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民間服飾特點介紹

  秦朝一代,很多方面都經歷了改革,而在民間服飾方面,卻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改動。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秦朝民間服飾特點

  秦漢時代,在中國服色是一個重要階段,也就是將陰陽五行思想滲進服色思想中,秦朝國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規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應是沿襲戰國時代的習慣。

  男服服飾秦始皇規定的大禮服是上衣下裳同為黑色祭服並規定衣色以黑為最上。又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著綠袍一般庶人著白袍。女服服飾秦始皇喜歡宮中的嬪妃穿著漂亮的及以華麗為上。由於他減去禮學,對於嬪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個人喜好為主。不過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秦漢婦女禮服,仍承古儀,以深衣為尚。《後漢書》記:貴婦入廟助蠶之服“皆深衣制”,但衣襟繞襟層數在原有基礎上又有所增加,下襬部分肥大,腰身裹得很緊,衣襟角處縫一根綢帶系在腰或臀部。長沙馬王堆漢墓女主人在帛畫中的著裝形象是極為可靠的形象資料。

  秦漢婦女禮服,仍承古儀,以深衣為尚。深衣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繞襟的層數有所增加,下襬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

  秦代服制與戰國時無大差別,保持“褒衣大裙”風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 而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秦朝崇尚的顏色

  秦朝崇尚黑色

  看過電視劇《羋月傳》的人,或許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劇中除了秦宮裡的女人,無論是秦國的大王、大臣還是普通士兵都喜愛穿黑色的衣服。秦國人似乎有著濃厚的黑色情結。秦國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雜役奴僕全都穿著以黑色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們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連朝堂的裝修風格也有別於其他國家的金碧輝煌,而是以黑色為主色調。而秦人尚黑是有原因的。在東漢歷史學家編纂的《漢書·律曆志》中曾有這樣的記載“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早年秦文公外出打獵時,曾經捕獲過一條黑色的龍。而這正是五行之中水德的象徵。因此,秦國統治者認為自己是水德,崇尚水。而在五行中水德對應的標誌顏色是黑色。所以,從春秋戰國時的秦國開始一直到一統天下的秦帝國,就都崇尚黑色。所謂五行、五德學說是戰國時期齊國的陰陽家鄒衍提出的學術觀點。主要指金木水火土代表五種德性。這五德周而復始,迴圈運轉,用來解釋王朝的興衰更替。

  秦朝服飾的顏色偏好

  秦朝男女穿三重衣。他們穿著多層且包得嚴嚴實實的古代長袍,每一層都要露出領子來。秦朝崇尚黑色,如果象現代一樣時常開會,人們穿著黑鴉鴉的衣服會感覺到另類的嚴峻。據說秦國絕大多數人是軍人,軍裝也是當時的一大特色,從西安秦俑的軍裝上就可見一斑。總體來講,儘管秦朝是以黑色與軍裝為服飾的主色調,但讓人感覺秦代的衣飾還是比較單調的。秦國的後勤供給與其他諸侯國不同,是由國家供給的。秦國的軍旗是統一的,也是由國家供給的。秦國的軍旗為黑色。為什麼用黑色作為軍旗的顏色?第一是文化的原因,水德之君對應的就是黑色。第二,黑色的軍旗便於隱蔽,耐髒。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就把黑色定為秦朝的國色。

  秦朝人是實用主義,除了文化的原因還有當時社會經濟的原因。倉廩實才能知禮節,只有人民富足不再為穿暖衣服發愁了才會糾結於衣服的顏色好看與否。秦朝歷經了春秋戰國的戰火洗禮,根本就吃不飽也穿不暖,哪裡還會想要五顏六色的衣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