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民間故事精選

  彝族民間故事表達了彝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真善美的追求,至今還具有積極的思想意義和獨特的文化價值。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蛇洞的傳說

  在阿哲人住的地方有個巨大的溶洞,好像一條巨蟒張著血盆大嘴;洞口筆立著兩根石柱,好像兩把鋒利的劍。就是這個奇異的洞子,在阿哲人中流傳著一個神妙的故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阿哲地區森林密佈,山裡泉水塗塗,山嶺綠帶起伏。住在那裡的阿哲人,勤耕苦織,日子倒還過得安寧。

  有一夜,忽然狂風呼嘯,森林裡響起嘩嘩啦啦的聲音,家裡的門窗也吱吱呀呀亂搖亂晃,家畜、家禽和野獸都一齊驚叫起來,人睡在床上也顛來簸去。

  “地震了!地震了!”有經驗的老人急忙呼喚兒女離開家屋。

  於是,人們一陣驚慌:媽媽抱著娃娃奔出來,孫孫挽著老爹奔出來,有的扛著箱子,有的趕著牛羊,有的衣裳也忙不得穿。

  各村各寨鬧了一個通霄,天漸漸亮了。

  人們三三兩兩圍在一起,呆頭呆腦,面色如土,眼裡還留著恐J嗅。當人們驚定後,才想起找自己的親人,唉呀!張家的娃娃不見了,李家的妻子失蹤了,牛馬豬羊也不翼而飛了……遍坡遍嶺,哭聲震野,十分悽慘。

  地震不像地震,風災不像風災,到底是什麼妖魔作怪啊?

  這是誰也料不到的事情:在紅河那邊,整整一年沒有降一滴雨水,風便是火,石頭也濺火,把樹葉燒枯了,把草燒焦了。人們在不住,四處逃難;飛禽在不住,四面飛散;野獸在不住,四處亂竄。

  有一條巨蟒,揚著頭,透透逝逸向溫帶移動。它一路風風閃閃,吞噬人群家畜,巨蟒來到阿哲地區,災難也就接踵降來。

  阿哲人中有個姓趙的風水先生,五十來歲,兩眼近視。阿哲人起房蓋屋,婚喪嫁娶,都離不開他。這個人由於故弄玄虛,生編出許多神神鬼鬼,迷惑人心,人們竟然叫他趙半仙。當時,阿哲地區出現了災害,大家都找半仙去問吉凶禍福,他就趁此編出許許多多話來。他一會說是牛年不利,一下又推算出獵犬星下凡,一下又講是狼鬼作亂。他甚至還拿出羅盤八卦去找災星的方位。並說可以運用法術,消災除邪。阿哲人聽了,毛骨驚然,只得湊錢湊糧,備辦香燭,請他祈求平安。

  趙半仙向來都是發的災難財,這一次,別人流淚,他又暗自發笑。他接受了大家的要求,獨自兒按照那大夜裡起風的方向找去。

  他高高低低走著,模模糊糊看著,不覺來到一座“山”下。他爬上又滑下,摔了一跤,幾乎把羅盤都砸爛。他翻起身,低下頭看看,再用手摸摸,自言自語道:“原來是長了青苔的滑石板。”他沿著滑石板,沒頭沒腦走去。一邊走、一邊回憶:奇怪,這是哪來的滑石板?

  越想越犯疑:難道真闖了災神?他的心跳了,沁出了一身冷汗,抱著頭不要命地往回跑。但是,他被弄得暈頭轉向,兜幾個圈子又回到滑石板上邊,並且發現那滑石板在蠕動。原來,巨蟒把肚子填飽了,躺在那裡消化牛馬豬羊之類的食物呢!半仙六神無主,兩腳一軟,順著一個斜坡跑了回來。

  半仙回到家,寨子的人忙去詢問。但走進他家,一看半仙那副白絲絲的嘴臉,那沒有神色的瞳孔,都知道出了怪事。

  “半仙都嚇壞了,我們凡人該死了!”一個老人絕望地說。

  “一定是給鬼把魂攝去了!”一個大娘忙去喚魂。

  幾個夥子捏著半仙的鼻子叫,叫了半天,才把半仙叫醒來。

  半仙睜著眼,半張開嘴,從牙齒縫裡抖出兩個字,“滑—鬼!”

