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花養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八仙花有紅、粉、藍、白等各種顏色,受到廣大愛花人士的喜歡,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八仙花的養殖方法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仙花養殖的方法

  1.繡球花養殖的土壤選擇

  早春,可將扦插成活的繡球花小苗移植於盆中。盆栽時宜,用腐葉土4份、園土3份、河沙2份、餅肥1份混合成的培 養土,或用堆肥土4份、沙土5份、餅肥1份混勻配製,或用腐葉土6份、沙土***或爐灰渣***3份、餅肥1份的混合土。上 盆後澆透水,放在室內養護,5月上旬出室。

  繡球花應每隔1~2年於早春換盆1次,換進新的培養土。換盆時去掉部分陳土和爛根,並結合換盆進行修剪。

  2.繡球花養殖的施肥方法

  繡球花喜肥,生育期間,一般每15天左右應施1次稀薄餅肥水。為使盆土經常保持酸性反應,可結合施液肥時加入 0.2%的硫酸亞鐵,使其變成礬肥水澆灌。孕蕾期增施1~2次0.5%過磷酸鈣浸泡液,可促進花大色豔。

  3.繡球花養殖的澆水方法

  繡球花葉片較肥大,需水量較多。春夏要勤澆水,保持盆土溼潤;盛夏高溫時要早晚各澆1次水,並注意適當庇廕 ;冬季少澆水,只要保持盆土溼度即可;生長期問澆水要充分,使盆土經常保持溼潤狀態,尤其是夏季,更要給以 充足的水分。

  5~8月除滿足盆土的需水外,每天還需向葉面噴1次水。但繡球花為肉質根,澆水也不可過多,水分過多易造成爛 根。9月份以後天氣漸涼,要逐漸減少澆水量,使枝條生長健壯,以利於冬季休眠。

  4.繡球花養殖的光照要求

  繡球花喜陰,春季出室後需先放置在半陰環境中養護,盛夏季節移至通風良好的陰涼處,防止葉片發生日灼病。9 月以後光照強度日漸減弱,為促進花芽分化,應將花盆移至光線較多的地方。

  5.繡球花養殖的溫度要求

  繡球花的生長適溫為18~28℃,冬季溫度不低於5℃。花芽分化需5~7℃條件下6~8周,20℃溫度可促進開花,見 花後維持16℃,能延長觀花期。但高溫使花朵褪色快。

  6.繡球花養殖的摘心方法

  當新枝長到10~15釐米左右時即可摘心,促生分枝;待分枝長至8~10釐米時進行第二次摘心,以利株形端正勻稱 。9月以後花芽分化,花謝後及時將枝條短剪,促生新枝,待新枝長至8~10釐米時再進行摘心,促使新枝芽充實, 以利於來年開花。

  以後每年早春3月應從基部剪去病枯枝和纖弱枝,保留3~5個健壯的主枝並短截,每枝留2~3個芽,促發新枝,使 之開花繁茂。通過修剪整形,可使樹形緊湊、豐滿、勻稱、花多、朵大、色豔。若不修剪,3年以上的老枝基部已 木質化,不易萌發新枝,容易形成植株下部空虛,影響觀賞價值。

  八仙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處理時間:

  一定要在現蕾之前的5~6周處理,若花現蕾才處理,時間已晚。

  光照:

  高緯度地區春初冬末陽光較弱,需要適度補光。夏季陽光充足注意適當遮陰,光照過強也會使花變為紅色。尤其在現蕾後期,儘量放在陰涼處養護。

  土壤:

  培育藍色的八仙花,要保證土壤酸度維持在PH4,使盆中的鋁離子處於遊離狀態。

  施肥:

  在培育過程中,儘量少施氮肥,也不要施銨態氮肥,當然所選肥料中也不要有鎂和鐵,否則會使施在土中的鋁失效。

  選種:

  並不是所有的八仙花品種都能變成藍色,選擇的品種種要含有飛燕草色素。所選品種若紅色素太多,培育後會變成紫色,雖然沒有達到要求,還是別有一番風味,若是白色,經過處理會變得更白。

  所以大家在選擇品種時,不要感覺負擔太大,哪種品種經過培育後,顏色都會更漂亮。

  繡球花養殖的病蟲害防治

  1、繡球花灰黴病

  症狀:露地栽培的植株,易發生於密集的球形花叢,使之產生水漬狀腐爛。溫室栽培時,容易發生芽變黑,並枯萎。

  防治方法:

  ①減少侵染來源。徹底清除病殘體,集中銷燬。

  ②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施70%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800~1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噴2~3次。溫室儲藏期,可噴施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苯來特l000倍液。

  2、繡球葉斑病

  症狀:主要為害葉片。葉片受侵染後初為暗綠色、水漬狀的小斑點,逐漸擴大到1~3mm,最大可達15mm左右;後期病斑暗褐色,中心部分變灰白色,邊緣部分紫褐色,略隆起。病部產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

  ①徹底清除病殘體,燒燬或深翻土地,減少侵染源。

  ②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6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1:l:200波爾多液、77%可殺可溼性粉劑5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DT***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3、繡球花黃化病

  症狀:繡球對缺鐵非常敏感。由於鐵在植物體內不易移動,當盆栽或地栽繡球缺鐵時,表現為植株頂端的新梢、嫩葉之葉脈間先開始失綠,由葉尖逐漸向葉基變黃,而葉脈仍保持綠色,生長速度明顯下降。如果不能及時通過外源補充可被利用的鐵素,嚴重時整個新葉均會變成黃色,葉脈也逐漸變黃,最後幾乎變成了白色,植株生長顯得特別緩慢。一旦缺鐵非常嚴重時,中、下部的老葉也表現出葉脈間黃化的症狀,葉緣或葉尖出現枯焦及壞死;繼續發展下去,則葉片脫落,植株生長停滯而死亡。夏季高溫、多雨季節,一些生長旺盛的花卉種類嫩梢,也常出現臨時性的缺鐵症。

  防治方法:

  缺鐵症一旦發生,其防治比較困難,一般應以預防為主,具體措施:

  ①土壤改良,矯正土壤酸鹼度,提高土壤中鐵的有效性和植株根系對鐵的吸收能力。如通過增施酸性有機肥、在有機肥中加硫黃、平衡施肥等措施來調節土壤酸度及養分供應。

  ②調節施肥比例及肥料品種。如在鹼性土壤上施酸性肥料。

  ③採用葉面噴施、埋根等處理。葉面噴施用絡合態鐵***如尿素鐵等***以0.5%的濃度傍晚噴施,埋根即找到植株根新梢,用0.5%的絡合態鐵用瓶子或塑料袋裝後,將根新梢置入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