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如何自己預習有哪些方法

  很多同學都會選擇在暑假查缺補漏,也有人提前預習下學期的新內容。那麼暑假如何自己進行預習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暑假的預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暑假的預習方法

  1、提綱預習法

  把所預習的內容列成提綱、提煉概括為有邏輯聯絡的綱要結構,便於掌握章節大意和中心思想。

  列出章節的重點、要點。經過這樣的預習,課文的內容就很容易理解和識記,為課文聽講鋪平道路。而且也便於課後複習。對記憶性、邏輯性強的科目都有不錯的學習效果。

  2、符號圈點預習法

  閱讀課文時找到重點、難點,並用一套符號圈點勾畫。儘量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使讀 、想、記三個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標上記號,為聽課、複習做好了充分地準備,有利於注意力的集中,增強記憶。

  1. 初讀標記。可用鉛筆進行標註,勾畫出文章的要點、難點和疑點,為下一步的閱讀打下基礎。

  2. 重讀整理。化解第一步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對初讀標記加以整理。具體來說,也就是該刪除的刪除,該增加的增加。

  3、快速閱讀預習法

  第一步:通讀前言。

  第二步:瀏覽目錄。

  第三步:翻閱有關知識的書頁,重點是標題、插圖、圖表等引人注意的地方。

  第四步:對重點內容做好摘錄。

  第五步:依據閱讀材料給自己提問題。

  預習課文,我們要明確章節的中心內容,也就是想讓我們學到什麼。

  4、溫故知新預習法

  在預習過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識,歸納新知識的重點,找出疑難問題;另一方面,複習、鞏固與新知識相聯絡的舊知識,聯絡舊知識,學習新知識,使知識系統化。

  舉個例子,初中數學函式部分,一次函式、反比例函式、二次函式、相關的影象和性質等,都跟高中數學密切相連。要達到閉著眼也寫不錯的地步,才算過關。

  5、掃除障礙預習法

  在預習過程中通過查閱工具書、相關資料以及請教他人等方式掃除學習障礙的方法。這種課前預習方法的特點是具有學習的自覺性,學生能自覺的克服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而繼續前進,進而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進行課前預習時,應該認真閱讀課本,找到問題後不僅要標上記號,而且要努力分割槽解決,尤其對於一般地知識,在預習中能自己動手解決的則應自行解決。因此,務必開動腦筋去想問題,或者通過查閱工具書、資料及請教他人去解決。

  6、循序漸進預習法

  循序漸進預習法適用於難度較大,而又較重要的章節內容。

  第一步,通讀課文。看新課題目,想問題,之後初讀課文,邊讀邊標註出理解之處。

  第二步,把課文讀通。對於不理解、得不到答案的地方,用問號標出。

  第三步,結合課後練習和自己的問題進行思考。查詢和閱讀有關參考資料,自己解決一些問題,發現一些新的有價值的問題。

  第四步,再讀一遍課文,可以做一些總結,明白這節課想讓我們學到什麼。

  7、表格預習法

  繪製表格,列出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條目、關鍵問題的解決方法等方面內容的一種預習方法。通過預習,找出新課內容的重點、難點和疑難問題。

  表格預習法可用於單元預習,單節預習,某課預習。

  8、質疑預習法

  在預習過程中,對文章所闡述的觀點、結論以及文中的某些說法進行質疑的方法。提出不理解的問題,通過思考、查資料、請教老師等方法,找出正確答案。

  9、習題試解預習法

  預習如果只看書,很多問題並不能被發現,這樣的預習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預習不僅僅包括看書,還應包括做習題。

  10、通讀、細讀、檢查預習法

  對預習什麼,預習層次,預習時間,預習方式等,每個學生可能不一樣,但必須做到有的放矢。以牛津英語8A Unit5 Reading為例,詞彙、短語、句式藉助教輔工具書力爭清楚,為進一步學習找問題打基礎。

