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有多少名弟子

  孔子,春秋時期人,以子為姓,氏為孔,那麼相傳孔子有多少弟子?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相傳孔子有多少弟子,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有多少弟子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原名孔丘,仲尼是他的字,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有弟子三千,比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就是說要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而在教育方面,孔子施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說根據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的思想對中國的發展乃至整個世界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的首位。

  孔子出身貴族,是商湯的後裔,商亡後,微子啟建立了宋國,死後傳位給弟弟微仲,其後世得孔姓。孔父叔梁紇六十六歲娶得顏氏之女顏徵在,彼時顏徵在還不滿二十歲,年齡相差有點大,這在當時於理不合,所以兩人住在尼山,後得孔子。

  孔子三歲時父親病逝,被父親的正妻趕出家門,孔子長大後深知努力學習的意義,志在學問,後踏入仕途。魯國內亂時,孔子逃到齊國,齊國大夫欲加害於他,後又逃回魯國,經過這麼多年磨練,已小有成就。與季氏出現矛盾後離開魯國,開始了周遊列國旅途,先後到過衛國、陳國、蔡國、葉國等國,均未得到重用。最終回到了魯國開創私塾,專心教學。

  公元前479年,孔子七十三歲時病逝,很多弟子為他守墓三年,只有子貢一人守了六年。

  孔子弟子子貢簡介

  子貢,複姓端木,名賜,春秋末期衛國人,孔子門生。他始終跟隨孔子學習,直到孔子去世。雖然他只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也有屬於自己的成就,甚至超過孔子。

  子貢為人善辯,有才幹,辦事通達。在老師孔子眼中他的優點,則是通達事理。但孔子覺得子貢不太安貧樂道,他有追求財富的慾望,並且他更有追求財富的才能。所以孔子把他比作“瑚璉”,以用來提醒子貢:修為尚未成功,學習仍須努力。

  正是因為子貢言語上的才能和追求財富的慾望,他不僅成為一個出色的外交家,也成了一個成功的商人。子貢這種世俗的成功,在當時人們的眼中比內涵深沉的孔子要強。原因也正在於他政治上外交的成功與成功商人讓他備受讚揚,這也是子貢的主要成就。但事實也確實如此,在這些方面,子貢的才能絕對超過自己的老師。

  對於自己的老師,他算得上是忠孝。他不是老師最喜歡的弟子,甚至常被孔子罵,但是從來沒有不敬。

  子貢是孔子晚年的依靠,給予老師各方面的照顧。可以說,對於當時喪子喪妻的孔子來說,子貢成為老師的唯一安慰,作為老師最親的人陪伴與照顧老師。孔子去世後,他為老師守喪六年,之後回到衛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而在此之前因為老師是魯國人,他便跟隨著老師,做了魯國的專職外交家,為魯國免去了不少戰爭。

  孔子最喜歡的弟子為什麼是顏回

  顏回是孔子的學生,是七十二賢之首,孔子對於顏回的評價非常的高,這在其三千弟子中是唯一的,可以說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是最喜歡顏回的,孔子將這種喜歡溢於言表,絲毫不加以掩飾,在那麼多的弟子中孔子為什麼單單最喜歡顏回呢?下面小編就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孔子喜歡顏回的原因。

  首先顏回是一個非常好學的學生,凡事老師一般都是喜歡好學的學生,從顏回死後孔子痛哭說,顏回死後就再也沒有像顏回那麼好的學生了。可見作為學生顏回是非常好學的。顏回不僅僅學習刻苦,同時也是非常聰明的,但是顏回的聰明往往表現為對孔子思想的理解上一點就透,甚至是做到活學活用,但是往往表現的有點大智若愚。孔子就曾經說:“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子貢也稱讚顏回聰明,說顏回是“以一知十”而自己卻只能是“以一知二”,一個學生既好學又聰明,怎麼能不得到老師的喜歡呢?

  再者顏回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最堅定的支持者。孔子周遊列國尋找實現自己理想的國家的時候一直沒有找到,被困在山野裡,七天七夜沒有吃一粒米,於是很多學生對孔子的儒家思想產生了懷疑,甚至是子游與子貢這樣的大弟子也動搖了,只有顏回是孔子堅定的支持者,顏回認為老師的大道不行是因為那個世道出現了問題,“不容然後見君子”,也就是說君子之道在混亂的世界裡得不到應用,不是君子不好,而是因為世道不好。這樣一個理解自己的堅定的支持者,孔子能不喜歡?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顏回是一個按照孔子所教導的儒家思想要求自己的人,可以說完全符合了孔子對於“仁”的要求,所以孔子毫不吝惜的將“仁”歸於顏回,這樣一個按照孔子的價值觀塑造自己的顏回,孔子能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