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美紐斯的簡介

  揚·阿姆斯·誇美紐斯是17世紀捷克教育家,是人類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一生致力於民族獨立、消除以及教育改革事業,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誇美紐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 17世紀捷克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教育家,1592年3月28日出生於尼夫尼茨城的一位磨房主家庭。其父是"捷克兄弟會"受人尊敬的會員。他12歲時失去雙親成為孤兒,被寄養在親戚家中。1613年,誇美紐斯進了德國海德堡大學,第二年因病中途輟學,後到外地療養,完成了學業。1614年,誇美紐斯回到捷克擔任普雷拉烏拉丁語學校的校長,熱誠地獻身於教育事業,專心研究教學改革問題。在此期間,他編寫了教學法指南書《簡易語法規律》。1616年他被選為"兄弟會"牧師,兩年後任"兄弟會"學校校長。

  1618年,三十年戰爭***1618-1648***爆發。1620年,捷克軍隊戰敗,捷克兄弟會受到殘酷迫害,誇美紐斯和一幫兄弟會會員輾轉流離於深山密林之中,喪失了所有的藏書和手稿。不久,又在流行的瘟疫中失去妻兒,境遇十分悽慘。1628年他被迫遷居波蘭的黎撒。此後,誇美紐斯飄泊國外,始終未能返回祖國。

  從1628年到1641年,誇美紐斯一直住在波蘭的黎撒。在此期間,他主辦了各種型別的學校,並撰寫了許多教育著作。如《母親學校》***1628年***,《語文入門》1631年,《大教學論》***1632***,這些著作使誇美紐斯獲得了極大的聲譽。1641年,誇美紐斯應邀到倫敦,後轉赴瑞典,幾年後,又應邀去匈牙利,宣傳其泛智教育,開辦了泛智學校,並寫下了《論天賦才能的培養》、《泛智學校》、《組織良好的學校的準則》等多篇教育論文。他的泛智學校計劃開辦七個年級,可惜只辦了前三個年級,計劃未能全部實現。誇美紐斯在匈牙利期間,還撰寫了《世界圖解》,該書是百科全書式的兒童啟蒙教育的教材,用新潁的方式編成圖文並茂,附有拉丁文和捷克文的對照說明,被譯為歐州各國文字,流行甚廣。1650年誇美紐斯被推舉為捷克兄弟會的主教。1654年,他重返黎撒。1656年黎撒城毀於波蘭和瑞典的戰爭,誇美紐斯移居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直至逝世。

  誇美紐斯生活的時代正值西歐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的轉型時期。在文化、思想領域,人權與神權、理性與信仰、現實與來世、科學與迷信、民主與專制之間發生了激烈碰撞。誇美紐斯具有強烈的民主主義、愛國主義、人文主義及唯物主義感覺論思想。他肩負歷史重任,力圖打破舊傳統的閘門,讓適應新時代的新教育思潮洶湧奔流。但他並未能完全擺脫宗教神學的束縛,常常採用舊瓶裝新酒的形式發表其教育觀點。

  誇美紐斯的教育原則

  1.自然適應性原則

  這一原則貫穿於誇美紐斯的整個教學思想之中,尤其是教學方法之中。《大教學論》第十四章就講道:“教學的恰切秩序應該從自然去借來,不能受到任何的障礙”。其基本含意是:自然界存在著一種起支配作用的普遍法則,即“秩序”或“規律”。這些秩序或規律,無論在動、植物以及人的活動中都發揮著作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須服從於自然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法則。以培養人為主要任務的教育工作,也必須遵循自然法則,才會合理可靠,併發揮出應有的效力。他舉例說,樹木在春天發芽長葉,鳥兒在春天孵化小鳥;所以人類應在人的童年期開始施教,而一天則應在早晨學習為好。

  中世紀教育圖

  誇美紐斯確信,人生具有渴求知識的美德和不可遏止的一些意向。他認為教育應當研究人生的這些意向,積極地予以培養。自然適應性原則體現在教育上,則要依據人的自然本性,即兒童的天性和年齡特徵,按學生的能力順序進行教學。比如先感知後理解;先記憶後練習等。

