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新生如何提前預習

  從幼兒園步入小學一年級,是孩子身心發展的一次重大轉折。想要孩子在小學學習成績好,需要幫助孩子找到課前預習的好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一年級新生預習方法

  一、默看

  拿到一篇新課文,由於會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初讀課文時,可以採用默讀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讀的要求有兩個:一是瞭解課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介紹了一個什麼人,描摹了一些什麼景,告訴我們哪些知識,抒發了怎樣的感情等等。目的在於對全文獲得一個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準確地找出全部生字,劃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語句。

  二、查問

  就是通過查閱字典、詞典,或問別人***包括同學、老師、家長***對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要初步瞭解它的意思。

  三、朗讀

  就是朗讀課文。生字認識了,就可以放聲誦讀了。“眼過三遍。不如嘴過一遍”,大聲誦讀,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都很有好處。預習的朗讀一般可讀三遍,第一遍重在鞏固生字的讀音,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第二遍注意文章內容,思想意義,瞭解文章寫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說明的東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結構,寫作方法。讀過幾遍課文,其印象肯定會比“一默看”時深刻。

  四、摘抄

  就是把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鑑的詞句摘錄下來。“嘴過三遍,不如手過一遍”,動手摘錄,使眼、手、腦並用,效果比讀更好。

  五、思考

  通過一系列的預習活動,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特點,有了初步的瞭解,這時,還應該靜靜思考一下,這篇課文在文字上、語句上、內容上、知識上、思想意義上還有哪些問題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或向同學和老師請教的。對這些問題,有的可以直接在書上做記號,有的最好書面寫下來。

  小學一年級新生學習方法

  一、培養孩子集中精力做事情的習慣。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要求孩子專注,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後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有的小孩總是一邊看電視,一邊聽音樂,一邊做功課,這樣,學習不夠專心,注意力容易轉移。可以採用讓孩子用眼睛聽的習慣培養他們集中精力,如:在安靜之處,將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不管什麼話題都沒關係,每天進行一次。只要視線相連線,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聽,只要每天持續不斷,就能培養出很會聽“話”的孩子。經過訓練,現在孩子回家後很快集中精力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作為家長首先要起表率作用,自己沒有讀書的習慣,強求孩子讀書很難以理服人。從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閱讀習慣跟隨並影響人的一生。閱讀不僅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課外讀物,如童話、寓言、科普書籍等。孩子喜歡讀書,養成讀書習慣,可以培養聽力、理解力,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如果孩子不喜歡看書怎麼辦?這需要家長們的耐心。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小學1年級還是幼兒園的延長教育,所以家長說給他聽、念給他聽是有必要的,最好念孩子自己想看的故事書給他聽,不要強迫孩子接受大人的選擇,不喜歡讀書的孩子,多半討厭看見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字,家長可選擇適合幼兒的圖畫書,字型要大一點的,可以先把故事中的部分情節念給孩子聽,然後讓孩子自己去讀,並鼓勵孩子把讀後的感受說出來。無論孩子最後說的如何,都對他表揚和肯定。長此以往,閱讀終將變成孩子的日常習慣。

  三、培養孩子認真書寫的習慣。

  不要認為書寫只是形式,對學習沒有多大影響,書寫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對書寫者學習態度、學習質量、甚至個人素質的評價。書寫能力是學力的指標,一個能夠認真對待書寫的孩子,往往也能認真對待學習及其他許多事情,還能促使其養成凡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整體素質。所以,從一年級開始就得訓練寫字,家長可以準備一個日記本,當孩子放學後向家長敘述:“媽媽***爸爸***,今天在學校……” 時,既使只是很簡單的幾句話,也要鼓勵他寫下來,慢慢的,可以問他:“為什麼這樣呢?”“你怎麼想?”“老師怎麼說?”等等,讓孩子漸漸將文章擴大,加長。一年級的孩子喜歡使用學過的文字寫字,看過之後家長要誇獎孩子、鼓勵孩子、並慎重地儲存起來,這有利於培養孩子認真書寫,認真做事,認真做人的習慣。在學校老師也是這樣來培養學生的,作業不多,但要求工整認真。

  四、培養孩子養成有條理的習慣。

  學習用具的收拾要有規律,書本存放在書包或書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不妨把各科教材分顏色包書皮,以達到易分辨和養成有條理的目的,做各科作業要預先安排好時間等等。東西存放無規律,要用時東尋西找,心煩意亂,極易影響學習情緒;做作業不講條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學習效率就低。

  五、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孩子學習上有困難請求家長幫助時,家長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應用熱情的語言鼓勵孩子自己“試一試”。孩子實在無法獨立解決時,也不能包辦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啟發,使他能在你機智而不露痕跡的引導下,覺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讓孩子嚐到勝利的甘甜,對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個問題的挑戰。

  六、培養孩子及時改錯的習慣。

  讓孩子準備一支紅筆。隨時改正自己練習本、試卷上面的錯誤,以鮮豔的紅色加深錯誤在腦海中的印象,然後用一個本子,將這些錯誤收集起來,用“錯別字舉例”、“錯題彙編”等形式分類記載,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現類似錯誤。

  此外,還應培養孩子按時完成作業,上課用心聽講,積極舉手發言,愛動腦思考,保管和整理好自己的學習用品等優良的學習習慣。

  在小學前是養成生活習慣的關鍵時期,而在小學一年級則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段,當然隨著知識範圍的擴大,會出現更多的東西,但基本的教義掌握了,隨之增加的內容也會自然歸攏到這裡來,當然還有更多的習慣需要練成,這時自己已經有了規範的能力,再加上老師和家長的監督是問題不大的。

  小學一年級新生學習建議

  ***1***專心致志。孩子入學之後,由於自學能力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長應嚴格要求並經常提醒孩子在上課時,一定要用心聽講,聚精會神,不要作小動作,更不要說話影響別人聽課。回到家時要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環境,讓孩子養成放學及時做作業,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之後再做其它事情的好習慣。

  ***2***獨立思考。父母對孩子不能解決的問題要採取誘導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問題,重要的不是教會孩子一道題怎樣解決,而是要告訴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3***認真細緻。孩子的作業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去完成,而且不能草率馬虎。這就要求內容正確,書寫工整,按時完成等方面。為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正確率與責任感,從一年級開始,就應要求孩子養成檢查的習慣。

  ***4***活躍思維。不要以大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提問,要善於增養孩子勤思的優點,對他們的提問進行恰當的鼓勵與表揚,並能及時更正孩子的錯誤想法。對孩子接觸的事物家長要多講,多啟發誘導,千萬不要對孩子的提問不理不睬,這樣會使孩子有問題也不敢問。

  ***5***幫助記憶。小學生記憶力好,有些東西會背了,可以終生不忘。家長在指導孩子學習時,可以引導孩子儘量地多背記一些詞彙和課文。

  ***6***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家長需要為孩子購買、訂閱適合的的圖書報刊,創設一個閱讀環境,但書最好不要訂得過多,書要少而精。為防止“走馬觀花”,家長可以與孩子們一起閱讀,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並指導孩子做讀書筆記。

  ***7***培養週期學習習慣。掌握學習週期,培養孩子按預習、聽課、複習、作業這樣的週期學習的習慣。

1.小學生的預習方法有哪些

2.小學語文有效預習方法建議

3.小學數學課前預習方法有哪些

4.小學語文預習方法有哪些

5.一年級的學習方法:五種好習慣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