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疫情期間的優秀的心得體會精選五篇

  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更多的黨員選擇站在了一線上,他們舍小家顧大家,逆行而上,有人民在,就有信心打敗疫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你喜歡。

  描寫疫情期間的優秀的心得體會精選1

  在2020年1月初,伴隨著病人的陣陣咳嗽聲,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了。對奮戰在疫情前線的人來說,這注定是個不一樣的春節。

  在電視上,我看見了你——白衣天使的背影,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醫院病房與時間賽跑,從病毒手中奪回生命。我知道,你們也是兒子,女兒,也是父親、母親,妻子,丈夫,有的夫妻甚至是在同一幢樓工作,但各自在自己的崗位上奮戰著,一連幾天未曾碰面,有的是年輕媽媽,為了慰籍自己的思念之情,只能帶上兒子的玩具和照片踏上疫區的路,我們似乎看見了你們這些白衣天使每一個不眠的夜晚,是你們為了大家捨棄了小家,努力得救治著每一個脆弱的生命。

  在電視上,我看見了你——前線報道的記者的背影,我看到你一次次出現在鏡頭前,奔波在醫院的施工現場,奔波在醫院的走廊,我聽見了你因為工作而沙啞的聲音,聽見了你在報道中急促的喘息聲,聽見了你報道時沉著冷靜的聲音:“我們堅信疫情一定會好起來”。是你們讓我們瞭解疫情的現狀。

  在報道中,我看見了你——研製對抗病毒特效藥的科研人員,白天裡你們在實驗室戴著手套拿著試劑瓶探索著對抗病毒的良藥,陽光灑在你們身上,專注的背影被拉得很長很長。深夜裡,明亮的日光燈映照著你們疲憊的背影,你們堅守著心中的信念,定能早日研製出特效藥。

  正是“白衣天使”,“新聞天使”,“科研天使”;是你們負重前行,你們忙碌而又堅持的背影,就象徵著希望,象徵著安全,給全國人民力量和信心。

  描寫疫情期間的優秀的心得體會精選2

  由於受疫情的影響,這些日子大家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多了一些擔心和壓抑,於是,今天下班獨自駕車回家的路上,我打開了收音機,聽一聽“雕刻時光”裡的經典老歌,聽一聽七八十代的“小虎隊”、“周華健”,思緒一下子回到了那個單純的年代,於是,頗有些懷念昔日的藍天、白雲、清澈的小溪、傻傻的嬉笑……

  古人云:相由心生。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外面的環境是由人內心的境界、狀態決定的。我在想:為什麼還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我們,今天要面對病毒、非洲豬瘟和時常伴隨我們的霧霾,當然,我只是一介凡夫俗子,不知道人的道德、心境與外界環境之間有沒有存在什麼必然的聯絡,我只是想把今天人們的狀態與七、八十年代或者再以前的歲月作一下比較。

  勤儉節約方面:

  兒時,母親總是把粘在篦子上的饅頭皮兒或餅子皮兒摳下來吃掉,她們那一代人都非常勤儉節約;孩提時代,時常抱怨母親讓自己穿姐姐們的舊衣服,其實,節約是一種美德,是值得人們一直承傳下去的。可我們現在能做的到嗎?饅頭、米飯、衣服,好好的就扔掉了,這方面,我們有必要跟五、六十年代的人們好好學一學。

  樂於助人方面:

  七、八十年代,人們真的學雷鋒做好事,什麼“拾金不昧”、什麼“做好事不留名”等等事情常有耳聞,可現在,路上有人幫你拿包,恐怕你不能放心;去幫老大娘過馬路吧,又怕自己被賴住,總之,在思想境界層面人們的狀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當然,在追求功名、利益等許多方面,在道德水準上著實發生了不小的偏頗,因此,在我們眼下大家面對疫情,除了科學地做好隔離、防護、消毒等工作之外,我們也不妨思考一下、甚至實踐一下,讓自己的思想少一些為己、多一分為他;少一分計較、多一些寬容。一位高人說:遇到問題向內找自己。也許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更純潔、更善良一些,會更有助於我們外界環境的更純淨、更優美,這不又符合了“相由心生”的理了嗎?

  讓我們一起提升各自的境界,一起期待美麗的春天早日到來!