  首先通讀。這是預習閱讀理解的第一步。通讀的目的是瞭解文章大意。進行時應該儘量撇開文章中的疑點和難點,不要急著弄清每個生詞含義,以免時讀時停。

  其次是細讀。整體感知之後,學生緊接著再來一遍細讀,細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文中的疑點和難點上,一邊讀一邊查閱有關書籍和詞典,做到邊讀邊解決。在解決這些疑難問題的時候,須做到有理有據,不可主觀臆斷亂下結論。

  第三步就是檢查預習的效果。解除疑惑,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預習文章中,總免不了有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應成為學生課堂學習的重點。

  預習的作用

  1.預習有利於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

  課前預習一般是學生自己獨立地首次接受新知識,要自己獨立地閱讀、獨立地思考,因此,課前預習實際上是課前自學。自學能力的強弱對於一個人是否能成才起很大的作用。古往今來,許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靠自學成才的。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知識更新的週期愈來愈短,學校教育不可能完成傳授知識的任務,只可能教給學生最基本的、起碼的知識。大量的新知識靠學生走向社會後,在工作過程中根據需要去自學。因此,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開始培養自學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預習正是過渡到自學的必要步驟。

  預習是自己獨立地由已知向未知進軍,需要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而長期堅持預習,又可以提高獨立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雖然教科書有系統的論述,但是通過自己閱讀來搞清思路、掌握要點、找出關鍵和難點,非經過獨立思考不可,因為這些東西,教科書上並沒有加以註明。如,預習英語課文,不是簡單地通讀一遍了事,其中還有一番揣摩、比較和查對的深功夫。這種功夫下大了,你就會產生一種“開竅”感。這種“開竅”感就是個人獨立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不斷提高的反映。***這種個人獨立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提高的反映正是個人自學能力提高的反映***。隨著預習次數的逐漸增多,這種“開竅”感會越來越明顯,以至後來,開啟一篇新英語課文,不待別人指點和講解,自己便能順利地閱讀,並能較為正確地領會課文內容。此外,通過做預習筆記,以及經過預習後的聽課,可以提高課堂筆記的水平。這些都有利於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

  2.預習有利於提高聽課的效率

  聽一節新課,所講的內容,並非絕對的新,總是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增添新的部分,作出新的推論。通過預習,如果把舊的知識加以適當複習,就能減少聽課中的困難,把精力集中到新的內容上,提高聽課效率。如,高中代數上冊第四章中的“反正弦函式”,有4堂課的教學內容。在預習中就應該複習一下課本第一章關於對映、反函式等概念,以及“對應法則必須是一對一的函式y=f***x***才有反函式”,“函式y=f***x***的圖象和它的反函式y=f***x***的圖象關於直線 y=x對稱”等知識。如果不預習,在上課時老師若直接用這些舊知識講新課,有的學生就可能聽不懂。

  新的知識是原有知識基礎上合乎邏輯的發展。一般說來,大多數學生對新的章、節的大部分內容可以完全看懂,即使對有些知識,在預習中怎麼看也看不懂,也沒有關係,這屬於正常現象。課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點、難點,或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節,也可能是自己不熟悉的思考方法或特殊解法等。弄懂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學習深入的關鍵所在。預習時可以把這些看不懂的地方記下來,上課時特別注意聽老師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這樣,聽課的目的非常明確,態度積極,注意力也容易集中,聽課效果肯定會好。

  上課時,如果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已理解的部分時,就可以把老師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進行比較,看老師是怎麼提出問題的,是怎麼分析問題的,是怎麼解決問題的。有時,預習中自己認為已經理解了的東西,聽課時也許會發現老師和自己想的並不一致,錯在哪裡?這會引起更進一步的思索。這種比較與思索,無疑大大提高了聽課的水平。

  可見,預習好比打仗前的火力偵察,既可以掃清一些障礙,以得進攻的出發基地;又可以對“敵”、“我”雙方做到“知己知彼”,爭取主動,從而提高聽課的效率。

  3.預習有利於鞏固所學的知識

  有的人認為,只有複習才是鞏固所學知識的方法,其實,預習也有利於鞏固所學的知識。首先,因為預習中獨自弄懂的內容,經過了積極思考,就難於遺忘。其次,因為預習中沒有弄清的問題,經過了一番思考,聽課時豁然貫通,會使你產生強烈的印象經久不忘。再次,因為預習中理解錯誤之處,聽課中得到了糾正,有了正反兩方面的對比,較之只有正面的認識,印象也會深刻得多。最後,因為如果預習沒弄懂,課堂仍然沒聽懂,到專門請教老師時或複習時才徹底搞清楚的問題,經過三番五次鑽研,花費不少心血,一般是很難忘卻的。