  誇美紐斯依據其自然適應性原則,類比和論證了教育上的其他原則。他的論證順序是:***1***自然法則;***2***自然界中遵循自然法則的例項;***3***現實教育中違背自然的錯誤作法;***4***如何依照自然法則來改進教育工作。這種假物闡意、隨物引申的類比的論證方法可以使人觸類旁通,獲取新的認識。但運用不好,則有牽強附會之弊。

  2.直觀性原則

  在誇美紐斯的教學理論中,直觀性原則居於首要的地位。他認為直觀性的教學可以保證教學來得容易,迅速而徹底。他為教師們定下了一條教學上的“金科玉律”,即:“在可能的範圍以內,一切事物都應該儘量地放到感覺的跟前。一切看得見的東西都應該放到視覺的跟前,一切聽得見的東西都應該放到聽覺的跟前。氣味應該放到嗅官的跟前,嘗得出和觸得著的東西應當分別放到味官和觸官的跟前。假如一件東西能夠同時在幾種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應當和幾種感官接觸。”假如事物的本身不能得到,便可利用它們的代表物“範本或模型。”

  誇美紐斯直觀性原則的理論基礎是感覺論。他提出以下的理由:“第一,知識的開端永遠是從感官得來的。”第二,科學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其所賴於感官證明的證明者較之其他一切事項都要多。“第三,感官是記憶的可信託的僕役。所以假如這種感官的知覺方法能被普遍採用,它就可以使得知識一經獲得之後,永遠可以保住。”

  誇美紐斯最早給直觀性原則賦予理論的性質,並且大大地充實了和具體化了它的內容。但是由於他所處的時代和當時哲學發展水平的限制,使他對於直觀性原則作出了一些錯誤的論斷,如過高地估計直觀性原則在教學中的作用;對抽象思維和語言文字在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

  3.自覺性和積極性原則

  誇美紐斯認為學習的首要條件是自覺地學習,是對於學習的熱情和喜愛,是學習的不可抑制的慾望。因此他主張在教學過程中應首先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慾望激發起來。他認為,“孩子們求學的慾望,是由父母、由教師、由學校、由所教的科目、由教授的方法、由國家的權威激發出來的。

  怎樣才能激起學習的熱情和慾望呢?誇美紐斯對此也提出了一些積極性的建議。首先,他認為,只有當所學習的事物對於兒童將來是有用的,他提出“對於每門科目,都要提到它的實用問題,務使不學無用的東西。”,其次是對於所教授的事物的徹底解釋,他指望教師們,“對學生應學的科目應該徹底加以解釋,使他們懂得,如同懂得他們的五個指頭一樣。”再則是應該從事物的原因去教導,他指出,“知識不是別的,只是我們精通了一件事物的原因,與對它的熟悉而已。”

  誇美紐斯針對經院主義強制性教學的錯誤做法而提出教學中的自覺性、積極性原則,有著很重大的意義。但他沒有也不可能提供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自覺性與積極性的真正的途徑。

  4.系統性與循序漸進性原則

  誇美紐斯提出了教學的系統性和循序漸進性原則。他主張學生在學校中應該學習周全而有系統的知識,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應先從教學要有系統性的計劃做起,他指出,“一門功課的排列,應組成一個百科全書式的整體,其中一切部分全該來自一個共同的來源,各在各自正當的地位。”要有系統地組合織教材,他提出了“關於事物的知識應該放在關於它們的組合的知識之前;例證應比規則先出現”之類的基本原理。

  誇美紐斯還提出了一些關於教學循序漸進的規則如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後教的以先教的為基礎等的規則。他指出,“假如能讓新的語文的學習逐漸進行***因為這是最容易的***,然後再學寫作***因為這裡還有思索的時間***,最後才學說話***這一點最困難,因為說話的步驟是很迅速的***。他指出,“假如教材的排列能使學生先知道最靠近他們的心眼的事物,然後去知道不大靠近的,再後去知道相隔較遠的,最後才去知道隔得很遠的。他又指出,“一切功課的排列都要使後學的功課能夠依靠先學的功課,要使一切先學的功課能夠靠後學的功課固定在心裡。”

