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有哪些常用的基本專業術語

  騎馬是很多人都向往和憧憬的一件事,馬術也是有很多專業術語的。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馬術有哪些專業術語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馬術的專業術語

  巴沙基***passage***

  也稱"高階快步"。盛裝舞步賽中 規定步法。兩斜對肢互動起落一致,並間隔較長,前蹄 的提起高度在著地一側前肢髒骨的一半以上;後蹄抬 起的高度稍高於另一後肢的距關節。這種可快步,步幅 緊湊,節奏鮮明.運步時馬的臀部的衝動力明顯,前膝 和後膝的屈裕程度較大,並富有彈性。

  扶助***aid***

  指騎手為了使馬匹眼從並按照自 己的意圖行動,藉助韁、腳、騎坐的操控,並使用馬鞭、 馬刺、聲音等誘導、鼓勵和驅策的方法。

  正扶助***natural aids***

  也稱"自然扶助"。指用韁、腳、騎 坐控制馬匹,使之按騎手意圖行動。

  半減卻扶助*** half aids***

  指騎手為了使馬變換步法和步速, 而預先施於馬的扶助。

  全減卻扶助***all aid***

  指騎手施於馬的扶助用來使馬停止前進。

  內方***inside***

  馬的左、右側分別被稱為"內方"、 "外方"。內方姿勢為:馬頭、頸採用受銜姿勢,左層撓, 馬體以騎手內方腳***左腳***為中心,彎曲成弧形。騎手僅 能見馬的左眼角。外方姿勢相反。

