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創業的真實案例

  成功創業在現如今有什麼真實的案例可以分享嗎?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1

  一個被稱為90後差生的年輕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現在兩年賺百萬!

  開著寶馬車,在月租過萬的高檔寫字樓開公司,這個90後看起來很“款”。然而,他並不是富二代,眼前的這些都是靠雙手打拼來的。他叫龔偉明,出生於1990年,今年21歲。

  讀書:不算好學生

  龔偉明的公司設在鷺江道第一廣場,推門走進總經理辦公室,鼓浪嶼全景迎面而來。龔偉明稚氣未脫,記者剛見到他,還以為是他的總經理助理。

  龔偉明告訴記者,單從讀書來衡量,他不算好學生。初中畢業後,他堅持要到新加坡讀高中,但只讀了兩年便回國了,隨後到集美大學旁聽了一年。他說:“初回國時,全家人很失望。”龔偉明的家庭只是小康之家,為他留學期間花了不少錢。“連文憑都沒有拿到!”他媽媽一下子哭了出來。

  然而,在龔偉明看來,兩年的新加坡之行收穫頗多,不僅開拓了他的思維,而且積累了巨大的人脈資源。

  賺錢:颱風天送機票

  “從2009年開始到現在,我沒從家裡拿過一分錢。” 龔偉明說。龔偉明從骨子裡就想賺錢。2009年,他還在集大旁聽期間,發現代購機票利潤很高。於是,他自己跟航空公司聯絡,稱可以幫其賣機票。他開始在校內校外騎著摩托車到處跑,幫人買票送票。

  有一次,一名學長向他買機票。當時正逢颱風天,他為了不失信於人,冒雨送機票,送到時全身已經溼透了。那名學長很受感動,之後為龔偉明介紹了很多客戶。就這樣,龔偉明賣了兩年機票,賺了好幾萬元。

  創業:被家人說沒救

  真正讓龔偉明賺到第一桶金,是2009年秋天。

  他在新加坡的一位同學是臺灣人,家中主營垃圾處理裝置,計劃開拓大陸市場。同學請已經回廈門的龔偉明打聽,尋找合作者。龔偉明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把親戚問了一遍,最後找到了意向人。然而,臺灣方面要求意向人先拿20萬元做保證金,但意向人沒有見到裝置,不願意付錢。為了促成此事,龔偉明決定自己籌錢,先把保證金墊上。

  他說:“我當時跟家裡一說,都說我沒救了,沒賺錢還開口要幾十萬,根本不同意。我只好向朋友開口。”這時,他在新加坡期間積累的人脈資源發揮了作用。他找了眾多的朋友和同學,竟然湊到了20萬元。他終於幫別人促成了生意,而他也從中賺到了50萬元。

  龔偉明從中發現了商機,開起了公司,做起企業營銷推廣。僅兩年時間,就賺到了100多萬元。

  2

  雲南財經大學90後小女孩徐圖,用6000元本錢開店,摸爬滾打兩年,月營業額已達6000元左右。她的成功給很多大學生創業者樹立了典範。但對資金、能力、經驗都有限的大學生創業者來說,一定要根據自身特點,找準“立錐之地”,才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穿著揹帶褲、短袖T恤,剪個妹妹頭,90後小女孩徐圖在雲南財經大學小有名氣,同學們都稱呼她“徐老闆”。這個小女孩當年用6000元本錢開店,摸爬滾打兩年,月營業額已經達到6000元左右。

  創業全靠6000元積蓄

  徐圖大一進校時,剛17歲的她就趁課餘時間做兼職,發過傳單、賣過牛奶、當過信用卡業務員、代理過茶藝師培訓資格,積累了不少經驗。“其實我還是想創業。”懷著夢想,徐圖四處蒐集開店資訊,最初打算開一家餐飲加盟店,但最後因加盟費太高放棄。因為她只有6000元積蓄。怎麼辦呢?徐圖決定選一個門檻較低的行業。經過考察分析,她決定在家鄉宣威開家女裝店。

  說幹就幹,她先以350元的月租盤下一間鋪面,交了2100元的房租;為了省錢,她自己裝修,花200元買來麻繩,再花100元買來乳膠漆刷牆,又花50元買了箇舊櫃檯,花150元買來燈具,花200元買衣架、模特等,700元就搞定了室內裝修。剩餘的3000多塊錢,徐圖進了第一批貨,並僱用了一名店員。一年過去,這家小店賺了兩萬塊。

