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裡還有哪些創業機會的祕訣

  ,一起往下看看:

  微商從崛起走向失控,曾被外界視為騰訊官方的監管缺失,馬化騰首次提及“微商”二字是在今年的兩會上,在他看來“微商有著巨大前景”,並希望更多的合作伙伴參與。馬的表態被解讀為微信商業化的訊號,一度給了一眾微商以信心,不過隨後劇情卻急轉直下,微信官方對微商的打壓力度反而更加嚴厲了。

  騰訊的監管缺失只是外部因素,真正導致微商走向衰落的原因則來自微商本身。在鉅額利益驅使之下,假冒偽劣產品、分銷代理欺詐等亂象層出不窮,逐漸將微商群體推向“劣幣驅逐良幣”的境地,各種來路不明的微商品牌佔領了朋友圈,並以逐層囤貨模式迅速擴張,以至於到了後來連微商本身也開始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了。最終在作繭自縛和微信的打壓中逐漸失去了過去的“風光”。

  在微商圈,萬能的大熊向來以“朋友圈營銷第一人”自居,以一派微商導師形象為人指點迷津,7月初他給所有微商提了個醒,說“微商做不下去了,也不要做傳銷。”這句話從側面印證了微商的頹勢。他在文章的最後說“這個圈子裡留下的都是聰明人”,那麼什麼是聰明人?怎麼個聰明法?我認為首先應該認清馬化騰口中所支援的“微商”,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標準。

  微信是騰訊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無可替代的船票,但如果做不好也會成為馬雲口中那副爛牌。所以不管是打壓微商,扶持微店,還是釋出行業解決方案,都是在為未來站穩移動市場添柴加火。但是微信的商業化腳步走得十分謹慎,因為稍有不慎便會毀掉微信這個產品的品牌。

  騰訊在不斷對外宣講其“網際網路+”戰略,馬化騰為此不惜親自著書造勢,而微信也在不斷提及“智慧城市”的願景,在如此巨集大的表述中,作為想從這個“勢”中成就商業夢想的創業者,應該意識到微信所需要的絕不是朋友圈中亂象叢生的微商,而是在其規則之下用心經營微店的優質商家,所以創業者一定要有品牌化的意識,格局放寬,看到的東西就會大不一樣。盯著朋友圈不放只會體現出你的鼠目寸光。

  “微商很像草莽時期的淘寶”,把微商現象放在整個電商發展史中對比,許多疑惑都能得到答案,商業機會也同樣有跡可循。品牌化的運作一定會是微商發展的趨勢,正如淘寶當年孵化出眾多受到風頭熱捧的“淘品牌”一樣,誰敢說微信不具備同樣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