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的扦插繁殖方法有哪些

  月季扦插是月季繁殖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在日常生產中常用的插穗有硬枝***成活率高***、嫩枝***修剪下來的材料來源廣泛***二種扦插方式,小編主要介紹月季花的扦插繁殖方法。

  月季花的扦插繁殖方法

  第一方案:圈皮一週後再剪枝扦插

  1、選扦插的苗不能太嫩,也不能用已經木質化的枝杆,要選擇較粗壯和顏色透著深綠的枝幹適合。

  圖片中中間綠色的部位適合扦插,上面的太嫩,下面的已經偏咖啡色,開始木質化,不適合。

  2、在接近芽眼下1CM的地方圈掉一圈約0.2-0.3CM的外皮,一週後再剪下進行扦插成活率是最高的。因為我的月季還在花期,不好下手,只能圖片示範一下。

  要保證100%成活,可以參考其他花友提供的高壓繁殖法。也就是說在缺口處上泥包住,一個來月肯定出根,缺點是高壓繁殖法只適用於強壯的枝幹,數量少,速度慢,不如扦插法來得快速和簡單,因為扦插用的枝條甚至可以是修剪月季後殘餘的枝幹,能夠一次性繁殖數十棵苗。

  第二方案:利用修剪後的殘枝進行扦插的辦法

  這種方法的扦插枝條來源廣泛,缺點是成活率稍低。下圖是準備剪的弱枝除扦插,弱枝雜枝更適合大家拿去練習,成功是固然高興掛掉也不心痛。

  夏季溫度高,溼度也高不適合扦插月季,而月季在30度上以上很難出芽,土裡的細菌更會在這時候大量增生,導致苗的根部感染,90%的扦插失敗並非太陽晒死,是土泥的細菌將枝苗感染而亡。

  修剪插條的處理,記住要浸在水裡剪,剪口不要露出水面,避免虹吸現象令空氣進入枝幹的輸水管道。因為枝條還不會自行新陳代謝,沒辦法從泥土裡吸取水份,體內的這點兒水份對它萌根前的生命維持非常重要。多餘的葉要剪掉,能夠留一點兒會更好,沒葉也沒關係。

  3、每根扦插枝3個芽眼,每根枝的底部都要有一個芽眼***枝丫部分做底部最適合的,容易出根***。扦插深度不要過深,否則下部會腐爛,如果芽節之間較長,土表應該在底部和中部兩個芽之間,倘若節很短,以第二個芽剛好接觸到泥土表面就行。

  4: 補充一點基質的心得。這段時間做過幾次實驗,發現用純珍珠岩扦插的成活率最高。但珍珠岩成本畢竟較高,所以我找了一種更低成本的材料,就是燒過後的煤球渣 ***相信很容易找到吧?***,將煤球渣弄成碎未,與普通乾淨泥土按1:1的份量做成扦插基質效果也不錯,因為煤渣結構疏鬆,內裡多空洞,既能蓄水讓泥土保持溼 潤,又能避免花盤積水而令根部腐敗,但以上兩種基質幾乎是沒營養可言的,苗長勢穩定後應該移栽到適合的基質上。

  5、扦插後馬上澆透水,不能觸碰插枝,以後長出小葉子也不能摸它,因為一觸動就容易令枝幹底部與泥土接觸出現空隙,明明活的都變死***所以才有人說越關心越死得快***。

  6、春、秋季扦插,放在露天也無所謂,夏天要注意避光,早上的陽光10點前可以見陽光,中午和下午必須將盤搬到陰涼處,否則晒成柴杆,枝條一但出現皺皮,基本上是沒救了。

  7、正常扦插苗出現2-3片葉後可能會停止生長,不要動它,這是蓄根過程,這情形維持半個月左右就能帶土移植,一定要帶土,面積越大越好,扦插苗的根是橫向生長的,太接近的話會傷掉新根。

  8、移植的幼苗避免中午強光照射,但可以接受早晚的太陽光線照晒,大約半個月後可以直接在露天全日接受陽光。

  月季花扦插過程常見問題解答

  1、為什麼扦插的月季先出芽後出根。

  扦 插枝萌芽是由枝條內帶的營養促成的,與根無關。嫩芽會產生生長激素***吲哚乙酸***,向下傳遞到底部,誘發底部傷口癒合並生根,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枝條營養 有限,製造的激素也不多,前期的萌芽和生長激素幾乎耗盡了所有資源,往後要靠新出的葉子通過光合作用製造能量, 小苗不能動,因為光合作用時需要的水份只能靠與底部泥土的緊密接觸而交換得到。

  這種情況大家叫“假活”,只有根長出,並出現第二次萌芽時,這才叫真活。

  是故大家挑選枝條時應該選擇較壯實飽滿的枝幹,過嫩的枝條由於營養累積不足和含水份太多,易受感染或脫水而掛掉,而過老的枝條已經完全木質化,芽失去活性,也不容易成活。

  2、什麼程度可以移植?

