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舊石器考古新發現

  福建省考古隊伍近日在漳平市奇和洞內進行搶救性的考古發掘時,在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層中發現一顆儲存完好的晚期智人顱骨。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

  福建舊石器發現

  從2010年9月起至2011年初,福建省博物院的考古隊伍一直在奇和洞內進行搶救性的考古發掘。對於發現這顆1萬多年前的成年智人顱骨,福建省博物館研究員範雪春介紹說,這是一顆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顱骨,通過研究可以測量比照新舊時期的智人的腦容量,以此為依據瞭解智人的智力發展所經歷的腦部變化。因為顱骨的完整性高,可以通過現代電腦科技復原古人的面容。通過提取DNA等生物技術還可以瞭解他們的性別、身高等一系列特徵。

  “此前,北京、廣西、四川、貴州等地相繼出土過古人類顱骨。此次福建首次出土智人顱骨,將對南北智人比較提供參考,對當今中國人的骨骼體質發展也有研究價值。今後,國際考古學界對新舊石器時代智人進化的研究,也必將關注和採用奇和洞遺址的相關資料。”範雪春說。

  奇和洞位於漳平市象湖鎮,洞內有儲存較完整的石灰岩層,隨著洞內部落文明的演進而日久堆積。文化層在地層上具有連續性,在出土的器物上也具有明確的疊壓關係。這些堆積層的形成時間跨度非常大,約在距今17000年前至7000年前,是新石器時代和舊石器時代交替的時間段。

  海內外專家對人類文明從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的確切時間存在不同見解。國際上已發現的舊石器時代延續到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非常少,因此此次考古發掘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範雪春說,堆積層內的化石、石器、陶器等文物經過篩選和研究,將有助於填補對於新舊石器時代智人進化繁衍的研究空白,尤其是專家們最為關注的晚期智人的智力發展、生活技能、沿海地區自然環境變化等方面情況。

  這次考古發現的智人顱骨目前儲存在龍巖市博物館,等待專業人員作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