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任的生平簡介

  趙元任是一位在語言上很有天賦的人,在音樂上也同樣有才能,他在語言和音樂上都有創作出作品,在中國現代史上是著名的人物之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趙元任的原籍在江蘇武進,也就是我們現在統稱的常州。但是趙元任的出生地並不是在江蘇,在1892年時他在天津出生,是個漢族人。趙元任的故事其實蠻豐富的,1900年時,趙元任搬回到老家江蘇常州,而後在家塾二中上學,是十四歲的時候到溪山小學學習,因為成績優異,在1907年成功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學堂預科,1910年正當清廷遊美學務處在北京招考,趙元任以第二名的還成績被錄取了,隨後進入康奈爾大學,在大學期間主要學習了數學、音樂和物理方面的知識;四年之後,趙元任獲得理學士學位,並與1915年進入哈佛大學,繼續學習音樂和主攻哲學。

  1918年,趙元任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於1919年在康乃爾大學物理系任教,1920年又在清華大學的物理、心理學和數學課程任教,後來英國哲學家羅素來中國講學,趙元任便擔任了他的翻譯。1921年6月1日,趙元任與楊步偉結婚,後來兩人便一起回到了美國,趙元任就在哈佛大學任教,在此期間他還研究了語言學,四年後,趙元任回到清華大學任教,後來成為著名的四大導師之一。作為研究院中的一位語言研究員,趙元任調查了大量的語言和音樂方面的內容,之後他又在夏威夷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過教,還去過臺灣大學講學。

  1973年趙元任夫婦回國探親,周恩來還親切接見過他們,隨後還與趙元任談到《通字方案》。1981年,趙元任的妻子去世之後,他再次回國探親,受到了鄧小平同志的親自接見,獲得了名譽教授的稱號。最後在1982年逝世於美國,享年90歲。

  趙元任的音樂故事

  上世紀20年代,趙元任為商務印書館灌製留聲片,以推廣“國語”***即普通話***。有一則軼聞,難斷真假,但頗可見趙氏當年的風光。趙元任夫婦到香港,上街購物時偏用國語。港人慣用英語和廣東話,通曉國語的不多。他們碰上的一個店員,國語就很糟糕,無論趙元任怎麼說他都弄不明白。趙無奈。誰知臨出門,這位老兄卻奉送他一句:“我建議先生買一套國語留聲片聽聽,你的國語實在太差勁了。”

  趙元任問:“那你說,誰的國語留聲片最好?”

  “自然是趙元任的最好了。”

  趙夫人指著先生笑曰:“他就是趙元任。”店員憤憤:“別開玩笑了!他的國語講得這麼差,怎麼可能是趙元任?”

  趙元任在國內發表的音樂論文有:《新詩歌集·序》《“中國派”和聲的幾個小試驗》、《歌詞中的國音》《介紹樂藝的樂》、《黃自的音樂》等。這些文章闡述了他的創作經驗和對建立中國民族新音樂的看法,其中不乏獨到見解,不僅對當時音樂界有重要影響,至今仍有參考價值。此外,他在國內還親自演唱錄製過唱片《教我如何不想他》與《揚子江上撐船歌》等。

  趙元任的音樂造詣

  趙元任出身於書香世家。母親擅崑曲,父親擅奏笛,可謂夫唱婦隨。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音樂薰陶,在音樂上也有天賦,在南京上中學時開始學鋼琴,到了大學時代,無論主修那一門功課,他總要進修“和聲學”、“對位學”、“作曲”、“聲學”等課程。他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歌詠團,並擔當過歌詠隊指揮。從1922年至1948年,他曾先後創作了歌曲、鋼琴曲100餘首。

  在“五四”愛國主義、民主主義思潮影響下,趙元任熱情洋溢地創作了一些富有時代精神的音樂作品。如《嗚呼三月一十八》、《我們不買日本貨》等具有強烈民主和愛國思想的歌曲。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趙元任歌曲集》中,歌詞是由許多現代知名作家或詩人劉大白、劉半農、徐志摩、施誼以及趙元任自己創作的。在《賣布謠》、《勞動歌》兩首歌裡,他對當代中國工人階級和善良質樸的小生產者的悲慘境地寄予無限同情。即使他所作的抒情歌曲,如《秋種》、《聽語》、《海韻》,也揭示了人民追求個性解放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1936年,他在“百代”公司灌錄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唱片,近半個世紀以來一直膾炙人口。

  1981年當他最後訪問北京期間,多次被邀請唱這首歌。一次在音樂學院唱完這首歌后,人們向他提問:這是不是一首愛情歌曲?其中的“他”究竟是誰?趙老回答說:“‘他’字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也可以是指男女之外的其它事物。這個詞代表一切心愛的他、她、它。”他說這首歌詞是當年劉半農先生在英國倫敦寫的,“蘊含著他思念祖國和懷舊之情。”

  趙老當時還向大家講了一段有關這首歌曲的趣聞。他說,當時這首歌在社會上很流行,有個年輕朋友很想一睹歌詞作者的風采,問劉半農到底是個啥模樣?一天剛好劉到趙家小坐喝茶,而這位青年亦在座。趙元任夫婦即向年輕人介紹說:“這位就是《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詞作者。”年輕人大出意外,脫口而出說:“原來他是個老頭啊!”大家大笑不止,劉半農回家後,曾寫了一首打油詩:“教我如何不想他,請進門來喝杯茶,原來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趙元任創作的家庭音樂作品,有些是為女兒寫的,也教她們唱。連上郵局寄信的當兒,也不放過,讓女兒坐在長凳上學唱。他很會利用時間,把許多歌曲寫在小五線譜本子上,隨身攜帶,一有靈感就寫。他的大女兒趙如蘭說:“他的許多音樂作品,都是在刮鬍子的時候創作的。”

  趙元任從20年代到30年初所作歌曲的歌詞,大部分系劉半農所作。當1933年劉半農因病逝世時,趙老曾深情地寫一輓聯:“十載奏雙簧,無詞今後難成曲;數人弱一個,教我如何不想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