  扦插苗出芽後會停止生長很長時間,甚至1-2個月之久,不要施肥,但每週可以噴點稀薄的葉面肥營養它一下。當第二次萌芽時,表明根已經長成。

  通常第二次萌芽是不會開花的,根還嫩小,不足以吸收足夠的水份和營養促花,所以長几片葉子後又會再度停止生長,這時候才是移植的適合時機。

  移植時儘量帶土,這點大家要記住了,不帶土的話需要緩苗服盤一段時間才能正常生長。

  3、環剝法***圈皮***為什麼成活率較高?

  枝 條的結構主要分內部木質和外皮兩大部份,水份和微量元素等由根部吸收,通過內部木質管道向上輸送,葉子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營養則由外皮組織向下輸送。圈皮 就是截斷向下輸送營養的管道,讓營養在斷口處累積,提前癒合併產生結締組織,扦插到土裡時,避過了受泥土細菌感染的風險***感染是由外皮開始的***,而且營養 充足,出芽也快。

  理論上圈皮後停枝時間越長,累積的養份就越多,但不能無限期延長,1-3周內剪下扦插最適合,因為植株長時間沒收到截流枝條向 下 輸送的養份時,它會認為這株幹已經老化或接近死亡,不再或減少向上提供水份和其他元素,轉移到別處加速新芽的啟動,例如枝幹的下半部份,所以圈皮後停枝時 間不宜過長,否則得到的水份營養會越來越少,而光合作用和新芽啟動又大量耗損內藏的養分,強枝結果變成弱枝。

  4、為什麼有人圈皮後包泥?

  泡泥就是高壓繁殖法。

  延續上面的話題。

  當枝條收到根部提供的營養越來越少了,它必須自救,斷口處已經長出愈傷組織,只要有適合的環境,它就能生根自行吸取所需,溼潤的泥土正是適合的生根環境。

  所以高壓法就是樹上的“扦插”,成活率可以達到100%,缺點是繁殖數量少,時間長,適合家庭使用,不適合花場等大批量繁殖的方式。

  月季花秋季如何扦插繁殖

  苗床準備。扦插育苗宜選擇水肥條件較好的中性沙壤土***pH為6.50--7***。若土壤黏重,在整地時摻入適量的細沙;若土壤含沙量較大,肥力較低,在整地時施入適量有機肥。結合整地,每畝施入0.50千克甲基異柳磷,防治地下害蟲。

  插穗的選擇、修剪。選擇當年生、沒有病蟲害的健壯枝條***以花後枝條較好***。剪除枝條上部,選取枝條中、下部,每10釐米左右剪截1段,作為一根插穗,其上保留3--4個腋芽。不留葉片或僅保留頂部1--2片葉片,以防插條內水分和養分流失,以利扦插生根及控制枝、葉生長。插穗上端剪成平口,下端剪成斜口,剪口距腋芽1釐米。剪口要平滑,以便形成癒合組織。

  扦插前的生根處理。

  浸泡法。用2號ABT生根粉配成30--50毫克/千克溶液,將插穗以50--100根捆為1捆,下端2釐米浸入該溶液2--4小時,取出後插入苗床,深度3--5釐米。

  快蘸法。用50%酒精和萘乙酸或吲哚丁酸配成500毫克/千克溶液,將插穗下端2釐米浸入該溶液中2--5秒,待藥液稍幹後,立即插入苗床。

  為避免插穗在生根期間因病菌侵襲而腐爛,還可在配製生根藥劑時,同時加入2.50%克菌康。

  扦插後的管理。扦插後充分澆水,然後用塑料薄膜小弓棚遮蔭、保溼。前十天勤噴水,保持較溼的環境;10天后,控制噴水,見幹再噴,保持稍乾的溼潤狀態。插穗在20--25℃的環境中,20--35天即可生根,生根率達95%以上。新根形成後,應適時澆水追肥,促進苗體地上、地下均衡生長.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