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咳藥方

  咳嗽從中醫角度看分兩種:寒咳和熱咳,患者表現為咳嗽痰稀,氣急咽癢,伴有頭痛、鼻塞、流清涕、怕冷、稍有發熱、無汗、肢體痠痛等。 寒咳: 白天不咳,晚上咳! 痰少,白色. 絕對不能吃川貝母!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寒咳中藥方,希望能幫到你。

  

  一般選購:

  1、通宣理肺口服液:口服,每日2-3次,成人每次20毫升。忌吃生冷油膩食物。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2、解肌寧嗽丸:口服,每日兩次,1歲每次服半丸;兩歲以上每次服1丸。適用小風寒咳嗽。忌吃生冷油膩食物。

  治療風寒咳嗽處方

  紫蘇5克、桔梗5克、麻黃茸5克、灸桑皮5克、杏仁5克、雲苓5克、天冬5克、貝母5克、灸前胡5克

  :蘿蔔蔥白湯

  材料:白蘿蔔1根、蔥白6根、生薑15克。

  做法:

  1.用水3碗先將白蘿蔔煮熟。

  2.再放入蔥白、生薑,煮成一碗湯即可食用。

  功效:化痰止咳、宣肺解表、治療風寒咳嗽等症狀。

  蘿蔔蔥白湯是一道適合風寒咳嗽患者食用的食療偏方。

  中醫師表示,白蘿蔔具有潤肺化痰、補腎益氣、利尿助消化等效用,但由於白蘿蔔本身性寒,所以一定要徹底煮熟、煮透;而蔥白性溫,有發汗解表、通陽宣竅的功效,「蘿蔔蔥白湯」可以說是具有發散風寒的食療偏方,但如果進入熱症症狀就不適合食用,建議可以改喝冬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