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自行車手麻是什麼原因

  騎自行車是一項非常有益身心健康的有氧運動,所以想要健身的朋友建可以多騎一下自行車。很多自行車愛好者都不知道騎車手麻是怎麼回事,手麻的原因有很多。大家是否有所瞭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騎自行車手麻的原因分析,希望能幫到你。

  騎自行車手麻的原因

  1、血液不暢

  很多人騎車一直用一個姿勢,但是長期一個姿勢握把容易引起血液不暢,從而導致手部發麻,因此,養生之道網建議長途騎車的人要不時地換一下握把姿勢,緩解姿勢疲勞,使血液流通,或者用熱水泡手,加快血液迴圈,從而緩解血液迴圈不暢的問題。可以在車把上裝副把,但是手握副把要注意路面,以便手及時換到主把剎車。

  2、手部勞累

  因為要用力掌握方向,所以手指用力握車把的時間長了手自然會勞累睏乏,一個人如果連續騎行時間過長,自然會手困手麻,這種情況下的手麻就建議騎車人下來休息一下,讓自己的雙手歇歇。

  3、高度不適

  正確調整車把與坐墊高度。因為車座與車把高度不合適,也有可能會導致手部肌肉麻木,所以騎行前一定要調整車座與車把的高度,讓自己騎得更舒服。

  4、吹風受寒

  騎車的人如果過於追求騎行速度,就很可能會吹風受寒,手部在最前面,首當其衝受寒風的刺激更大,受冷麻木也是手麻的一個原因,所以,養生之道網建議大家騎車時要保證手部不受寒,冬季外出騎車一定要戴手套。

  5、頸椎病

  手麻的情況不能排除頸椎病,因為頸椎病可以壓迫血管神經從而導致人出現手麻的情況。這個可能是因為騎車的時候表現突出,頸部不自然造成的,更可能是長期用電腦握滑鼠的後遺症。大家平時要做好頸椎保健工作。

  騎自行車的方式

  1、長時間的慢速騎行

  長時間的慢速騎行心率一般不超過最大心率的65%。持續20分鐘以上,會“燃燒”更多的脂肪來供給能量,因此,比較適合以減脂為目的的肥胖者。

  2、快速騎行

  快速騎行可使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85%以上。此時機體主要通過糖原無氧酵解的方式來供能,可以提高全身尤其是大腿肌肉的無氧運動能力,幫助提升無氧閾值。也就是說,劇烈運動後的身體不適感將會被推遲,有助於我們從事更高強度的運動,或在高強度運動時堅持更長的時間。此外,快騎對心肺功能也頗具鍛鍊價值。

  3、快慢結合的騎行

  快慢結合的騎行方式除了能兼顧有氧能力、無氧能力、心肺功能外,還能增加運動的樂趣。如能得到科學的指導,採用更合理的快慢結合鍛鍊方式,還會取得更好的健身效果。

  4、中速騎行

  中速騎行也就是把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85%,是鍛鍊心肺功能及身體有氧運動能力的好方法。

  健身時最好將以上幾種方式交替進行,但以其中一種為主,同時輔以其他方式,才能達到更好的鍛鍊效果。

  此外,健身者剛開始鍛鍊時,騎行速度不宜過快,時間一般為20—40分鐘,期間如感覺疲勞,可隔一段時間慢速騎1—2分鐘以恢復體力。經過一個階段後,再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和持續時間。

  騎自行車的好處

  ***1***能預防大腦老化,提高神經系統的敏捷性。現代運動醫學研究結果表明,騎自行車是異側支配運動,兩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側大腦功能同時得以開發,防止其早衰及偏廢。事實上因為踩單車壓縮血管,使得血液迴圈加速,大腦攝入更多的氧氣,因此你吸進了更多的新鮮空氣。

  ***2***能提高心肺功能。自行車是克服心臟功能毛病的最佳工具之一。世界上有半數以上的人是死於心臟病的,騎單車不只能藉腿部的運動壓縮血液流動,以及把備註從血管末梢抽回心臟,事實上卻同時強化了微血管組織,這叫“附帶迴圈”。強化血管可以使你不受年齡的威脅,青春永駐。

  ***3***研究表明,騎自行車運動對內臟器官的耐力鍛鍊效果與游泳和跑步相同,此項運動不僅使下肢髖、膝、踝3對關節和26對肌肉受益,而且還可使頸、背、臂、腹、腰、腹股溝、臀部等處的肌肉。關節、韌帶也得到相應的鍛鍊。

  ***4***能減肥。自行車是減肥的工具,騎自行車時,由於週期性的有氧運動,使鍛鍊者消耗較多的熱量,可收到顯著的減肥效果。根據統計,75公斤重的人,每小時以9英里半的速度,騎73英里時,可減少半公斤體重,但必須每天持之以恆。

  ***5***可改善性功能。每日騎自行車4—5公里,可刺激人體雌激素或雄激素的分泌,使效能力增強,有助於夫妻間性生活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