  世上還有滑鬼?一屋子的人抖做一團。

  正在這時,闖進來一個姑娘。她生得俊俏苗條,是半仙的獨生女兒,剛剛十八歲。她看見父親這個模樣,心頭一顫,兩隻大眼睛裡立刻流著淚水,她擠上前拉著半仙的手叫:“爹爹你怎麼啦!”半仙聽出姑娘的聲音,心裡清醒多了。一骨碌翻起身,一五一十講了他出去的經過,認定那是“滑鬼”。姑娘聽了父親的話,知道父親又在說神道鬼,便說:“爹,你老人家眼力差,越靠近越看不清楚,哪有什麼滑鬼?”她轉頭對大家說:“那一定是個怪物,讓我們從遠處看個清楚,再去收拾它!”眾人連連點頭,都誇姑娘聰明。

  姑娘有個心愛的夥子,是個放牛娃,人們都叫他牛娃,姑娘卻喜歡叫他牛哥,牛哥一身的肌肉像鋼鑄鐵打,在山上敢抓住牛角與牛鬥。這幾日,牛群不聽他呼喚,把牛鼻擰爛牽不動,把藤條打斷也趕不走。為此,牛哥很苦腦。

  姑娘找到牛哥,談了她的想法。兩人便去到歪頭山頂,回頭一看,幾乎同時一聲驚叫:“蟒!”

  他倆立刻想起巨蟒造下的災難,想起鄉親痛苦的面容,姑娘憤怒地說:“這條逆種,看我斬了你!”牛哥也說:“這害人蟲,一定要收拾掉!”

  他倆了邊商量著收拾的辦法,一邊轉回寨中。

  遠遠近近的鄉親們,一下子轟動起來。有錢人往壩子裡逃命,窮苦人捨不得家鄉的土地,不願離開。

  這時,那趙半仙也解除了對“滑鬼”的恐懼,但巨蟒的嘴殼又似乎向他張開,便逼著女兒躲災。女兒不願去,半仙便不顧父女之J清,獨個兒向著北方逃去了。

  牛哥把他們想用寶劍斬蟒的辦法肯訴鄉親們,大家雖然欽佩,但哪裡去找劍呢?自己鑄造,哪天能造成?聽說京城裡皇帝家有的是,上京幾千裡,時間不允許,再說,皇帝老爺肯不肯借呢?

  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忽聽寨外傳來烈馬的嘶叫聲。原來東山阿烏人聽到自己的兄弟遭難,千方百計,借了昂土司的飛龍馬,騎著前來慰問。這個阿烏夥子進村來,一聽要到京城借劍的事,慨然願以龍馬相送,鄉親們大喜,又忙物色去借劍的人。半仙的女兒挺身站出,說她會靈機應變,定要叫皇帝點頭。

  牛哥悶悶不樂,他想:她那如花似月的美容,皇帝見了,還能回得來麼?

  姑娘料到牛哥的心事,便向他進一步表明自己的忠貞,她說:“即使太陽冷了,她的心也是熱的;即使花兒謝了,她的心也是向著他的;即使南盤江的水倒流了,她的心也是不變的。”姑娘的話,把牛哥的心說樂了,答應她去。

  這天清晨,一個全身佩戴銀飾的姑娘,騎上一匹雪白的飛龍馬,顯得英姿颯爽。她一拉繩,飛龍馬四蹄騰空,一朵朵白雲似的向著東方飛去了。

  姑娘進了京城,在金殿上見到了皇帝,她不懂皇家的禮節,只直楞楞地站著。

  皇帝見到這漂亮的姑娘,真像是一朵出水的芙蓉,那銀飾是花瓣上滾動的露珠,那花邊是天上落下的彩霞,那雙眼睛是兩顆閃光的夜明珠。

  皇帝心動了,他謀算著怎樣把姑娘留下。

  姑娘把皇帝的一舉一動看在眼裡,早有了對付的辦法。她不慌不忙,便講起阿哲地方如何秀麗,阿哲人如何勤勞、勇敢,還講起阿哲人的許多風俗習慣。句句是讚美,句句是歌頌。講得激動了,她就唱起來,唱得激動了,她就舞起來;舞得激動了,她還彈起口弦。她的歌聲在金殿上繞,舞姿在碧玉臺前飄,絃音在御花園裡笑。一時間,把滿朝文武都吸引住了,個個嘖嘖稱奇,讚口不絕。

  突然,就像是一股冷風吹起,姑娘的聲調一下子變得低沉了,她訴說巨蟒給阿哲人帶來的災難。那聲音是哭出來的,把盤在玉柱上的幾條龍都引出眼淚,把那琉璃瓦都說得變了顏色。就在這時候,姑娘提出借劍斬蛇的請求。

