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引起孩子學英語的興趣

  現在國內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英語能力的培養,都在努力的引起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引起孩子英語興趣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引起孩子英語興趣的方法

  第一、開展遊戲活動,培養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遊戲是幼兒生命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他們的想象活動異常活躍,因而他們的遊戲也非常有趣。他們可以給任何一樣東西加上他們所想象的象徵性意義,例如,一片樹葉在過家家時可以當作菜,在買東西時可以當作錢。

  他們在一起遊戲時,一個玩具娃娃掉到地毯的大海里,馬上會有一輛玩具急救車開去救援。每一種遊戲都有孩子自命的意義,任何一個遊戲裡都藏有開啟孩子心靈大門的鑰匙。我將英語教學融入到遊戲之中,體現了施教者所確立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觀。

  例如:在學完小動物的英文名字cat、 dog、 duck、 chicken後,老師找四名小朋友戴上這四種動物的頭飾,玩“動物蹲、蹲、蹲”的遊戲,戴著小貓頭飾的可以自由選擇讓其他的小朋友蹲,這個小朋友雙手叉腰邊蹲邊說:“cat 蹲 ,cat 蹲,cat 蹲完了duck 蹲。”戴著小鴨頭飾的小朋友聽到之後雙手叉腰邊蹲邊說:“duck 蹲,duck 蹲,duck 蹲完了dog 蹲。”依此迴圈往復,這個遊戲不僅可以鞏固學過的單詞,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每個孩子都能夠積極主動參與遊戲,培養了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第二、充分發揮幼兒的表演才能,培養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表演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在幼兒學完小動物的英文名字後,我採取表演的形式來鞏固學過的單詞。如:老師先做一個動作,讓小朋友猜是哪一種小動物,接著就讓他們自由發揮,自己上臺表演,大家猜。小朋友們表演得可好了:他們有的將雙手十指叉開放在嘴巴兩側一展,表示可愛的cat;有的將兩隻小手放在頭上,每隻手伸出兩個指頭,一蹦一跳地往前走,表示活潑的rabbit;還有的小朋友把眼睛睜得大大的,張牙舞爪,表示凶猛溫的tiger……各種各樣童趣的動作,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更培養了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肢體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又唱又跳,輕鬆學習英語。

  好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學中根據幼兒這一特點,設計幼兒又唱又跳的環節,就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使幼兒身心愉悅地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英語。如在學完hand、 head 、arm、 figer、 shoulder、 leg、 toe、 foot等單詞後,我們把這些有難度的英語單詞編成數來寶:Clap your hands. Shake your head. Raise your arms. Wiggle your fingers . Twist your shoulders. Bend your legs .Touch your toes . Stamp your foot . And sit down ,please .中文大意為:拍拍手。

  搖搖頭。舉舉手臂。扭動手指。扭扭肩。彎彎腿。碰碰腳趾。跺跺腳。請坐下。小朋友邊說邊做動作,使課堂氣氛變得生機勃勃,達到了幼兒能用英文思維作出反應的效果。再如:學習用英語表述顏色時,除了採用直觀教學法出示各種顏色圖片外,還教幼兒唱Colour Song。使幼兒既學會了口語,又受到了音樂的薰陶。

  第四、聯絡生活實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學習英語大都存在好奇心理,他們對新事物、新知識開始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可以說只有“三分鐘熱氣”,因此我在字母教學中聯絡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學字母“O”時,老師提問幼兒:“你們看‘O’像什麼?”小朋友有的說像手鐲,有的說像救生圈,還有的說像太陽。這樣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來了。再如:幼兒早上入園見到老師,老師主動用英語向幼兒問好“Good morning”,幼兒也向老師問好“Good morning Ms Zhang”,此種活動提高了幼兒利用英語交往的能力,培養了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由“要我學”向“我要學”、“我想學”發展。

  第五、創設英語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愉快的情緒是有效學習的基礎,運用玩具創設出學習英語的氛圍,誘導幼兒想親自去試一試,使句型的掌握處於以有生活經驗自然提取的狀態,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徵,也就增強了學習效果。如在教句子“Its time to get up ”時,我在一張玩具小床上,放一隻小熊玩具,小熊躺在小床上,枕著小枕頭蓋著小被子睡覺。我戴上大熊的頭飾,身上繫著圍裙,扮演熊媽媽。

