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歲孩子教育方法

  九歲孩子身體的一切機能都生氣勃勃地向各方面開始發展。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去教育他們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1、不要嫌煩

  首先父母一定要接受幼兒這階段的多話現象。語言的發達必須經過“聽與說”的階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應為小孩確立正確的說話典範,同時也要當幼兒忠實的聽眾。

  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兒說話的慾望,父母對他們的話要表示關切,請多製造些愉快氣氛;而例如“羅唆!”“閉嘴!”等禁止小孩說話的態度是最不應該的。

  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擔心他們會影響談話時,可先告訴他:“等一下再聽你說好不好?”讓他養成等待的習慣。

  以上的說法並非要父母隨時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鐘耐心地陪他就夠了,其餘的時間媽媽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應和說:“原來這樣呀!”並注意著他的眼睛,讓他知道你對他的話是有反應的。這雖然只是非常簡單的反應,但已令孩子相當滿足了。

  此外,在母親為晚餐忙碌時,由父親代為陪伴孩子也是個好方法,這時候父親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見聞告訴幼兒,更能滿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進父子***女***間的情感。

  話再多的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裡那麼健談了。尤其是面對陌生環境時,這種傾向就更加明顯,這時候大人也許馬上急躁地說:“在家不是講得很好嗎?現在怎麼搞的?” 這種現象,與其說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語言問題,不如說是社會性的問題。只要讓他們習慣不同的人和環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這種障礙了。

  寶寶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順利進行,粗話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會經常脫口而出,這時候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會化禁止他們說粗話而干涉他們的交往,反而等於禁止了他們的生活。當寶寶第一次說粗話時,父母不妨對他說:“這句話不好聽,不應該這麼說哦!”然後教導他正確的說法;如果以後再聽到他說粗話就故意悶不吭聲,讓他以為這種話無法與大人溝通,自然而然就會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驚小怪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總之,幼兒是不斷在學習新詞彙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確的語言方法,粗話的新鮮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2、正確對待孩子的自言自語

  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會自言自語,瞭解有關孩子心理髮展知識的父母都知道,這種自言自語是孩子心理髮展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這種現象又被稱為“自我中心言語”,是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平時我們用於交流的話被稱作外部語言,而不出聲的在頭腦中用以思考的話則是內部語言。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己具備了一定的外部語言,但還沒有形成內部語言。這樣當他們思考問題時,往往要藉助外部動作或語言的幫助。自言自語是孩子從外部語言向內部語言過渡的形式。孩子在遊戲時,一邊做動作,一邊說話,用語言補充行動,用語言指導行動。

  孩子自言自語時,往往不需要別人回答,當他們想出辦法時,還會自言自語他說出。因此,當大人聽到孩子自言自語時,大可不必擔心,也不要厭煩,更不要阻止孩子的自言自語。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言自語現象將逐漸消失。

  3、讓孩子從小接受音樂教育

  讓孩子從小就接受音樂教育,並非是讓他們將來都成為歌唱家或演奏家,其目的是使孩子通過與音樂交朋友,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

  音樂是一種美的事物,最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孩子能夠在學習音樂中找到樂趣,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學會發現美、感受美。在彈奏樂器時,需要孩子動手、動腦,運用多種感覺器官,這就發展了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和創造力。

  通過持之以恆的練習,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品質,從小樹立不怕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培養其頑強的毅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藝術修養,並形成良好的性格。

  對於寶寶而言,音樂啟蒙主要是提供良好的家庭音樂環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薰陶。如可以用豐富多彩的樂曲陪伴孩子的不同活動,輕鬆愉快的抒情樂曲伴隨孩子起床和進餐;節奏明快的進行曲伴隨孩子游戲;優美安靜的搖籃曲伴隨孩子入睡。

  此外,還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簡單的樂器,讓他們在彈奏中感受音樂美,還可常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輕鬆活潑的演奏會或文藝晚會等。總之,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音樂的環境之中,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和音樂交上朋友,並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4、培養孩子的耐性

  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一句話、一張圖片、外界一點點新鮮的刺激都會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興趣改變得快、耐性及堅持性差等習慣。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有聰明才智,還需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因此培養孩子克服困難、堅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培養孩子的韌性,需要耐心地引導。父母可用親切的語言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做的事情上,避免分散注意力,使他堅持完成所進行的活動。比如,孩子畫畫只畫了一半就想離開,父母應提醒孩子:“畫完了你給我講講畫的是什麼呀?”孩子一聽父母要看畫,就會畫完。

  培養孩子的耐性要循序漸進。孩子可能學習一會兒就煩躁不安了,這時不要強迫孩子,而要用遊戲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堅持下去。開始時可以短一些,等孩子對學習有興趣了再逐漸延長時間。

  對孩子的學習內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興趣,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容易獲得成功,成功給孩子帶來繼續堅持的動力。這樣的活動,孩子會更自覺地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