  皇帝聽了,滿口答應,但他要姑娘留作抵押,他派人把劍送去。

  姑娘告訴皇帝,她已有了情人,有了家庭,而且她已經是孩子的母親。

  皇帝的臉紅了,他的邪念打消了。他重重地把阿析人的忠貞嘉獎了一番,然後降旨取出一把鋒利閃光的龍鳳劍贈給姑娘。

  姑娘駕上飛龍馬,一溜風飛回到家鄉。她把龍劍交給牛哥,自己佩上鳳劍。隨著,村裡就安排了斬蟒的事。

  這天,紅日冉冉升起,四村鼓角相聞,呼聲驚天動地。牛哥雄赳赳地向巨蟒奔去。他來到蟒頭七寸的地方,使盡全身氣力,只見一道金光劈下,蟒頭斬斷了。牛哥正高興,忽見姑娘站在巨蟒嘴邊。那蟒捱了一劍,正張開嘴巴。就在這時,姑娘把鳳劍舉了起來。牛哥慌了,一步跨過,舉起了龍劍。兩把劍支撐著巨蟒的嘴殼,它永遠也閉不下來,就成了巨洞了。那斷了頭的蟒身,亂扳亂滾一氣,也躺著不動了,後來化作一座沒有頭的蛇山。

  阿哲人的一對青年,為了阿哲人民的幸福,獻出了生命。為了紀念他倆,後人稱牛哥為龍哥,稱姑娘為鳳妹。

  過了許多年,阿哲人的子孫進蛇洞去看,裡面有石獅、石象、石豬、石牛、石馬、石羊、石鳥、石老人,石娃娃等等栩栩如生的群像,那都是當年被巨蟒吞吃的受害者,但也被救了,所以才會留下這完整的形象。

  :阿海若和岳父

  打野豬

  沙羅把女兒嫁給阿海若以後,心裡總憋著股氣,要找空子報復他。有一天,沙羅對阿海若說:“他姐夫,聽說野豬溝裡野豬很多,去打個來打牙祭吧,你略去?”

  阿海若說:“我不會打呀!”

  沙羅說:“打野豬不同打別的,到了樹林裡就不能說話。野豬很凶,一說話,它嗅到人的氣味就不得了啦!這樣吧,到了樹林裡,我咋個整,你也咋個整就不會錯了。放好釦子,明天早上,我們只管去抬野豬,包你抬不動。

  來到野豬答,阿海若跟著丈人東整西整,後來丈人在挖坑時,不小心把土弄進眼裡了,可阿海若的丈人用手扒開眼皮站在他面前,他也同樣用手扒開眼皮站在丈人面前,就這樣,姑爺丈人一個望著一個不吭聲。

  丈人阿海若這個樣子,伸手就是一巴掌。阿海若吃了一巴掌,心裡更是生氣,也同樣給了丈人一巴掌。年輕人總是力大,把丈人打得一下子坐到地上,氣得渾身發抖,指著阿海若罵道:“你……你……咋這樣狠心,你咋個連丈人也打起來了?”

  阿海若說:“不是說你咋個整,我就跟你咋個整嘛。這可不能怪我呀!”

  秕穀與鹿子

  阿海若的婆娘生了娃娃,他到丈人家報喜。丈人聽說女兒生了娃娃,心裡紮實高興。但想起自己常常受阿海若戲弄,不免有點戳氣,就乘此機會也戲弄一下阿海若,他就和老伴耳語了一陣。

  阿海若要回家時,丈母孃對他說:“他姐夫,你等一下,你爹有話要對你說。”

  阿海若說:“阿爹,你有哪樣話就講嘛!”

  丈人說:“是這樣,你來了,我們就不去了。我們裝了一挑穀子,讓你挑回去給你媳婦吃吧!”

  阿海若一挑起穀子,就心中有數,他知道丈人家又搞鬼了,但他不露聲色,挑起擔子走了。

  丈人認為這一回總算把阿海若戲弄了,算是出了一口氣,十分得意。這時。阿海若卻闖進門來,他吃了一驚,以為阿海若是來怪罪他的,嚇得發抖。可是,阿海若卻笑嘻嘻到丈人面前說:“阿爹,我走到管雞溝,發現有新鮮的鹿子腳印,我想起你愛攆鹿子,我就重來叫你了。你略去攆?