  熊媽媽走到小熊的床前,柔聲細語地對小熊說:"Bear. Its time to get up."這時小熊沒有動,他不想起床,我接著溫柔地說:"Bear. It‘s time to get up."小熊還是不起床,於是,我著急地說:"Bear , bear ,It’s time to get up ."小熊還是不起床,我就一邊用手搖著小熊一邊大聲說:"Bear , bear It‘s time to get up !"小熊還是不起床,熊媽媽對小朋友說:“叫小熊起床,他就是不起床,小朋友們,你們誰來把小熊叫醒?”幼兒看到熊媽媽叫小熊起床,小熊就是不起床,也都想來叫醒小熊,紛紛舉手,爭先恐後地搶著要到前面來叫醒小熊。這樣,為幼兒創設了用英語表達的環境,使教學由原來幼兒被動地跟著老師重複句子變為幼兒主動地積極地表達,使學習內容在幼兒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及時恰當的進行鼓勵、讚揚,提高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有這樣一句話“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對!人是渴求表揚與獎勵的動物,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點滴進步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希望聽到別人的讚揚。幼兒的心是純潔的,更是敏感的,當他們在教育活動中聽到老師的表揚、肯定、受到鼓舞時,學習熱情、學習興趣也會隨之高漲。我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隨時對幼兒進行表揚、鼓勵,除了語言上的激勵外,還對參與遊戲獲得冠軍的幼兒發給小紅花給予表揚,對沒有獲勝的幼兒發給小紙鶴進行鼓勵。這樣,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幼兒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引起孩子英語興趣的建議

  興趣要激發,而且要不斷有新鮮內容。一個卡通動畫,孩子看上幾遍,便存在興趣遞減現象。這裡,不管是遊戲、歌曲和故事,還是內容、形式和寓意,都要老師動腦筋,進行推陳出新,這樣,才能不斷引導孩子,繼續英語的交流活動。而且,每個孩子的興趣點也是不一樣的,找到最能引起孩子興趣的興奮點,是每個老師的職責,因為當老師能做到投其所好時,便可以順利走入孩子的內心深處,與孩子同樂,當孩子興奮時,他的視聽感官的採集效率是很高的,在潛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吸收。

  讓孩子得到無比的成就感。興趣是一方面,如果快樂只侷限於興趣,那麼孩子的幸福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的東西,所以,《英華蘭魔法英語》一個重要任務,是讓孩子在快樂中更能體會到因為能力的提升而產生的成就感。當孩子的運用能力和表現慾望與日俱增時,我們的《英華蘭魔法英語》及時給孩子展現的空間,來釋放他們噴薄的展現衝動。當孩子在自我展現時,適時的掌聲和喝彩,會讓孩子得到最大的快感。這種快感會使孩子靈魂深處誕生成功的喜悅,使他可以用更為積極的態度去提升自己。這時候,孩子周邊存在的影響力量顯得格外重要。父母在此時,能夠做好配合和成全工作,將使孩子的成長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那麼,父母怎麼來進行配合和成全?這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當孩子在家裡開口講英語時,父母的態度很關鍵。這時候,請父母用讚許的眼神看孩子,給孩子翹大拇指,或者直接用英語跟孩子作交流,所以父母要掌握最簡單的幾個詞,給孩子一個及時的迴應:Very good! Great! Magnificent! Brilliant! Wonderful! OK!

  父母此時可以轉換角色,此時做一個學生,讓孩子來做Spoken English老師,教自己學習日常生活中要用的英語。當孩子認真教父母英語時,父母一定要做一個謙虛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生,真正來學到一些簡單英語對話。從家庭到戶外,可以把購物、逛街、旅遊以及走親串友全部納入英語應用的範疇之中。這樣可以One stone two birds,一箭雙鵰:一、能夠更好地配合孩子;二、給孩子極大的成就感,滿足他的做小老師的慾望。這是一種全新構想,事實上,是把英語課堂延伸入孩子的生活,從而建立家庭、學校與社會三位一體的全息場境,讓孩子成為這個場境的穿針引線人。筆者所倡導的輝煌明天教育,正在積極推動整個教學體系改革,使這一構想變成可操作方案。

  孩子學英語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用錯誤的方式磨耳朵

  磨耳朵是英語啟蒙裡非常重要的階段,指的是英語語音輸入積累, 兒歌、童謠、動畫片、繪本音訊等都屬於磨耳朵的素材。很多家長看到別家的孩子從磨耳朵開始學習英語,自己也開始效仿,但這個方法不見得對所有的孩子都有效果。因為“磨耳朵” 是有它的適用年齡的: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可以隨便磨,效果也好;到了3-6歲,則需要視孩子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孩子的中文能力越強,對其它語言的音訊接受度就越低;6歲以上完全沒學過英語的孩子就很有可能不吃這一套了,會更傾向於要求聽中文音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完全聽不懂的語言就跟聽到噪音沒太大區別。就像聽西班牙語廣播並不會讓我們學會西班牙語一樣,因為對我們來說都是無效輸入。

  所以,當中文成為孩子的強勢語言之後,磨耳朵必須要求“可理解的輸入”,一味播放孩子聽不懂的內容只會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是,不正確的操作方法還會導致孩子失去學英語的興趣,得不償失。

