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弘曆是漢族還是滿族

  乾隆帝名為愛新覺羅·弘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那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乾隆皇帝弘曆是漢人嗎

  愛新覺羅·弘曆於二十五歲登基,登基後帶來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也為後人留下了眾多口口相傳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不乏對乾隆帝身世的猜測與爭議。

  正史記載,乾隆帝的父親是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即雍

  正帝。母親是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父親母親都是滿族人,乾隆帝當然也是地地道道的滿族人。但坊間也有傳言愛新覺羅·弘曆其實是個漢人,其中“海寧陳家”一說流傳最廣。

  “海寧陳家”的傳說起源於金庸先生的第一本小說《書劍恩仇錄》。小說中提到,乾隆帝的父母實際上是浙江海寧縣人士,父親姓陳,這位陳世倌在朝中任命要職。當時,鈕祜祿氏與陳世倌的老婆同時生下一名嬰兒。鈕祜祿氏生了一個女兒,陳氏老婆生了一個男孩。雍正帝子嗣較少,鈕祜祿氏便趁機將兩個孩子掉包,將男孩據為己有。

  還有一種說法是乾隆帝的父親是雍正無異。但其母親到底是否是鈕祜祿氏還有待考證。史載,乾隆的母親是熹妃鈕祜祿氏。但雍正年間的宗人府檔案則記載,熹妃姓錢。眾人便猜測,熹妃實際上是漢人,雍正帝為了擁護乾坤帝登基,便把其生母的姓氏改為鈕祜祿氏,從而抬高他的身份。

  乾隆乾隆的老師

  弘曆兒時的老師名朱軾,字若瞻,又字伯蘇,號可亭,諡文端,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鎮艮下朱家村人。朱軾為清朝名臣,官至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

  史載,朱軾在給弘曆做老師期間,對弘曆非常的嚴厲,弘曆犯了個小小的錯誤,朱軾都會嚴加教育。這也惹的乾隆非常不高興,對朱軾說:“你教我,我是皇子,你不教我,我還是皇子。那你又何必對我如此嚴苛”聽罷,朱軾說:“把你教育好了,將來或許多了一個像堯舜一樣賢能的帝王,假如疏於管教,將來你也可能是又一個夏桀、商紂。”聽完老師的話,弘曆覺得言之有理,開始認真的溫習功課。

  朱軾不僅在對弘曆的教育上十分負責,他還是治國稱雄的傑出人才。在振一代文風、嚴格科舉制度、興辦各類書院、選拔優秀人才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他辦理政事十分勤勉,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親自辦、親自過問。因為他自奉廉潔,以身作則,把境內治理得井井有條,得國家重用。

  朱軾雖貴為帝師,卻非常的節儉。乾隆做了皇帝之後,親自去高安拜見朱軾以表示對老師的感謝,朱軾設“四盤二碗”來款待乾隆,即臘肉、肉皮、粉絲、閩筍四盤,肉圓子或薯粉圓子二碗。朱軾死後,乾隆帝御賜“帝師元老”歸葬故里。

  乾隆弘曆的兄弟

  雍正一生共育有十子,但是活到成年後的皇子們只有四位,分別是弘時、弘曆、弘晝和弘瞻。

  弘時是雍正的第三個兒子,即為弘曆的哥哥,弘時生於1704年,母親是齊妃。根據記載,弘時狂放不羈,因為行為和處事險釀大錯。雍正得知後,將他的宗籍進行了剝奪,後來,弘時於1727年去世,享年二十四歲。

  弘晝是雍正皇帝的第5個兒子,是乾隆皇帝弘曆的弟弟。在弘晝21歲時,雍正將其封為和親王,足以證明弘晝深得雍正的喜愛。

  雍正去世後,弘晝的哥哥弘曆登基,即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對弘晝格外重用,先後任命他為正白旗和鑲黃旗都統,並且令他處理雍和宮事務,幫助乾隆皇帝處理政事,為大清王朝的發展建言獻策。弘晝喜好大辦喪事,並對祭品有獨一無二的鐘愛,在家大辦喪宴,喜歡聽喪樂、時常將棺材放於正堂之上。讓喪樂儀仗隊敲鑼打鼓,讓家人和侍衛站立兩旁掩面哭泣,自己則坐於大堂之上,邊吃祭品,邊玩樂。而生活上的不良行徑,讓當時的百姓大呼其為“荒唐王爺。”

  弘瞻是弘曆最小的弟弟,生於1733年,弘曆成為皇帝時,弘瞻年幼,弘曆對於他很是喜愛。弘瞻長大後,乾隆委以重任。弘瞻藉以職位和身份之便,大量斂財,乾隆知道後,決定罷免弘瞻的職位,將他貶為貝勒。弘瞻被革職後,悶悶不樂,最終一病不起。於1765年去世,享年3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