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雷鋒的心得體會作文

  雷鋒—是我國的一個普通的解放軍,但他那助人為樂,不求回報的精神在我們的心中形成了一個樂於助人的光輝形象。下面是,歡迎參閱。

  1

  有一個人,很小就成了孤兒,飽經千辛萬苦;有一個戰士,總把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看的很重,自己卻省吃儉用,並且總是戰鬥在最艱苦的地方;有一個英雄,一直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就是雷鋒。

  雷鋒三歲時,爺爺和爸爸先後去世了;四歲時哥哥得了重病,因家中沒有錢治病,所以只能眼睜睜的看哥哥死去;五歲時,三歲的弟弟連餓帶病死在了媽媽 的懷裡。最會,痛苦不堪的媽媽把小雷鋒送到了六叔奶奶家,自己上吊自殺。就這樣,小小的雷鋒,孤零零地留在了這個世界。

  雷鋒長大後,非常勤儉節約,外出總是自帶硬硬的饅頭,打球打出了一身汗,其他戰友都去買汽水喝了,唯獨他拿著水壺喝開水,有人問:“你怎麼不去買水喝?”他回答:“白開水也一樣解渴!”是他太小氣了嗎?不是,他為了攢更多的錢幫助更多的人。

  有一次,聽說戰友王大力的媽媽生病了,又趕上了洪水。於是雷鋒以王大力的身份,寄去了二十元。在一次救洪災捐款活動中,雷鋒又把他倖幸苦苦攢的一百元捐出去。老團長看見那雙襪子,感嘆到:這不是100元錢和一雙佈滿補丁的襪子,而是一位同志對祖國的愛,對人民的愛呀!“

  同學們,雷鋒就是這樣一個默默奉獻自己,從不向別人索取什麼的人。讓我們一起伸出熱情的手,一起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吧!

  2

  大家都知道雷鋒是一個善良,勇敢,智慧,樂於助人的人。但他對學習也一樣,他學習是對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寶貴。所以,雷鋒叔叔的這無微不至,刻苦學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雷鋒叔叔知道學習很重要,基礎一切時間來學習。他學習文化,學習業務技術,什麼都學,他就像吸水海綿一樣,汲取著各種文化知識,來豐富他自己的腦子。雷鋒叔叔只要一有時間閒下來,就哪怕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也拿出書來讀幾行的,雷鋒叔叔的苦學精神真令我佩服。

  在連隊裡,晚上的時間最寶貴了,但雷鋒叔叔怕影響到同志們休息,所以,在連部辦公室,司務長宿舍都是他的學習的地方,他也常去指導員宿舍裡學習。到那裡,一坐就是大半夜,簡直是像著了迷一樣,一動不動。

  雷鋒叔叔我們中國人民的驕傲,也是我心中的驕傲。我知道雷鋒叔叔學了《論人民主專政》的寫道:”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我要老老實實學習,要不恥下問,要拜能者為老師,學會不懂的東西,學會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本領,為黨和人民做出貢獻。“這句話,他在刻苦學習中獲得了無窮的力量和智慧。我也要像雷鋒叔叔一樣刻苦學習。

  3

  今天可是雷鋒紀念日啊!這可是激動人心的日子啊!早在上午我就開始手癢癢了,盼星星,盼月亮般從早7:50一直盼到12:20,終於得到了機會。劉老師叫來了我們組同學,下令讓我們去做不留名的好事。我扔下手中沒吃的水果,穿上羽絨服就往外跑。現在整個校園的人都在沸騰呀,已經有不少“綠林好漢”出手了。再不去,可就搶不著為人民服務的“肥差”加“美差”了。機緣巧合,我碰上了代沛能和張胤桐。於是我們三個體形略顯單薄的男孩子就走遍操場,搜尋衛生的死敵——垃圾。代沛能擔任雷達兼清潔工,主要負責搜尋,偶爾也抄起掃帚走基層。我是一號清潔工,操縱著廢棄拖把的骨骸,看到大塊的好深藏不露的“恐怖分子”,便義不容辭地拉開手柄,張開天羅地網擒住它們,再快速搞定。張胤桐是不折不扣的監獄長,看見我和代沛能捕獲的極端分子,便張開垃圾袋,看好每一個不老實的。一番挪移之後,極難餵飽的垃圾袋也吃得心滿意足,肝滿腸肥,像是在對我們說:“Your Mission Accomplish!”。

  弘揚雷鋒精神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試想我們如果都在說“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並照樣做的話,這個世界將變得多麼美好啊!難道不是這樣嗎?耶!

  如果人人都學習雷鋒,成為雷鋒,超過雷鋒,13億顆純潔美好的心靈還怕寫什麼呢!

  4

  雷鋒—是我國的一個普通的解放軍,但他那助人為樂,不求回報的精神在我們的心中形成了一個樂於助人的光輝形象。

  有一天,我也看到了一個類似雷鋒的精神一樣的小男孩。那天,陽光明媚,天空萬里無雲,那位小男孩要去水果店買水果,就在這時,一位剛從超市出來的奶奶快走到水果店的時候,一不小心,被一塊小石頭拌倒了,頓時,老奶奶手上的購物袋中的水果、菜、肉灑滿一地。

  這時,那位小男孩見了趕緊跑過去,彎下腰,扶起那位摔倒的老奶奶,扶完老奶奶後,他便彎下腰,幫老奶奶撿起灑在地上的水果、肉、菜,一個個撿起放進老奶奶的購物袋中,撿完以後站起來,還給老奶奶,老奶奶見了,從購物袋中拿出了幾個又大又紅的蘋果,一個勁地往小男孩的衣袋裡放,小男孩一邊使勁推開老奶奶的手,一邊說:“老奶奶,幫助您撿這些東西,是我力所能及事情,所以我不能要您的蘋果。”老奶奶聽了,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看來,我們在處處都要學習雷鋒那樂於助人,不求回報的精神,為社會所有的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