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考古發現古墓

  七星巨棺最開始出土於廣西,是古代夫妻合葬的棺材,中國古代的墓葬習俗自成一種文化,特別是土葬,更是衍生了一套自成體系的風水學,隨著風水學說的漸漸形成,古人往往對墓葬更為講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廣西巨星石棺古墓的資料,歡迎大家參閱。

  七星巨棺最開始出土於廣西,是古代夫妻合葬的棺材。七星巨棺的神奇之處在於,它的方位和北斗七星貼合,龐大的七星巨棺不竟引起人們深思:古代沒有挖掘機等大型機器,七星巨棺是怎麼誕生的呢?今天,我們一起揭開七星巨棺的謎底!

  防城港市上思縣距縣城5公里處一個名叫 “官皇屯”的山坡上,人們挖山取土時,挖出了兩具七星巨棺——“三合土”棺槨。

  嗣後,在自治區文物局的主持下,聯合故宮博物院、北京大學、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及有關省市文博單位共同攻關。

  經過近3年的搶救性、抽絲剝繭般發掘,一個驚天祕密正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上思“三合土”巨棺與明朝“失蹤”的建文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具有重大的人文價值。逐章推出“七星巨棺”之謎,以饗廣大讀者。

  2008年12月20日,專家組對小副棺槨進行“開棺”。首先打開了小副棺槨的“三合土”外層,並掀開了裡層的樟木蓋板,卻發現其中還存在一黑色木棺。專家稱,這是一副用“三合土”封裝的一棺一槨。 此棺也沒有采取“三長兩短”的方式,而是“三長三短”,即有底。

  2008年12月21日,小副棺槨的內棺蓋板掀開。棺內有一堆黑色骨骸,頭蓋骨上的白髮與眉毛清晰可辨,頭髮用髮簪盤在後腦勺,面上還蒙著一層網狀麻布。專家從顱骨、盆骨以及服飾等判斷,墓葬主人為一名年紀較大的女性。棺內有一件帶有金黃色花紋的服飾儲存相對完好。內棺的底板有7個排列成“北斗七星”狀的小孔。 有專家猜測,墓主人可能與道教有關。

  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專家李珍說,以前在山東、福建、廣東等地也曾發掘類似的“三合土”棺槨,但多數僅為五面密封,且多數都遭到嚴重毀壞。自己從事考古工作多年了,以前從沒有見過像在上思出現的這麼完整的兩座“三合土”夯制的棺槨。專家推斷,這次在上思發現如此完整的呈六面密封形狀的七星巨棺“三合土”棺槨,在廣西屬於首次發現,在國內也屬罕見。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樑巨集剛博士,根據中國傳統的喪葬習俗推斷,這應該是一處夫妻合葬墓。因為,不僅在壯族或是其他民族的喪葬習俗裡,父子葬或者母子葬它們是不能平排葬的,只有夫妻合葬,才能平排葬。此後也有眾多專家聞聲趕來,都對開棺后里面的物件和人物進行專業的考察和大膽的猜測。

  在對這個“石塊”的勘測過程中,發現這個類似“石塊”呈長方形,頂部分呈“人”字形,長2.40米,高1.16米,寬0.96米。而在山坡上,另一個也類似的“石塊”,其頭端已露出地面。經測量,這兩塊“石塊”的排向相互距離0.5米。在過後發掘這大“石塊”出土後,測量其長2.50米,高1.45米,寬1.15米。這兩大“石塊”的形狀,類似棺材的形狀。

  此後誰也沒有預料到,這天的不久之後,此事件竟引起國內各媒體,特別是引起了中央電視臺各類欄目極大的關注,並在國內考古界也引起了轟動,而上思也成了全國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