  施韁***draw the rein***

  韁扶助之一。兩拳不離開原位,腕 部向前外上方扭轉,驅策馬前進、加快和伸長步度。

  開韁***leadingrein***

  韁扶助之一。肘不離開上體,用拳和小臂向左或向右拉開韁,用於迴轉。

  壓韁***pressure***

  韁扶助之一。持定一方韁,用另一 方韁壓馬頸,使馬迴轉、旋轉和使馬頭同撓。向左轉時 用右韁壓馬頸,右轉則反之。

  受銜***light mouth***

  指馬匹願意戴籠頭和水勒。或在運 動時對韁和水勒的控制無抵抗行為。

  屈撓***bend***

  指馬頭、頸、項、軀體及四肢等部位 作出的柔軟而優美的彎屈動作。

  抗拒***resistace***

  指馬匹在比賽中出現的停止且或 多或少有迴轉,以及後腿直立等情形。無論什麼時候或 什麼理由出現這種情形,均屬抗拒。

  收縮***systole***

  指馬匹後體屈撓,跗關節彎曲,使 後肢向前下方深踏,前肢起揚,頭頸昂起重心後移,處 於受銜狀態。馬匹這種運動姿勢,體態優雅,騎乘較為 舒適。

  交突***forefoot touch***

  指馬匹兩前肢在運動時的碰撞。易 使馬絆跌使馬腿受傷。

  追突***tonch of legs***

  指馬匹前肢與後肢間在運動時的 碰撞。在用快步和對側步的輕駕車賽中易發生。易使 馬絆跌受傷。

  迴轉***pirouette***

  指馬在行進中再縮短步法進行的 轉彎和改變方向。

  拒跳***refusal***

  無論馬匹是否已將其撞倒或移動, 只要在將要跳越的障礙前停止跳越,均屬拒跳 只要在將要跳越的障礙前停止跳越,均屬拒跳。

  起賽線***starting Line***

  指比賽場中選手在開始比賽時必須 通過的線。它的左側用白旗標示右側用紅旗標承。

  起跳邊***Take-off slee***

  指選手超越障礙時起跳的一邊。

  單障礙***simple obstacle***

  指馬匹只須跳越一次的單一障礙物。

  直障礙***straight obstacle***

  指構成障礙的各部分在起跳邊呈 上下垂直放置的障礙物。無論其構造如何,其前面均設 有欄干、樹籬、堤岸、溝渠或向牆壁的傾斜面等障礙。

  伸展障礙***spread obetade***

  指馬匹既需跳高.又需跳遠才能超過的障礙。

  雙重障礙 ***double combimation obstacle***

  由兩個距離為7-12米障礙物組成,比賽時馬匹必須連續進行兩次跳越。

  多重障礙***mutiple combination,dbstacle***

  指由3個以上的障礙物組成的障 礙。相鄰兩個障礙物之間距離為7-12米,馬匹通過時 必須進行多次連續跳越。

  開啟式復障礙 ***open combination obetacle***

  指馬匹不需要跳也能從裡面出來 的障礙。

  關閉式復障礙***closed combinatio obstacle***

  指馬匹進去後必須跳躍才能出來的障礙。

  紀錄性障礙超越***recorded show jumPing***

  馬術運動比賽專案之一。騎手乘馬創造跳躍紀錄的比賽。分高障礙超越和寬障礙超越。世界最好成績分別為 2.17米和 8.40米。因其無實用價值,國際馬術聯合會於 1949年起取消了這一比賽,但在某些國家的 國內馬術比賽中仍保留這個專案。

  改正偏離比賽路線***rectiried deuition rrom the coures***

  指選手偏離比賽路線後又回到錯 誤發生點,重新進行比賽。

  正步***passage***

  指馬匹依靠臀部的協調配合,膝蓋與後踝關節充分彎曲,每對對角肢交替伸出,韻律平 均,停歇稍長。是一種極為縮短、而極有韻律的快步。

  快步***trot***

  運動時馬的斜對肢同時離地和落 地,每一斜對肢交替伸出。步度為兩節拍馬蹄落地呈兩 蹄聲。包括縮短快步、尋常快步、伸長快步等。

  輕快步***supple step***

  指馬匹的一種快步.運動時,騎手 臂部觸鞍即起,隨馬的顛簸呈波浪式起伏,從而減輕人 馬的疲勞和負擔。分左、右輕快步,隨馬左前肢起伏者 為左輕快步,隨馬右前肢起伏運動的為右輕快步。在正 規的快步中,騎手臂部不允許離鞍。

  步法***gsit***

  指馬匹在四肢運動時運步的方法。 有快步、慢步、跑步、襲步等。

  步樣***POSitbo***

  指馬匹四肢行動時運步的姿態。如 低伸***宜於持久***、高揚***運步輕快***等。

  步速***atep speed***

  指馬匹在單位時間內所行進的距 離。一般慢步100米/每分鐘,快步為220米/每分鐘, 跑步為320米/分鐘,伸長跑步為42O米/分鐘。

  步度***stride***

  指馬的每一運步間的距離***步幅***、 大小***長短***、動作***步速***和快慢***急緩***,是步法與速度 的合稱。

  步調***pace***

  指馬匹四肢行動時運步的節奏。有 徐緩、急速、縮短、伸長等。

  對側步***amble***

  俗稱"走馬"。使馬匹同側的前後 兩肢同時離地和落地,兩側交替進行。分自然形成和人 工形成兩種。馬蹄落地呈兩蹄聲,為兩節拍步法。

  中間步法***middle gait***

  指介於尋常步法和伸長步法之間的中等伸長步法。有中間慢步、快步、跑等。

  尋常步法***ordinary gait***

  又稱"自然步法"。指適宜於馬身 高和體長的正常步法。有尋常慢步、快步、跑步等。

  曲線騎乘***curve riding***

  指騎手馭馬弧線前進。主要是訓 練馬匹的向內、外方屈撓,以柔軟其軀體,並鍛鍊騎手 的內、外方扶助和身體平衡。盛裝舞步賽中的圈乘、8 字形騎乘和蛇形騎乘,均恪地曲線騎乘。