  5.鞏固性原則

  誇美紐斯提出了鞏固性教學原則,就是要求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習的教材。他也為實行這個原則擬定了一些規則;首先要把學習的基礎打好。他指出,“一切先學的功課都應該成為一切後學功課的基礎,這種基礎是絕對必需徹底地打定的。”“科目的概念應當徹底印入學生的腦際。在這種步驟沒有小心地做到以前,關於藝術或語文的更詳細的解釋就不應當嘗試。”其次,要記住已領悟的教材。他說,每種科目既被悟性徹底領悟之後,就應該記住。他並且提出幫助記憶的方法,他指出,“所教的一切事項都應得到良好理由的支援,以免輕易產生疑問,或者容易忘記。這種理由確是把一件東西鞏固在記憶裡面,使它不致忘卻的釘子、鉤子和夾子。”***還有,他認為練習是鞏固性教學所必不可缺的因素。他指出,“所教的科目,若不常有適當的反覆與練習,教育便不能夠達到徹底的境地。”他因而提出教師應使學生經常做到以下三個方面:“①為自己尋找並且獲得心智的糧食;②吸收,並且消化他所找到的;③分配他所消化了的給別人去分享。”這三個方面也就是在一對著名的拉丁偶句裡面所提示的:“去發現問題,去記住答案,去把自己所記住的教給別人,這三種東西就可以使得學生勝過他的先生。”這裡第三個方面據他的說明也就是讓學生一個一個地按照教師所講的,“按照原來的次序,把剛才所說的重述一遍***好象是其餘的人的老師一樣***,他的解釋要用同樣的字眼,要舉同樣的例證,如果他錯了就要給他改正。”“一直到看得出人人都已明白了那堂功課,都能解釋為止。”

  6.量力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則

  誇美紐斯正確地提出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及其能力來進行。教學的科目及其內容的排列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及其理解。他指出:“一切應學的科目都應加以排列,使其適合學生的年齡,凡是超過了他們的理解的東西,就不要給他們去學習。”***31***其次,在教學中應該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而不使他們負擔過重。他建議:***1***“班級授課儘量加以縮減,即是減到四小時,……自修的時間也相等”。***2***儘量少要學生去記憶,這就是說,只記最重要的事項,對於其的,他們只須領會大意就夠了。***3***一切事情的安排全都適合學生的能力。這種能力自然會和學習與年齡同時增長的。”

  誇美紐斯要求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能力的同時,還要求教學要適應各個學生的心理、學習的品質和能力。他指出:“知識若是不合於這個或那個學生的心理,它就是不合適的。因為人們的心理的分別和各種植物、樹木或動物的分別是一樣巨大的;這個須得這樣去對付,那個又必得那樣去對付,同一個方法是不能夠同樣地施用於一切人們的。”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基本原理是應該肯定的。

  誇美紐斯的道德教育

  誇美紐斯認為完全盡職的學校應該是“一個真正鍛鍊人的地方”,為了這個目的,學校的任務不單是去教導科學,還應該是教導道德,但是當時學校對於道德品質的培養並不重視,“所以在大多數情形之下,學校培養出來的,不是順從的羔羊,而是凶狠的野驢和倔強的騾子,學校裡培養不出合乎德行的品性,培養出的只是一種虛偽的道德裝潢,一種令人生厭的、外來的文化表面,和一些專務世俗虛榮的手腳與眼光。那些在語文與藝術上已受到這種陶冶的人們,他們又有幾個知道自己應該成為世上其餘的人們實行節制、仁愛、謙遜、慈悲、嚴肅、忍耐與剋制的榜樣呢!”他認為學校裡面除了科學和藝術的教導外,還有更為重要的工作,就是道德教育,他認為這是學校裡的一種“真正的工作”。學校應該把一切德行都在青年身上培植起來,“因為在道德上面,沒有一件事情是能夠省略而不留下一道罅隙的。”

