的知識點,有問題不能拖。

  ***2***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每次模擬考試:模擬測試的成績在一定限度上對複習起一個指導作用,分數不管高低,都要認真總結一下,分析一下這階段的複習有什麼不足,在哪些知識點上還有漏洞。

  ***3***樹立明確的目標: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確定比較高的目標,為自己的目標實現增添動力。

  ***4***引導學生制定複習計劃。學生要結合教師的計劃指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基礎好的同學,多做一些綜合能力較強的題目,以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爭取過A;基礎較薄弱的同學,以基礎知識點的複習為主,保證過C。

  ***5***做好心理輔導:由於高二年級各方面的壓力比較大,學生時常會出現一些心理或思想方面的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疏導,以免影響學習效果。

  總之,綜合複習是全程複習中最關鍵的一環節,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只有教師科學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才可能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指標。

  高二生物複習計劃篇二

  一、科學安排複習計劃,做到心中有數。

  由於寒假沒有補課,下學期初我也沒有參加週六的補課,所以去年我的進度比其他的學校慢,新授課我在5月21日才結束,剩下來的複習時間就只有一個月,如何用好這一個月,怎樣開展複習工作呢?下面是我校會考複習的安排:

  第一階段:根據會考大綱要求進行第一、二、三單元的複習和題例分析。***共安排大約5課時***。

  ***時間安排在大約5月22日—5月29日***

  第二階段:對第一、第二、第三單元的知識進行單元測試和講評***共安排大約2課時***。

  ***時間安排在大約5月30日—6月2日***

  第三階段:根據會考大綱要求進行第四、第五單元的複習和題例分析。***課時安排4課時***

  ***時間安排在大約6月3日—6月9日***

  第四階段:進行兩次模擬考測試和講評,測試之間安排實驗單元複習。***課時安排9課時***

  ***時間安排在大約6月10日—6月21日***

  二、巧用會考大綱,提高複習效率。

  會考大綱是學生參加會考的重要依據,因此我們在會考複習中一定要用好它。我的做法是:會考系統複習前利用大綱先讓學生了解考試的時間、題型和分值,會考複習時根據大綱重建知識網路幫助學生回顧每一單元的知識內容,其中可以考慮用不同的方法對知識進行整合,如複習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知識點中,涉及到不少基本概念,可把學生容易混淆的概念,例如染色質與染色體、染色體與染色單體、染色體與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與四分體等列出,歸納出它們相互的聯絡,用圖解表示,可加深理解和記憶。

  再如:“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及其關係”這一知識點,學生學習過程中往往感覺比較枯燥而不容易掌握,老師在幫助學生複習的過程中,就可先畫好一個相對固定的圖。

  然後複習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知識點,引導學生回答問題,這樣的複習方式較新穎,學生容易把物質的代謝特點找出來,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效果較好。

  複習糖的代謝過程,可利用圖表形式。

  通過圖表的複習比較,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糖類、蛋白質代謝過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如找出物質的代謝都有①合成②分解③轉化的三個基本特點,物質的來源也有①食物的消化吸收②自身物質的分解③其它種類物質的轉化的三個基本特點;同時,找出三大物質代謝的關係,明確三大物質的代謝是同時在細胞中進行,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絡,又相互制約,共同形成一個協調統一的過程。

  此外,重視會考考綱練習題的分析。學生先獨立完成考綱的練習,明確交作業的時間,然後讓科代表收集同學做題中存在的問題,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題目的分析,提高了題例課講評的效果。

  還有,兩次模擬考我分別選用了考綱中的兩份綜合測試題。具體做法:當我把會考大綱拿回來,我先讓科代把大綱後面的兩份綜合測試題和答案撕下來,並分別裝訂好,考試時我就明確這是廣州市生物教研室的老師編寫的試題,我們參加的也就是廣州市生物教研室組織的會考,如果你能通過這兩份測試,那麼你就一定能通過會考,假如兩份測試題你都沒有通過,那麼自己就要找原因,儘可能的趕上來。學生聽了我的話,而且離會考剩下只有大約兩週時間,所以大多數學生都能認真對待每一次的測試和講評,對個別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起到一個警示的作用,促進了這一部分學生開始自覺複習。這對於老師自己也免去了到處找資料、出試題的時間和精力,因此,這種做法對老師和學生都有好處。

  三、重視教研資訊,選準教輔資料。

  去年在廣州市教研室組織高二生物的多次教研活動中,麥老師都提到了學校應該重視《高中生物基礎知識與基礎題型訓練》一書的訓練,平時我也聽到其他學校老師介紹的一些做法,這裡介紹我校使用這本練習冊的一些具體的做法:我校高二學生髮了兩本教輔,先是《精析精練》、後是《高中生物基礎知識與基礎題型訓練》,我考慮到學生的精力有限,而且學生對反覆做的題會有厭煩的情緒,因此我的做法是學習新知識時主要完成和講評《精析精練》的題目,平時有時間學生課外完成《高中生物基礎知識與基礎題型訓練》,會考複習階段重點抓好《高中生物基礎知識與基礎題型訓練》,並給予學生複習的信心,告訴他們只要能把考綱、書本課後習題和這一本練習冊的知識內容都弄明白,那麼會考就一定能過關。從這一次會考所取得的成績,我認為很大程度也得益於我的這一策略。