  丈人鬆了口氣,聽說有鹿子,就跟著阿海若走了。

  到了管雞溝,阿海若對丈人說:“阿爹,你去攆,還是望風!”丈人說:“你們年青人眼力好,你望風,我去攆。”說著向山_L跑去。

  阿海若等丈人走遠了,折下一根棍子,又從草叢中找了一個螞蟻放在棍子上,讓它爬來爬去。

  這時,丈人喊他:“他姐夫,你略瞧見鹿子了!”

  “沒有,你到樹林裡攆攆看看。”

  阿海若見丈人已經鑽進樹林裡去了,就大聲喊道:“阿爹,出來鑼,出來哆!鹿子出來啦!”丈人問:“鹿子跑到哪方去了?”他看著棍上的螞蟻爬上去了,就大聲回答:“上去了,鹿子上去哆!”棍上的螞蟻爬下來了,他就喊道:“下來了,鹿子下來鑼!”返返復復,累得丈人滿頭大汗,七死八活地問道:“鹿子在哪點,我咋個看不見?”

  阿海若見丈人累的,就喊道:“抓住哆!鹿子抓住了!"丈人聽說抓住了鹿子,連滾帶爬地來到阿海若面前:“他姐夫,鹿子在哪點?”他不慌不忙地從棍子上拿下螞蟻,笑笑說:“阿爹,這不是鹿子嗎?”

  丈人一見,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又吃了阿海若的虧,氣得指著阿海若罵道:“狗東西,那是鹿子嗎?”阿海若也隨口罵道:“老東西,你給我的也是穀子嗎?”

  “這……”丈人無言可答。

  “你看不起我倒不要緊,可我的媳婦是你的親骨肉呀,你就忍心讓她吃那挑批谷嗎?”說著把籮筐裡的秋谷倒在丈人腳下說:“謝謝,還你的穀子!”

  丈人聽了姑爺的話,心中又羞又急,話也說不出來了。

  拔秧

  阿海若的丈人是山村裡的富戶,有很多水田。每年栽秧季節,他就喊村裡人來幫工。阿海若雖然是他的姑爺,也得象長工一樣為他幹活。

  丈人非常小氣,從來捨不得多做菜給幫工們下飯。

  這年栽秧季節已到,村子裡家家戶戶忙著栽秧。一天晚上,阿海若有事到丈人家去,正碰上吃飯,丈人聽到門外有人走來,就把桌上的好酒好菜端了藏起來。這一切,讓阿海若從門縫裡看得一清二楚。他想,連我是他家的姑爺都這樣對待,別人就不用說呷!

  於是,他很是生氣。但他還是若無其事地走了進去。

  屋裡人假裝熱情地招呼道:“他姐夫來了,坐吧!坐吧!”阿海若看著這一切,心裡十分好笑。

  一會兒,丈人對他說:“他姐夫,我本來吃了飯要去你們那邊一下,你倒來了。我後天準備叫幾個人來栽秧,你明天來幫我拔一日的秧。你一人略拔得夠?”

  “幾個人栽秧?”阿海若問。

  “十來個夠鑼!”

  “那我一人拔得夠了。”阿海若答應了。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還是不見阿海若來拔秧。

  第三天,丈人氣急敗壞地跑到阿海若家對他說:“他姐夫,你叫我咋個整?現拔又來不及,我的栽不成不說,耽誤了人家的活計。”

  “阿爹,這不能怪我,昨天拔得好好的,今天就提不起來。到現在我的腰桿還在疼呢!我想呀,桌上擺好的酒肉都會跑到櫃子裡去,那些拔起來的秧,大概也會鑽回泥裡去的。”

  丈人知道又上了阿海若的當,氣乎乎地走了。

  做客與請客

  阿海若的岳父做生日,請阿海若祝壽,丈人來請他的時候說:“他姐夫,大後天是我的生日,你來不來給我祝壽呢?如果你不來就是看不起我;若你來了,你就是個貪吃鬼!你看著辦吧!”說完走了。

  到了生日那天,阿海若叫他的婆娘和娃娃先走,他自己留在後面說是多挑點生日禮物去給丈人。他用一根篙枝作扁擔,又用兩根線拴了兩枚通洞錢,分別拴在篙枝扁擔兩頭,挑去丈人家。他對丈人說:“阿爹,請你收下這擔錢吧!你老不收下,就是看不起我;若是收下了,那你就是個貪財鬼!”

  阿海若的丈人氣得差點昏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