   描寫疫情期間的優秀的心得體會精選3

  農曆庚子年的春節,本該闔家團圓、美滿幸福的日子,但由於武漢地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這一切都變了。

  由於恰逢趕上春節春運,武漢許多人口流向全國各地,不止武漢,整個中國都在和疫情做鬥爭,儘管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向那些白衣天使和疫情檢疫站的工作人員一樣奮戰在抗疫一線,但為了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和傳播,大多數人都不得不選擇呆在家裡,不能外出,不能聚會,這些讓原本熱鬧祥和的春節,也顯得冷冷清清。

  剛開始,人們對新冠還不能完全判斷,雖然國家及時有效的採取了措施,但是疫情還是逐漸擴散,區域性爆發,這時全國開始積極響應,提高了警惕,出門必須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多通風,自我隔離在家。

  此時,全國各地醫生,護士前往武漢展開支援,救援工作,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成交付使用,讓我們看到了一線人員的辛苦與努力!

  作為一名一線收費人員,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與公司號召,積極對抗病毒,做好日常消毒、登記工作,做好收費區域設施,裝置巡查工作,離站時搞好宿舍衛生,做好消毒工作,回家做到無事不外出,不聚餐。

  我相信,在全國人民共同一心的努力下,我們一定會取得此次戰疫的勝利!

  描寫疫情期間的優秀的心得體會精選4

  因為疫情原因,孩子現在是停課不停學,休班時在家陪孩子上課,學的是楊振寧先生寫的一篇課文《鄧稼先》。雖然是我們也學過的,但是再一次跟著學習還是很感動的,讓人泛起無限崇敬之情精神倍受洗禮,我想這就是真正的偶像的力量。

  鄧稼先,我們最熟悉他的,可能就是那個閃耀的稱號“兩彈一星元勳”了,可是在民族英雄光環的背後,又有多少我們常人不可承受之重呢?二十六歲,他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拒絕了導師高薪的挽留,回到了剛剛起步的1950年的中國;三十四歲,他告別妻兒又一次消失,去哪裡?要多久?統統都不能說;消失了二十八年後,再次回來他是一個癌症晚期患者。在病重時他依然告訴同事,快去工作,我們不能被別的國家落得太遠。看到這裡,我們要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精神信仰,不是為名不是為利,是為國是為民!

  就像我們這次疫情的醫務工作者、就像平日那些默默無聞搞科研的科學家、那些醉心學問的教育者,是他們在我們大災大難面前不畏困難奉獻自己,在我看來,他們才應該是我們崇拜這樣的偶像。在這次疫情過後,也讓我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從事哪種行業都要愛上自己的職業,為了社會這個大家就算犧牲小我這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有那些前輩偶像的力量,告訴他們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從來不考慮自己,而把一腔熱血給我們大眾的人,是那些與你非親非故,卻改變了你命運和際遇的人。

  所以為這些人,我們應該去鼓掌,而我也將會沿著偶像的路,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去奉獻社會。

  描寫疫情期間的優秀的心得體會精選5

  中華民族是擁有五千年曆史的優秀民族,每當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時候,炎黃子孫的思想都能迅速的覺醒,大家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同渡過難關,這就是民族凝聚力的所在。所謂民族凝聚力是一個民族內部之間的相互吸引,推動民族向前發展的內部力量。民族凝聚力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他在各民族悠久的歷史發展文化基礎上產生和發展,反過來又給予各民族歷史發展的影響。所以越到祖國最危難的時刻,越需要民族凝聚力。有了民族凝聚力的產生,中華民族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2019年末,在中國武漢市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此病毒傳播能力強,傳播速度快,發病時間短,危害極大。一時間武漢市成千上萬人被感染,這恐怖的烏雲籠罩著武漢市乃至全中國上上下下。就在這個時候,有一群白衣天使站了出來,他們用最美的逆行來化解這場烏雲,來安撫民心,來全力救治患者。卻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因為病毒感染力強,患者在持續增加,在這個時候全國的醫務工作者爭先恐後的提出支援武漢,感動了無數國人。不僅是白衣天使的付出,還有藏藍的衛士和紅袖標的無名的志願者為阻斷疫情傳播做了極大的貢獻,披星戴月的堅守,這就是一個民族的凝聚力,這就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原因。

  不僅是這些英雄的付出,全國的人民都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有錢的捐錢,有力的出力。使武漢渡過難關,使中國勇敢面對危險越來越勇。新冠肺炎並不可怕,因為有了民族凝聚力的注入。民族凝聚力是戰勝病毒的一劑良藥,也是中華民族發展崛起的精神導向。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