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鐵路在哪裡

  鐵路在近現代對人類出行及運輸都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那麼大家知道嗎?下面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世界上最長鐵路——西伯利亞鐵路。

  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西伯利亞鐵路的簡介

  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全長9288公里,以莫斯科為起點,穿過鬆樹林,跨過烏拉爾山脈,穿越西伯利亞凍土帶最終抵達太平洋不凍港符拉迪沃斯託克,橫跨8個時區。西伯利亞鐵路的修建,不僅讓原本荒無人煙的西伯利亞地區逐漸繁榮起來,同時也給俄羅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成為該國陸地運輸的主要通道,在火車的轟鳴聲中,來自遠東港口、中國口岸的貨物及西伯利亞地區的豐富物產被源源不斷地運到俄羅斯的歐洲心臟地區,21世紀初,為適應本國經濟發展需求,俄羅斯不斷加大對該鐵路改造及新建工程的投資力度,以提高鐵路的通行效率2011年是西伯利亞鐵路開建120週年,俄羅斯決定對大鐵路東段投資1930億盧布,以提高來自遠東港口及中國口岸的貨運量。

  西伯利亞鐵路的修築意義

  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對當時的中國也產生了相當影響。由於當時的沙俄一直覬覦中國的東北地區。因此西伯利亞大鐵路在俄國的侵略政策中佔有重要地位。西伯利亞大鐵路開工後不久,俄國財政大臣維特就主張大鐵路幹線應通過中國東北直達海參崴,這樣就可拉近中國東北與俄國之間的聯絡。恰在此時,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被迫簽訂了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為了抑制日本在遠東的勢力,俄國便聯合德法兩國進行干涉,迫使日本“吐出”了遼東半島。隨後,因干涉還遼“有功”的俄國迅速獲得清政府的好感,而俄國也乘機祕密制訂了所謂的“亞洲黃俄羅斯計劃”。這一計劃的基礎便是在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同時,修建穿越中國東北並南伸至大連的鐵路。1896年,當李鴻章作為特使赴莫斯科祝賀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時,俄國人便誘迫他簽訂了《中俄密約》決定在中國境內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支線,並命名為東清鐵路***後又稱中東鐵路***。1898年,東清鐵路動工修建1903年7月14日全線通車。西伯利亞大鐵路竣工後,給俄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火車的轟鳴聲中,原本荒無人煙的西伯利亞迅速繁榮起來。通車後,這裡的第一個變化就是人口迅速增長。1863年時,西伯利亞人口僅為286萬人,到1914年已達962萬人。大量移民的到來,有效地緩解了西伯利亞地區勞動力匱乏的狀況。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在大鐵路沿線兩側,眾多的城市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這種發展步伐被當時國際輿論譽為“美國速度”靠著鐵路帶來的勞動力與資金技術,西伯利亞一躍成為俄國的主要農牧業基地,到十月革命前,西伯利亞穀物產量已佔全國的17%。同時,西伯利亞的工業也得到了大力發展。為滿足修路需求應運而生的採煤業、木材加工業、冶金業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乃至拉動了整個俄國的經濟。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對當時的遠東國際局勢也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日本將中國和朝鮮視為禁臠,結果與向東擴張的俄國發生矛盾。到1891年俄國人開始修築西伯利亞大鐵路時,日本人更加坐立不安了。他們擔心,一旦這條鐵路全線通車,必將在軍事上大大有利於俄國軍隊的調動,增強其在遠東的軍事力量。為此,日本政府在國際上四處奔走,聯絡英美等國向俄國施加壓力,試圖阻止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不過都沒有效果。1904年初,日俄之間的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根據日本方面的分析,雖然俄國的整體軍事實力要強於日本但其在遠東的兵力有限,補給也很困難。當時西伯利亞大鐵路即將竣工,只剩下了環貝加爾湖100多公里長的一段如果鐵路竣工,俄國在遠東的軍事劣勢將得到根本扭轉。於是在軍部首腦山縣有朋等人的極力堅持下,日軍於1904年2月8日以偷襲的方式向俄國不宣而戰。而戰事的發展,也進一步證明了這條鐵路的重要性。戰爭開始後,準備充分、擁有地理優勢的日軍果然取得了主動,連敗俄軍。俄方只好拼命趕工,在1904年7月13日強行開通了西伯利亞大鐵路。靠著這條鐵路,俄國在短時間內從歐洲調動大量軍隊到遠東前線,最終在兵力上超過了日軍,從而在區域性挽回了敗局。正因如此,才有了妥協性的《樸次茅斯條約》後來,深深體會到西伯利亞大鐵路重要性的蘇聯又進一步對其改造和完善,並在1945年的對日作戰中再次發揮出它的巨大作用。今日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總長9289公里,從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託克跨越8個時區,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壯觀的鐵路線之一西伯利亞大鐵路修建於1891年到1916年,起點是莫斯科,途中穿過遼闊的松樹林、跨過了烏拉爾山脈、穿越了西伯利亞凍土帶,最終抵達太平洋。在蘇聯時期,政府為這條世界上最長的鐵路投入了大量補貼但時至今日,由於票價提高,能負擔這麼長行程的火車票的俄羅斯人已經不多了。一張火車票的價格為12000盧布約合465美元。在西伯利亞大鐵路建成初期,在這條線上行駛的列車都非常豪華,鋪著厚厚的地毯,裝飾著在巴黎博覽會上使用的橡木板,很多旅客都是慕名而來的。但後來,這條鐵路線上的列車的服務質量和衛生設施每況愈下,乘客也越來越少。俄羅斯國家鐵路公司計劃將一列新的列車“金鷹”號投入使用,希望能再現西伯利亞大鐵路往日的輝煌。這趟列車共有21個客車車廂,每個車廂都有單獨的淋浴、地板採暖和等離子電視。在長達一週的旅程中如果旅客看膩了窗外的景色,還可以到酒吧品品美味的雞尾酒,放鬆一下。由於路途遙遠,乘火車經西伯利亞大鐵路來到莫斯科的遊客基本都已經在火車上呆了六七天時間,跨越了8個時區,十分疲憊。儘管如此,他們的熱情卻絲毫不減像很多遊客一樣,納塔利婭說對此次旅行感到很滿意,與乘飛機相比,乘火車不僅更安全,而且更實惠。

  撥鉅款改造西伯利亞大鐵路

  2006年俄交通部副部長亞歷山大·米沙林表示,未來兩年內,俄羅斯將撥出1140億盧布***1元人民幣約合3.3盧布***用於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改造工作。米沙林表示,“在‘俄羅斯2010年前交通運輸系統現代化改造’聯邦專項計劃的框架內,政府將撥款2410多億盧布對西伯利亞大鐵路進行改造”。他說,“對交通運輸系統進行改造,其目的在於建立一個對投資者和企業傢俱有吸引力的文明的運輸服務市場。實施這項專項計劃的方向之一就是發揮俄國的過境運輸潛力”。然而,西伯利亞大鐵路如今卻沒有起到足夠的作用。米沙林在報告中指出,歐亞兩個大洲之間每年的貿易額為6000億美元,但其中只有1%的貿易額是通過俄羅斯的交通基礎設施來實現的。在俄羅斯建設配套交通基礎設施有助於在2010年前把過境運輸總量提高到2500萬噸至3000萬噸,從而使俄羅斯獲得超過60億美元的額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