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竹養殖方法_蓮花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蓮花竹是一種觀賞性的植物,在養殖上,需要掌握好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蓮花竹的養殖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蓮花竹的養殖方法

  換水

  蓮花竹喜歡腐水,生根後不宜換水,水分蒸發減小後只能及時加水,常換水易造成葉黃枝枯萎,為防止其徒長,不要施化肥,最好每隔3周左右向瓶內注入幾滴白蘭地酒,加小量的營養液,即能使葉片保持翠綠。

  光照和水分

  蓮花竹在我國北方4月至10月為生長季節。應保持盆土溼潤,每半月施一次腐殖酸液肥。夏季在室外養護的要遮陰,光照過強會使葉片變黃,放在北向陽臺或疏蔭下較好。

  淋水

  氣候乾燥時每日向地面及葉片淋水1次至2次。11月至翌年3月要在室內養護,放南窗前可見陽光處,保持10℃以上可緩慢生長。春季3月至4月換盆換土,培養土可用泥炭土加50%園土配成。

  盆底先墊2釐米至3釐米厚的陶粒或粗沙礫做排水層,再加入培養土。栽後保持盆土微溼,待新芽發出後可進行正常水肥管理。栽培兩年左右要截乾重栽,植株可留5節至6 節截幹,截下的部分可扦插或水養。

  溫度

  氣溫較低時7天至10天換水一次,春、秋生長旺季每3天至5天換水一次,水中可加入全元素複合肥。夏日高溫期水養最好用涼開水,以免爛根或孳生藻類。冬季停肥。嚴寒季節北方無供暖設施的室內水養易受凍害,可於10月上旬用河沙栽植,寒冷時用塑料袋連盆罩住,放室內冷風吹不到的地方,5℃左右可安全越冬。

  養護

  春季可用培養土盆栽或洗去河沙後水養。養護中如有爛莖、爛根,應及時剔除,並用75%百菌清1000倍水溶液浸泡根、莖30分鐘,用清水沖洗後繼續水養。如植株已很衰弱,應土栽復壯。

  蓮花竹的栽培方式

  荷花竹在我國北方4月至10月為生長季節。應保持盆土溼潤,每半月施一次腐殖酸液肥。夏季在室外養護的要遮陰,光照過強會使葉片變黃,放在北向陽臺或疏蔭下較好。氣候乾燥時每日向地面及葉片淋水1次至2次。11月至翌年3月要在室內養護,放南窗前可見陽光處,保持10℃以上可緩慢生長。春季3月至4月換盆換土,培養土可用泥炭土加50%園土配成。盆底先墊2釐米至3釐米厚的陶粒或粗沙礫做排水層,再加入培養土。栽後保持盆土微溼,待新芽發出後可進行正常水肥管理。栽培兩年左右要截乾重栽,植株可留5節至6 節截幹,截下的部分可扦插或水養。

  綁紮造型的“開運竹”多用水養。平日應放室內明亮處。氣溫較低時7天至10天換水一次,春、秋生長旺季每3天至5天換水一次,水中可加入全元素複合肥。夏日高溫期水養最好用涼開水,以免爛根或孳生藻類。冬季停肥。嚴寒季節北方無供暖設施的室內水養易受凍害,可於10月上旬用河沙栽植,寒冷時用塑料袋連盆罩住,放室內冷風吹不到的地方,5℃左右可安全越冬。

  春季可用培養土盆栽或洗去河沙後水養。養護中如有爛莖、爛根,應及時剔除,並用75%百菌清1000倍水溶液浸泡根、莖30分鐘,用清水沖洗後繼續水養。如植株已很衰弱,應土栽復壯。

  水養荷花竹喜歡腐水,生根後不宜換水,水分蒸發減小後只能及時加水,常換水易造成葉黃枝枯萎,為防止其徒長,不要施化肥,最好每隔3周左右向瓶內注入幾滴白蘭地酒,加小量的營養液,即能使葉片保持翠綠。

  土養生根後要及時施入小量複合化肥,則枝幹長得粗壯,葉片油綠。春秋兩季每月施1次複合肥即可。

  蓮花竹水插水養步驟

  1、在剛開始養的時候要剪掉底部的葉子,防止抑制竹子自身的成長,具體情況視瓶子的大小長短而定,注意要剪掉瓶口以下的葉片。還有,在根的底部要斜剪去一小段,注意切口平滑,這樣可令雅竹更好的吸水。

  2、要控制水量、選擇性用水,水量只需佔瓶子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即可。而且在長根之前,要勤換水,可3-4天一次,生根後幾乎可以不用換水,只需往瓶內加適量水。在夏天等天氣乾燥時,應該往葉面多噴水。

  3、要把握好室內荷花竹水養的溫度,因為荷花竹偏好溫暖,在16度到25度適中,不適合擺放在寒冷的地方養殖,要做好防凍措施。

  4、要使荷花竹有足夠的照明時間,即使在室內養殖,也要適度的使荷花竹接觸陽光,擺在通風、光線充足的地方即可。

  5、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平均每30天左右就可施一次肥,適度的施肥可令其長期保持葉子的油綠和舒展,或者加適量培養液也行。

  蓮花竹繁殖注意事項

  春季將截下的莖幹剪成5釐米至10釐米不帶葉的莖節,或剪取基尖易乾枯。長期在室內廕庇處部分生的帶莖尖的分枝,插於潔淨的粗河沙中,澆透水,用塑料袋罩住,保持基質溼潤,置室內明亮處,25天左右可生根。或將剪下的分枝插入水中,25℃時半月左右可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