  4.預有利於扭轉學習被動的局面

  學生一般對預習不夠重視,除開對它的好處不瞭解,還因為感到時間不夠用,沒有功夫預習。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更沒有預習的習慣。其實,預習有利於學習困難的學生扭轉學習被動的局面。

  學習困難的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基礎不牢,已學的知識不鞏固,因此,聽課中碰到的“攔路虎”比較多,難以跟上老師的思路,課後用於複習、做作業的時間也相應增加,而且不可能徹底掌握,以致愈學愈困難,造成“惡性迴圈”。為了扭轉這種學習被動的局面,必須從眼下做起,提高每一堂課的聽課質量,減少用於複習、做作業所費的時間。有效的辦法,是爭取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一門學得最差的學科進行預習。經過預習,一方面,由於複習了新課需要掌握的舊知識,掃除了聽課中的一些障礙,課堂上可以聽懂了,或基本上能全部理解了,這就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另一方面,因為上課聽懂了,課後用於複習的時間相應減少,做作業的速度相應加快。預習雖然用掉了一些時間,但從聽課、複習和作業的效率上得到了補償。時間一長,就能贏得一定的時間,用在回頭系統地複習過去學習這門學科時沒有弄懂的地方,或遺忘了的地方,從而使學習逐步轉為主動,學習成績也相應會上升。

  值得我們指出的是,學習困難的學生選擇一門學得較差的學科進行預習,積極爭取教這門課的老師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老師會告訴你預習應有的基本程式,會為你解答預習中遇到的“攔路虎”。

  5.預習可以提前消滅聽課中的“攔路虎”。

  通過預習,必然會有部分內容弄不懂。為什麼看不懂呢?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掌握好有關的舊知識,也可以說沒有掌握好新課的預備知識。預習,就像“火力偵察”,可以發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節,在上課前迅速補上這部分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拌腳石”。這樣,在學習和理解新知識時就會很順利。有的學生,所以聽講效果差,有一條原因,就是沒有準備好聽課所必需的舊知識,從而給聽課帶來了各種困難,很難做到當堂理解。結果,上課的時間被白白浪費。而預習,就可以避免這種被動局面出現。例如,課前預習到初一數學《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一節時,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就是求這個不等式的解集過程,它的一般步驟與解一元一次方程類似,但一定要注意當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時,不等號的方向必須改變”。如果不預習,上課時老師又不復習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直接講“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時,不等號的方向必須改變”的內容,有的同學就會聽不懂。如果停下來,去問同學或查書,就耽誤了聽課,結果,一步掉隊步步掉隊,再聽也接不上了。這節課可能弄得心煩意亂,毫無成效。如果在預習過程中,及時補上舊知識,上課聽講,接受新知識就比較順利。

  6.預習可以提高聽講水平。

  一般來說,預習不可能把新教材全部理解,總會遺留下一些不懂的問題,盼著上課時解決。這樣聽講目的明確,態度積極,注意力也容易集中,聽講效果好。比那些老師講什麼聽什麼、主觀上沒有思想準備、沒有重點、沒有具體目標的學生,要主動得多。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已經理解的部分時,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要看老師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拿自己的思路與教師或同學的思路進行比較,看教師或同學高明在什麼地方,不足在什麼地方,自己還有哪些理解不夠的地方,取人之長,被己之短。假定書上有一道題,有A、B、C三種解法,你預習時掌握了B種解法。課堂上老師把問題提出後,你會胸有成竹地期待著,看老師或同學是怎麼做的。如果有的同學用C種方法解時,就可以舉手提出你的B種解法,因為你的解法比較高明,教師、同學都會向你投來讚賞的目光,你心裡就會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愉悅感。如果那個同學也用B種方法解,你會因為與他不謀而合而高興。如果老師在總結同學們的解法之後,提出了A種解法,你就會感到驚喜不已,心中有頓開茅塞、別有洞天之感,佩服老師高明,更加虛心向老師學習,拍腦袋責備自己為什麼沒有想到這步,從而提高學習興趣,激起對今後預習的慾望。可見,預習後上課不是沒事幹,而是聽有重點,看有“門道”,學有目標,重在思考,這樣做,不僅有利於掌握新知識,而且有利於思維能力的發展。