  誇美紐斯主張“主要的德行應當首先培植;這種德行是持重、節制、堅忍與正直。”他扼要地敘述了這四種主要德行的內容及其意義:***1***持重。就是“對於事實和問題的健全的判斷”,他認為這“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他又說:“健全的判斷應該在幼年去練習,這樣,它到成年時代就可以發展起來了。一個孩子應當追求正當的事情,避免無價值的事情,因為這樣一來,正確判斷的習慣就可以變成他的第二天性。”***2***節制。這是一種在各種生活行為方面不過度的品質,即在飲食、睡眠、工作、遊戲、談話等方面,“在整個受教的期間以內,實行節制。”他認為在這些行為上面應遵守一條“金科玉律”,就是一切不可過度。***3***堅忍。是要求孩子們習於用自己的理智去作一切事情,“因為人類是一種理性的動物,所以應當聽從理智的領導,在動作之先應當仔細想想每種作為應該怎樣去作,使他自己真能成為自己行為的主宰。”***4***正直。是對於別人抱著公正無私的態度,是不傷害別人,它是和自私自利、虛偽與欺騙相對立的。他指出,“我們應當用心把人生的真正目標灌輸給青年,要使他們受到教導,知道我們生來不是單為我們自己的,而是為了……我們的鄰人,是為了人類。”

  誇美紐斯提出的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實行、榜樣、教訓與規則、避免不良社交和懲罰。他關於這些方法作了以下簡括的闡述:

  ***1***實行。他認為“德行是由常作正當的事情學來的”。因為“我們是從學習知道我們應當學習什麼,從行動知道我們應當怎樣去行動的。孩子們容易從行走學會行走,從談話學會談話,從書寫學會書寫;同樣,他們可以從服從學會服從,從節制學會節制,從說真話學會真實,從有恆學會有恆”。

  ***2***榜樣。他主張“父母、褓姆、導師和同學的整飭的生活的榜樣應當不斷地放到兒童的跟前。”因為孩子們善於模仿,所以易於接受榜樣的影響。他所謂的榜樣包括書本上取來的榜樣和事實上活的榜樣兩種,他則認為“事實上活的榜樣更為重要,因為它們所產生的印象更加強烈。”

  ***3***訓條與規則。他認為訓條與規則是模仿的“補充與強化”,在培養孩子們的道德行為時,應當有道德訓條與規則的教導,使他們從道德理論上了解道德行為的意義。為此有必要向他們解釋一些道德訓條與規則如:“我們為什麼要反對嫉妒?”我們應當怎樣節制快樂?”忿怒應當怎樣控制?”“非法的愛戀應當怎樣驅除?”等等。***4***避免不良的社交。他認為“青年人應當小心地防備一切腐敗的根源,如不良的社交,不良的談話,沒有價值的書籍之類。”***36******5***懲罰。懲罰的適當運用。這在道德教育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方法。懲罰之所以需要,就是使“犯了過錯的人應當受到懲罰。但是他們之所以應受懲罰,並非因為他們犯了過錯,而是為了要使他們日後不去再犯。”在施行懲罰的時候,教育者應該確知懲罰的目的和方法,不應盲目施用。他說:“教育青年的人最好能夠使其知道它的目標,它的題材,和它的可以採用的各種方式,然後就可以知道有系統的嚴酷是為什麼要施用,什麼時候應當施用和怎樣一個用法了。”在施用懲罰時,應當免去一切感情用事,應使受罰者感到你是公正的。他指出,“紀律應當免除人身的因素,如同忿怒或憎惡之類,應當以坦白的態度,持以誠懇的目的,使學生也能知道為的是他們的好處。”

  誇美紐斯在道德教育上沒有脫離宗教道德的規範,他還保留著宗教的道德觀。在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上,他所作的研究遠不如他在教學理論上的深邃而豐富,但他也提出了一些較有價值的見解,如在培養主要德行方面注意到培養節制、堅忍的德行,在方法方面重視實行和榜樣,這些思想都是比較具有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