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殊詩詞風格特點是什麼

  蘇曼殊是近代著名詩人,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詞,並且精通許多語言,可以說是多才多藝的學者。那蘇曼殊詩詞特點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蘇曼殊詩詞特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蘇曼殊詩詞特點

  蘇曼殊在詩歌、小說方面都有著很大的成就,後來將他的作品編成了《曼殊全集》。蘇曼殊曾經在許多報刊上發表過文章,他的詩風別樹一幟,在當時的影響很大。下面來欣賞蘇曼殊詩詞中的其中一首叫做《七絕·本事詩》的作品。

  蘇曼殊詩詞都有他自己獨有的風格,所寫都是自己的感同身受,都是言有盡但是意無窮的境界。這首詩的意思其實比較好解,整首詩歌主要包含著兩層意思,前面兩句主要是寫自己的思鄉的情感,而後面兩句則是寫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將思鄉的情感與飄零之感相互聯絡起來,渾然交織,讓人更多了一份情緒。

  詩歌的第一句寫了三種意象,分別為春雨、樓頭和尺八簫。這三件東西簡單的羅列出來,讓人有更多的遐想空間。這三種意象又有其他的含義,春雨加上簫聲,更讓人顯得特別惆悵。第二句詩人便說起了思鄉的情感。當時的作者人在日本,尺八蕭是日本的蕭,蕭就跟中國的笛一樣,都是鄉愁的催生劑。

  第三句和第四句,則是表達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芒鞋破缽點名了作者的身份,穿著一雙草鞋,拿著一個破缽,究竟走過了多少座橋已經記不清了。這兩句很好的渲染了作者身世的淒涼。用櫻花作為背景,更能襯托出作者淒涼的身世。

  情僧蘇曼殊資料生平

  蘇曼殊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感經歷而創作了許多讓人慷慨萬千的愛情小說。這些作品都是用愛情為主要題材,在作品中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受到了社會種種阻礙,小說的結尾很多都是以悲劇來結尾,充滿著濃重的感情色彩。他以悲劇的形式來創作小說,這跟他的個人經歷是分不開的,因此他也被稱為情僧蘇曼殊。

  蘇曼殊的生母是日本人,是他父親第四個妻子的妹妹。蘇家在廣州也算是一個巨族,常年在日本橫濱做經商。他的母親在生下他的三個月之後就離開了,他的父親將他帶回了國,讓他的第四個妻子代為撫養。但是卻遭到了很多人的厭惡,於是返回了日本。這一年,父親經商虧本,蘇曼殊又回到了廣州。

  在他十五歲的那年,蘇曼殊跟隨表兄來到了日本橫濱留學,在那裡遇到了日本姑娘菊子,對她產生了好感。但是,他們的戀情卻受到了家長的反對,蘇曼殊的家人知道後,怒斥了蘇曼殊,還對菊子父母進行問罪,菊子父親痛打了菊子,菊子在夜裡選擇了投河自盡。面對這樣的悲劇,蘇曼殊感覺到心灰意冷,回到廣州後,便出了家。

  情僧蘇曼殊面對這樣的悲慘現狀感到十分痛苦,曾經對著江水大哭。後來,他以自己和菊子的戀情為題材創作了一本名作《斷鴻零雁記》的小說,感嘆命運的不公,以及生死之隔的痛苦,引得許多男女紛紛落淚。

  情僧蘇曼殊的墓

  年輕時期的蘇曼殊才華橫溢,他發表了大量的小說、詩歌、散文等作品,精通許多語言,同時還翻譯過許多外國著名作家的詩篇。同時,他還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畫家。如此才華橫溢的大家卻在三十五歲就去世了,他的去世令人感到噓唏。蘇曼殊墓現在位於杭州西湖的孤山北麓,是他逝世六年後,他的朋友們一同幫他營葬的。

  蘇曼殊生前曾經多次稱讚過西湖之美,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多次來到杭州,居住在白雲庵和鳳林寺的陶社,西湖給了他很多的靈感,興趣所到之處,他會隨性作畫。蘇曼殊生前對西湖有著獨特的情感,他也曾經向好友表達過自己的心跡,如今蘇曼殊墓葬於此地,也算是了卻了他的心願。

  蘇曼殊歸葬在西湖,那是他逝世六年之後的事情了。他生前好友陳去病寫了絕句寄給孫中山,建議為蘇曼殊進行營葬。孫中山在日本的時候與蘇曼殊有過密切交往,看到詩句之後非常感動,於是決定讓政府出面來安葬蘇曼殊。這一年,南社的同仁將蘇曼殊的靈柩運回了杭州,安葬在了孤山北麓靠近西湖的地方。

  蘇曼殊墓區依次有墓丘、紀念塔等建築,紀念塔的塔高約為2.5米,在上面用楷書刻著“曼殊大師之塔”這六個大字,塔的側身是陳巢南為蘇曼殊所寫的事蹟。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蘇曼殊墓塔以及其他的墳墓全部被銷燬,之後又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直到九十年代的中期,有關部分在孤山某處豎立了碑石以此來讓人們對蘇曼殊進行追思,但是此地的位置跟原來的位置有明顯的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