  如果不先預習,不管用哪種方法解,都認為對,不會產生上面的情感體驗,印象淡薄。由於盲目地聽課,聽和記本來就夠緊張的了,哪裡還能夠勻出精力去思考理解,更談不上與教師和同學比較思路了。

  7.預習可以提高筆記水平。

  由於預習時看過課本,所以老師講的內容及教師板書,書上有沒有,心裡一清二楚。凡是書上有的,上課可以不記或少記,也可留下空白待課後記。上課時,著重記書上沒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師反覆提醒的關鍵問題。這樣做,就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思考理解問題上,有的同學課前不預習,不知教師板書的內容書上有沒有,從頭抄到底,顧不上聽課,更來不及思考,失去了許多寶貴時間。後來翻翻書,原來許多內容書上都有,根本用不著抄。這種盲目性的聽課,大大影響了學習效果。

  如何做好課前預習

  1、選擇好預習的時間

  預習的時間一般要安排在做完當天功課的剩餘時間,並根據剩餘時間的多少來安排預習時間的長短。如果剩餘時間多,可以多預習幾科,預習時鑽研得深入一些;反之,把時間用於薄弱學科的預習。

  2、迅速瀏覽一遍即將學習的新教材

  這時要了解教材的主要內容,弄清哪些內容是自己一讀就懂的,哪些內容是自己沒有讀懂的。

  3、帶著問題,邊思考邊讀第二遍

  對於初次閱讀沒讀懂的問題,在第二次閱讀時,頭腦裡始終要帶著這個問題,深入思考,仔細鑽研教材,這時的閱讀速度可以適當放慢一些,遇到困難,可以停下來,翻翻以前學過的內容,或者查閱有關的工具書、參考書,爭取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難點攻克,把問題解決,把沒讀懂的地方讀懂。對於自己經過努力仍未解決的問題,也不必勉強去解決,這樣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可以把這個問題記下來,留待課堂上聽課時去解決。

  4、邊預習邊做好預習筆記

  預習筆記有兩種,一種是做在書上,一種是做在筆記本上。在書上做的預習筆記要邊讀邊進行,以在教材上圈點勾劃為主。所圈點勾劃的應是教材的段落層次,每部分的要點,以及一些生僻的字句。同時,也可以在書面的空白處,做眉批。寫上自己的看法和體會,寫上自己沒讀懂的問題。在筆記本上做的預習筆記既可以邊讀邊做,也可以在閱讀教材後再做整理。整理的內容包括本節課的重點、難點部分的摘抄及心得體會;本節課講授的幾個主要問題是什麼,以及它們之間的前後關係、邏輯關係,預習時遇到的疑難點是什麼,自己是如何解決的,查閱了哪些參考書或工具書,所查閱的資料中有價值的部分的摘抄及心得體會。

  5、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採用不同的預習策略

  預習也不能搞千篇一律,要根據不同的學科特點抓住預習的重點,選擇不同的預習方法。例如,語文課首先要扣除生字、生詞障礙,再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及寫作風格、手法;而數學課則要把重點放在數學概念、數學原理的掌握上。

  總的來說,根據預習的科目和內容不同,具體做出安排。比如預習的內容是一個新的概念就一定要想一想:為什麼要引入這個概念***想不通沒關係,做好記號***;如果預習的是一個新的規律就要想一想:這個規律自己是否能推匯出來***試試看,有時候自己能推匯出來的,而且自己能推匯出來是很有成就感的***。

1.高一新生暑假如何提前學習

2.如何制定初一暑期學習計劃

3.高中生課前預習的方法

4.新學期如何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

5.初中生語文預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