  此外,由於去年會考題的試卷結構有了較大的變化,選擇題從原來的50分變為了65分,簡答題從原來的50分變為了35分,這將意味著什麼呢?我先讓學生回答,學生回答不出來,然後我幫助學生分析,因為閱卷機是無情的,這將意味著有更多的學生由於58或59分而不能順利通過會考,你願意由於1分或2分而補考,還是利用這有限的時間把這1分或2分拿下來,順利通過會考呢?學生經過老師的點撥,知道自己很有可能由於1分或2分而不能通過會考,而這1分或2分經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爭取的,這對大部分臨界學生都能起到督促作用,促進他們自覺地複習,從而減少不及格率。

  四、熟悉題型,抓好專項訓練。

  前面提到了去年會考題試卷結構的變化,其中選擇題的得分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學生能否順利通過會考,因此我在題型訓練方面重點抓好選擇題,具體的做法是:

  第一步:先明確了《高中生物基礎知識與基礎題型訓練》的重要性,在會考前一週要求學生利用週末對練習冊中的選擇題進行全面的複習,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對練習冊中的選擇題進行篩選,並選出100道選擇題整合成一份《選擇題的專項測試題》,利用學生下午2節課自習時間進行測試,再利用學校的閱卷機進行批改,這樣學生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成績,也對自己的複習情況有了認識。

  第二步:由於我的課時比較緊,我不想再佔用課時,於是測試結束後我從每個班中抽出了5位成績好的學生,集中先進行題目的分析,然後讓他們進行分工,每人準備在第二天下午的自習課上給同學進行20道選擇題的分析講解,並請同學給他們打分,哪一位的小老師做得好?我自己準備第二天下午的自習課進行巡視,瞭解這些小老師是否盡職盡責。後來根據這些小老師自己的反饋,為了能讓其他同學明白題目的分析,他們認真看書本,查資料,問老師,把自己原來沒有學好的知識也弄明白了,同時也知道要做好一個老師並不容易;另外由於是學生教學生,坐在下面的學生都能比較大膽地提問,課堂的學習氣氛比較活躍,我自己在巡視過程中也及時地瞭解小老師的教學情況,對個別的題目進行分析。

  第三步:課後再次集中班上成績很差的學生,瞭解他們經過同學的分析以後,對題目的知識掌握情況,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內容,再進行分析。

  這種做法的好處我認為:

  ①減少了老師的工作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②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並鍛鍊了一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從而也有利於優秀率的提高。

  ③利於臨界生和後進生的提高。

  ④熟悉題型,掌握解題的基本方法。

  以上是我校在去年會考備考中的一些做法,但事實上成績的取得也不僅僅靠一個月的複習,而是貫穿在高二整一學年的學習過程中,對於每一次的測驗考試,我都會設計表格要求學生進行錯題原因、正確思路的分析,在期中和期末還讓他們提出下階段的目標,而我儘可能的去認真閱讀他們的分析,並寫上幾句激勵的話語,以增加老師和學生的溝通,讓學生想學、愛學。此外,分析從這一屆的複習,我也感到了有以下的不足:

  ①系統複習由於課時緊,複習還是不夠細。

  ②差生的輔導還應該提前,最好在每一次測驗後,都能對成績差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③簡答題的一些典型的題例抓得還不夠,有可能應該進行簡答題的專項訓練。

  高二生物學習方法

  實驗法。生物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應認真掌握實驗的理論和技巧,對大綱和課本中規定的實驗、實習應逐一過關;每次實驗後認真繪圖,寫實驗報告,以鞏固所學知識。課本上的實驗示意圖,是實驗過程的形象表示,集中體現了實驗的要求、步驟和目的,具有很高的認知價值。考生可以實驗示意圖為中心線索,把實驗的相關知識串聯起來。這樣學習,知識不僅記憶牢固,而且便於應用,不會混淆。

  觀察法。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主動知覺。學習生物要從觀察開始,因為觀察是獲得感性知識的一個主要途徑。如果你仔細觀察周圍的世界就會發現許多奇特的生命現象。例如,綠色植物的葉子為什麼昌綠色的?為什麼有的樹木葉子一到深秋主不變成黃色或紅色?等等,如果你能運用學過的生物學知識作出科學的解釋,那樣知識就學活了。

  比較法。有些生物概念和生物現象很相近,容易混淆,可列成表格,分門別類地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使知識精確地分化。例如,對五門脊椎動物——原生動物門、腔腸動物門、扁形動物門、線形動物門和環節動物門,可以各門的代表動物的生活環境、構造和生理***包括運動、消化、呼吸、排洩、迴圈、神經和生殖***以及本門動物的主要特徵,畫成棋盤式表格逐一進行比較。

  歸納法。知識的概括性越強,越便於遷移。知識越系統,越便於記憶和應用。在總複習中,對知識進行梳理歸納,使之條理化,對於記憶和應用知識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學完了花、果、種子形成的知識後,可歸納成圖表式的知識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