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目的是什麼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指在政權和國家上層建築中完全使用儒家思想。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目的,希望能幫到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目的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目的有很多,對董仲舒個人而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理論是他升官發財的主要工具,也是他討得皇帝歡心的工具,而對於漢武帝來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正好迎合了他大一統發展的需要,所以漢武帝必須要採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維護自己的統治,所以綜合來講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目的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漢武帝為了維護自己的王權統治。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很重要的一個理論就是天賦神權,裡面認為皇帝的權力不是來自於人民,而是來自於上天,皇帝是上天指定的代言人,所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理論方面為皇帝繼位提供了正統的保證,也提供了法律依據,它有利於皇權的穩固,也有利於統治基礎的打牢,所以漢武帝為了實現自己大一統的目的,也為了實現富國強兵的夢想,採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理論。

  對於董仲舒來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他升官發財的一個工具,因為董仲舒非常瞭解漢武帝,認為漢武帝在如今的大一統形勢下,必須要採用一個不同於黃老之學的積極學說,由此董仲舒推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樣的理論來迎合皇帝的心理需要。所以總的來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目的其實非常複雜,對於很多儒家學派的人來說,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可以讓他們升官發財,也可以讓他們的學說成為當時的顯學,所以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實施這種理論的目的是不同的。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間

  漢武帝獨尊儒術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所以漢武帝獨尊儒術時間也成為後來歷史學家考證的熱點話題,根據史記的記載,漢武帝獨尊儒術是於元光元年提出的,當時這個獨尊儒術理論的提出者是董仲舒,他是漢武帝的心腹,他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觀點,後來被漢武帝很快採納。

  關於漢武帝獨尊儒術時間這個話題,一直以來就有很多的議論,因為《史記》上的記載是,董仲舒在光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34年第一次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說法,從此漢武帝便開始了一系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措施,但是這些措施具體的實行時間沒有在史書上有明確的說明,所以漢武帝獨尊儒術時間只有一個大概的範圍而沒有明確的回答。

  後代的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漢武帝獨尊儒術時間就是發生於公元134年,在這一年中董仲舒第一次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且接連向漢武帝上了好幾道奏摺要求他進行一些有效措施,雖然實施措施的時間不明確,但是獨尊儒術的理論第一次被漢武帝聽到就是在公元134年,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漢武帝獨尊儒術時間就是公元134年,也就是元光元年。

  雖然漢武帝是在公元134年貫徹落實獨尊儒術的理論,但是之後歷史學界並沒有對漢武帝具體實施措施的時間給出明確的回答,所以只能夠猜測漢武帝獨尊儒術時間是在元光元年。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背景

  一直以來漢代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都是歷史學家一個難解的話題,現在很多人對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提出了質疑,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背景也成為後來人熱議的話題,其實歷史學家認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背景很複雜,其中包括來自漢武帝方面的因素,也包括當時漢代剛剛建國,社會經濟政治方面的客觀因素。

  在所有構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背景因素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當時漢武帝已經統治了漢朝很久,在他的經營下漢朝國力強盛,並且還曾遠征漠北,所以漢武帝野心膨脹起來,想通過思想專制來控制人民的思想,就有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理論的提出,董仲舒是根據孔子的學說和漢代之前的一些先秦學說結合起來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能幫助漢武帝完成大一統大業的只有儒家,第二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背景就是董仲舒,董仲舒本人是一位儒學大家,漢武帝上臺後,他成為漢武帝的心腹親信,他敏銳地感覺到,漢武帝想加強大一統的趨勢,並且對人民進行嚴密的思想控制,於是提出了要抑制其他學派的發展獨尊儒術的理論,後來事實證明董仲舒這個理論非常迎合漢武帝的歡心,這也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什麼發展這樣快的原因。

  其實在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理論之前,漢代前期一直都採用的黃老之學,黃老之學的精髓就是讓民眾休養生息,但是到了漢武帝上臺之後,這種黃老之學已經不適合漢代發展的需要,也不適合漢武帝自己的需要,所以迫於多種形式,漢武帝必須要換掉漢代的統治思想,由此才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