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成功的定義

  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呢?每個人對於 成功 的理解都會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成功不只意味著一個頭銜,不只意味著工資單上的數字,也不只意味著掛在牆上的那張獎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中國古代對“成功人士”的定義:

  國古人對“成功人士”是下過定義的。啥呢?功德圓滿。

  功德圓滿,就是功圓滿,德圓滿。

  功圓滿,好解釋,就是你得為社會有所貢獻。如果不***,說世俗點兒,你這輩子得有那麼兩件幹得不錯,拿得出手,值得顯擺的事兒。這和我們現代人對成功的理解,倒也大同小異。

  德圓滿就比較深了。先說一下“德”,厚德載物。從字面上講,厚德載物就是說,德是用來載物的。那缺德呢?缺德就沒法載物了唄。就象蓋個樓沒基礎,再高也得塌。

  我不得不驚歎我們先人對人生的洞見,想想看,古今中外,那個賊臣逆子有好下場?所以“厚德載物”閃耀中國古人深邃的智慧光芒。只是我們這些不肖子孫,把它口號化、空洞化了。

  以此為論,“德圓滿”是人生成功的唯一基礎,亦是成功人士的必然標識。

  立功,在職場,在仁途;立德,在家室,在贍養,在撫幼,在朋友之交,亦在靜室之私。事事要有一顆虔敬之心,最終才會“功德圓滿”。

  另:記得下次再念“功德圓滿”的時候,把重音放在“德”上喔。德若不立,何以立功?

  

  1. 成就功業或事業。

  《書·禹貢》:“ 禹 錫玄圭,告厥成功。” 漢 桓寬 《鹽鐵論·結和》:“ 黃帝 以戰成功, 湯 武 以伐成孝。”《宣和遺事》後集:“ 汪伯彥 、 黃潛善 力主遷幸東南之議,忌 宗澤 成功,屢沮撓之。”《西遊記》第六一回:“﹝ 羅剎 ﹞磕頭禮拜道:‘望菩薩饒我夫妻之命,願將此扇奉承 孫叔叔 成功去也。’”

  2. 成就的功業,既成之功。

  《史記·秦始皇本紀》:“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於是二府文武之士,感 秦國 思 鄭渠 之績, 魏 人置 豹 祀之義,乃遐慕仁政,追述成功。” 唐 司空圖 《太尉琅玡王公河中生祠碑》:“大寇既逃,鄰封共慶,遽求罷任,本切歸寧,堅避成功,益彰傑操。”

  3. 事情獲得預期結果。

  唐 顧況 《塞上曲》:“酣戰祈成功,於焉罷邊釁。”《古今小說·臨安裡錢婆留髮跡》:“已知兩路人馬,都已成功,合兵回 杭州城 來。”曹禺 《日出》第四幕:“這一次買成功了,我主張以後行裡再也不冒這樣的險。”

  4. 成效。

  《國語·吳語》:“夫諺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 宋 蘇洵 《上皇帝書》:“此所謂用力少而成功多,法無便於此者矣。”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道光 二十二年, 河 決 開封 ,公奉命往治,駐工六閱月,糜帑少而成功速, 皖 豫 之民至今德之。”

  5. 收穫。

  《左傳·襄公四年》:“邊鄙不聳,民狎其野,穡人成功。”《漢書·元帝紀》:“元元之民,勞於耕耘,又亡成功,困於饑饉,亡以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