  步度變換***chang stride***

  指馬匹在運動過程中變換步法和 步速。如縮短步變伸長步、慢步變快步、快步變慢步等。

  變換裡懷***chans of aid***

  指騎手為領會各種轉變時的扶助。 乘馬連續作左右轉彎和左右後轉變時的動作。

  空中換步***flying changf of lead***

  指馬匹作變換跑步時,在一個步度 後四肢懸空的瞬間變換引導腿。常用於盛裝舞步賽的 高階跑步。

  變換跑步***change gallop***

  一指馬匹在馬蹄懸空的一瞬間變換 領先步和引導腿,從而進行左、右跑步反覆交換的運動。

  前肢起揚***pesade;Ievade***

  指馬匹只以後肢支撐身體,前 肢揚起成人立姿勢;或馬匹呈收縮狀態,後肢深踏,前 肢高抬輕快地運步。

  圓形路線***Figures***

  指馬匹在馬場中行進的一圓形路線。主要有:環騎路線,直徑6米;圈騎路線,直徑大於6米;蛇行路線;8字形路線等。

  原地高階快步***piaffe***

  盛裝舞步賽的步法。參見"琵阿斐"。

  高階跑步***advanced gollop***

  又稱"原地高階跑步"。盛裝舞步 賽規定步法。騎手使馬匹的各個運步在騰空狀態下變 換。可每隔一步、兩步、三步或四步進行變換,也可連續 進行變換。這是步幅極度縮短的交換跑步,幾乎是在原 地運動,故又稱"原地高階跑步"。在盛裝舞步大獎賽 中,每跨一個步度,須連續作15次原地變換。

  馬術的比賽概述

  比賽專案

  奧運會的馬術比賽分為盛裝舞步賽、障礙賽和三日賽三項,每項均設團體和個人金牌,共產生6枚金牌。

  歷年比賽

  2000年花樣騎術團體專案10個隊參加,每隊4名運動員,1998年世界錦標賽的前八名、歐洲錦標賽冠軍獲得參賽資格,東道國澳大利亞隊自動獲得參賽資格,每個協會限報1個隊。個人專案50名運動員參加,除去團體專案中的40名運動員外,其餘10名運動員根據世界排名確定,每個協會最多兩名運動員。障礙賽團體專案16個隊參加,每隊每個專案4名運動員,1998年世界錦標賽的前六名、1999年歐洲冠軍、非洲錦標賽冠軍獲得參賽資格,東道國澳大利亞隊自動獲得參賽資格,每個協會限報1個隊;個人專案15名運動員參加,團體專案的運動員也可以參加個人專案的比賽,每個協會最多兩名運動員。三個賽團體15個隊參加,通過世界錦標賽、泛美錦標賽、歐洲錦標賽以及其他地區奧運會預選賽選出,東道國澳大利亞隊自動獲得參賽資格;個人專案36名運動員參加,通過世界錦標賽、5個洲際錦標賽或奧運會預選賽或國際馬術聯合會公佈的世界排名確定運動員參賽資格。

  馬術的專案分類

  盛裝舞步騎術賽

  又稱盛裝舞步騎術賽。比賽時,馬和騎手要在長60米、寬20米的場地內用12分鐘的時間完成一系列規定和自選動作。以騎手完成動作的姿勢、風度、難度等技巧和藝術水平評分,得分高者名次列前。花樣騎術個人於1912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專案,團體於192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專案。

  三日賽

  又稱綜合全能馬術賽。騎手在3日內連續參加3項比賽,第一天花樣騎術,第二天越野賽,第三天障礙賽。以3項總分評定名次。分個人和團體兩個專案,1912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專案。

  障礙賽

  場地至少2500平方米,設定十多個高1.40 ~1.70米的障礙。運動員騎馬必須按規定的路線、順序跳越全部障礙。超過規定時間、馬匹拒跳以及運動員從馬上跌落等都要罰分。罰分是負分,最好成績為零分,罰分少者名次列前。奧運會有個人***1900年列入***和團體***1912年列入***兩個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