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節民間故事

  在科學和理性佔據人類生活主體的現時代,神話故事中折射出的人類樸實而美好的情懷和高尚的價值理念更應該成為建設美好理想社會所汲取的積極因素,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

  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

  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 ,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2

  太古時期,有一種凶猛的怪獸,居住在深山密林裡面,人們管它們叫“年”。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365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出沒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

  人們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滅爐火,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

  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

  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3

  過年家裡都喜歡在門上貼上秦瓊與尉遲敬德兩位將軍的畫像,這是為什麼呢?據說古時候,涇河龍王與一個算卦先生打賭,犯下天條,被玉皇大帝判死刑。

  涇河龍王託夢唐太宗李世民,讓唐太宗赦免他,太宗應允。第二天,太宗和直言敢諫的大臣魏徵下棋,魏徵突然睡著,在夢中斬了涇河龍王。涇河龍王的冤魂責怪太宗不講信用,常來索命。

  太宗一病不起,遊了陰間,被十閻王諒解,重返陽。這就是《西遊記》的起因。怕涇河龍王來索魂,就讓秦瓊和尉遲敬德守門,平安無事。

  太宗又覺得過意不去,就把二位將軍像貼在門上,也平安無事。傳到民間,於是,民間也貼兩位將軍像。

  

的人還:

1.關於春節民間故事4個

2.春節民間故事3個

3.關於春節的傳說

4.春節歷史傳奇故事4篇

5.傳統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