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複習策略技巧

  地理中考複習具有時間緊、頭緒多、難度大的特點,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搞好複習,取得較好的效果,我們認為必須吃透基本的知識。

  一、抓基礎建框架

  熟記各章節知識點: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名稱、地理分佈規律、區域地理特徵等等。

  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規律:如水資源和水力資源、地形區和地形型別和地形特點和地勢特點、影響因素和影響原因的區別;理解地理規律的主要成因,比如影響氣候的因素,季風氣候的成因,影響人口聚落分佈的成因,影響農業分佈和工業佈局的因素等。

  構建知識框架:在章節內,章節間,人文與自然之間,區域內外之間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識體系網路。

  二、培養地圖技能

  中考題幾乎題題都有圖。培養地圖技能對地理成績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首先要識別圖中提供的資訊。包括地圖型別***自然地圖還是人文經濟地圖,是平面圖還是剖面圖等***、圖名、圖例、內容***經緯線、海陸分佈、風向、地圖三要素等***。這些都是答題的內容和方向。

  其次學會圖圖轉換: 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平面圖轉換成立體圖、區域性圖轉換成整體圖、表格轉換成曲線圖、扇形圖與柱狀圖的轉換等等。

  第三學會圖文轉換:儘可能將知識點放在各類圖形上去理解與掌握,不要死記硬背,學會圖文轉換。例如一幅等高線圖,能從圖上等高線的走向、密度、遞變規律中讀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山體部位、發展農業的方向等等。

  第四培養地圖技能的一般方法:

  基本地圖瞭然於胸:世界政區圖,東西和南北半球圖,世界海陸分佈圖***五條重要緯線穿過的大洲地區國家要清楚***;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區,中國氣候型別圖、溫度帶圖、乾溼地區圖、四大地區等圖。

  學會定位:如通過五條重要緯線、0°和120°E等經線、重要山脈、河流、臨海臨洋給相關地理事物定位。

  三、概括專題考察重點

  比如等高線地圖類題:重點是山體五種部位的判讀、陡坡緩坡的分辨、登山路徑的判斷依據、河流流向及支流位置的判斷、引水修路路線、修建大壩選址、農業部門、聚落形成問題等。

  在大區域等高線圖中判斷五種地形型別、會計算高度,能從等高線遷移到等深線等。

  四、掌握區域地理的突出特徵及成因

  熟悉輪廓,掌握自然地理和人文經濟地理的突出特徵,比如西北地區的乾旱,青藏地區的高寒。會分析自然要素之間、自然要素和人類活動之間的相互影響。

  如:影響氣候的要素、河流水量和地形氣候的關係、氣候與河流水文特徵之間的關係、各地理要素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等。區域間可以通過對比分析法複習。

  五、熱點與地理原理結合

  熱點、焦點問題的考察離不開學科本質,最終落腳點還是考查地理知識與地理能力。

  所謂熱點問題抽象地說有自然災害、人口資源環境問題、能源問題、城市化問題等,具體地說有沙塵暴、霧霾、旱澇、地震、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以及國內外的大事如中巴鐵路、克拉地峽、住宅小區開放、海綿城市、二孩兒政策、產業轉移、福建泥石流滑坡等。

  這是將地理知識與生產、生活相聯絡,從地理學的角度去發現、解釋、解決這些問題,做到學以致用。比如二孩問題對應的是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小區開放主要對應的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問題等等。

  六、鄉土地理要歸納

  鄉土地理指的是家鄉有關地理知識。如對位置、地形、氣候、資源、河湖、產業、交通、旅遊、宗教等做歸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