  誤區二:用家長的眼光判斷難易

  有些家長習慣於用自己的感覺去判斷孩子學習的難易,也是不太合適的。我們以前接觸英語較晚,而現在很多孩子從學齡前就開始學習英語,所以,我們所認為的難易其實並不適用於現在的孩子。例如表示動物的單詞中,我們可能覺得dog、cat、panda很簡單,而iguana***鬣蜥***、tarantula ***一種有毒的蜘蛛*** 很難,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並無難易之分,它們都是指代一種動物。尤其在聽說方面,孩子更敏感單詞本身的意義和類別。

  另外,即使是在國內英語學得很好的家長,也未必能掌握母語國家小朋友的常用單詞。我們在美國的小區有對好友,都是當年拿著高分GRE全獎學金到這邊上研究生的學霸,前不久聚會時他們感慨,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每週拿回去的單詞表,經常都有一兩個不認識啊。不信你也來看看***美國小學二年級第一週的單詞表***:

  我們的母語不是英語,還真不能對自己的判斷太自信了。孩子什麼階段該學什麼,什麼算難什麼算簡單,還是得參考權威的書籍,最好能請教專業老師。

  誤區三:拒絕“死記硬背”

  曾經有朋友問我孩子學英語需不需要背單詞、拼寫單詞,怎麼會不需要呢?我們當年學中文也要學認字、寫字的啊。朋友說這種背單詞、寫單詞感覺算“死記硬背”,和快樂教育相悖,怕破壞孩子的興趣,而且聽說美國孩子不用記單詞的啊。

  我想說,還真不要被所謂的西方“快樂教育”忽悠了啊,上面那張單詞作業表不是標註得明明白白嗎?孩子需要做1-5步,其中第5步就是拼寫單詞,如果寫錯了,那就得重新再從第一步開始,美國孩子也是得老老實實記單詞的。而且,這邊還流行一種叫Spelling Bee***拼寫小蜜蜂***的比賽,就是孩子們之間記單詞拼寫單詞的競賽。

  類似我們從前學中文時老師把一些相同部首偏旁的字整理在一起,英語單詞也是一樣的,比如上面的這張單詞表,好幾個都帶有“ram”,它們拼寫類似,讀音也類似,孩子們就更容易記憶。所以,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死記硬背”都是英語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只是要避免枯燥無規律的方式而已。

  誤區四:經常盤問孩子“學了什麼,這個怎麼說”

  孩子上了一段時間的英語課之後,有些家長會經常問孩子:“寶貝,今天都學了什麼啊?” 或者問:“寶貝,香蕉用英語該怎麼說呀?” 有時,家長會發現孩子不願意回答或答不上來。之前我在國內的英語工作室上課時,曾經有位家長抱怨,“我問孩子‘紅色’用英語怎麼講,他完全說不上來,都學了那麼久怎麼什麼都不會呢!”我聽了之後拿了一盒水彩筆問孩子:“Tommy,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the red one? ” 孩子毫不猶豫地把紅色的水彩筆遞給我,然後我又拿出一支藍色的再問孩子:“What color is it?” 孩子很熟練地回答“Blue.” 這說明什麼呢?孩子不願意回答或答不上來,很有可能是因為家長的問法不對,因為孩子習慣在特定的語言情境中學習語言的話,突然的轉換會讓他們不適應。

  不同孩子對這種有點類似於”考試”的問題反應會不太一樣,有些孩子喜歡這樣的一問一答,答對了很有成就感;可有些會有點兒反感,甚至有些尷尬或者不舒服,因為明明知道你是在考他,而不是一個正常平等的對話;還有些可能因為沒有對話情境,他會一下子反應不過來。

  所以,家長偶爾的詢問是可以的,但不要經常這樣問,更不要因為孩子答不上來就否定他們的學習,這樣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誤區五:只學了英語

  任何語言說到底其實只是一種溝通工具,家長讓孩子學好英語,歸根到底是想讓孩子通過這個工具更好地理解世界。很多剛來美國的人可能都有類似體驗,自我感覺英語還不錯,但和當地人交流起來仍然不夠順暢,常常每個單詞都聽清楚了,但不知道整個句子是什麼意思,或者儘管明白句子的字面意思,還是不理解笑點在哪兒。曾經聽過一個笑話,一位中國留學生第一次在美國高中上課,旁邊的美國同學對他說“Hey, What’s up?”***就是打招呼,相當於“Hello”, 或者我們中國人問“吃了沒?” 的意思***, 小留學生很疑惑地抬頭看,上面什麼都沒有啊,然後回答對方“Nothing is up.” 搞得那位美國同學愣了半天都沒反應過來。

1.幼兒學習英語興趣的重要性

2.少兒英語學習的5答誤區及應對方法

3.少兒英語興趣班選擇五大誤區

4.兒童學習英語興趣的重要性

5.如何培養少兒學習英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