  成功全靠摸清市場

  雖然大學生創業有很多,但他們大部分經驗欠缺、能力不足、意識偏差等,這些原因導致創業成功率較低。徐圖則不太一樣,

  第一桶金給了她不少信心,儘管過程很辛苦,但她覺得很值。不過,徐圖並不滿足現狀。

  去年10月,徐圖經過市場調查後發現,學校周圍僅有兩家花店,一家花藝技術不高,顧客對此有意見;另一家價錢較高,學生承受不起。徐圖當即決定,在學校附近開一家花店,銷售鮮花和盆栽,力爭做到“花藝精美,價格低廉”,“讓所有同學都能消費得起這份浪漫”。她隨即將服裝店以5000元轉讓,用此前賺的兩萬元積蓄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再次打點店鋪,徐圖仍是自己動手裝修、粉刷。由於顧客主要是年輕大學生,徐圖還給店鋪取了個浪漫的名字——“那時花開”。自花店開張以來,由於物美價廉,生意一直較好,附近許多大學生前來光顧,每個月的營業收入在6000元左右,徐圖又一次令人豔羨不已。

  “對於沒有資金、沒有背景的大學生來說,我們只有雙手和想法。如果想創業,別找藉口說自己沒錢,我也是靠自己平時積攢的;別找藉口說自己沒能力,能力都是鍛煉出來的,只要有膽量和激情就夠了,因為我們還年輕,應該用拼搏去預演明天。”徐圖寄語臺下同齡大學生,引起共鳴。

  3

  “同學你好,請問你要吃點什麼,我們的哈哈湯品都是熬製了3個小時的。”鼻樑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一臉文氣的範偉拿著選單、端著盤子在小店裡忙活著。他是南京林業大學的大三學生,同時也是這家“哈哈快餐店”的老闆。2月29日開張以來,每天中午,慕名而來的師生會將小店擠得水洩不通。

  他是店老闆 把一間小門面房裝修得挺高雅

  中午12:30左右,南林大美食街香樟苑一家名為“美哈哈快餐店”的中西合璧的餐館門口,排起了長隊。“聽同學推薦說這裡環境不錯,飯也好吃,而且不貴。”一位排隊等候的同學說。這間只有20多平米的小門面房,只能容納21人就坐。別看空間侷促,內部裝修卻有模有樣,米黃色的牆紙、柔和的燈光、牆體四周的烤漆玻璃,整體環境顯得挺高雅。

  由於還在試營業階段,哈哈快餐店只有七八種餐品,例如蘿蔔排骨飯、雞腿漢堡、玉米排骨飯……價格從10至12元不等。“我們的哈哈湯品都是要熬製3小時的。”面對每一位光顧的客人,店老闆範偉都熱情推薦著,“我一下課就趕過來了,中午人多,我得幫著搭把手。”

  南林大高分子專業的姚立正是第二次來店裡吃飯了。“10塊錢能吃到一頓美味營養的套餐,很實惠了。”

  他還是大學生 南林大的老師在微博上力挺他

  哈哈快餐店老闆範偉還有一個身份——南林大人文學院社會工作系的大三學生。去年11月,他就開始張羅著要開一家自己的餐飲店。

  今年2月29日,小店開張。為了攢人氣,範偉還為每位顧客提供一份小掛件,凡是領到8、18號牌的顧客還能領到10元錢的紅包。

  “哈哈快餐店前兩天都是不賺錢的,剛開張,要先贏得口碑。”現在,範偉的小店每天營業額有3000多元,毛利1000多元。“我們還請哈哈快餐店總部的特級廚師為我們開配方調湯料。”

  哈哈快餐店的開張,也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南林大老師孟祥遠在微博上力挺範偉,“西餐套餐和湯味道不錯,關鍵是不添雜料,貨真價實又放心。”

  現在,範偉每天的生活緊張有序。如果沒有課,他會在上午9點到店裡幫忙打打雜。而中午12點至1點的黃金時段,是哈哈快餐店最忙碌的時段,點餐、送餐、收銀,範偉什麼都要幹。當接待完一天的客人,打掃完衛生經常是晚上9點了。

  4

  信不信,200元起家2年賺300萬。中大一名大三在校學生卻運用他的聰明才智和高EQ,兩年就賺到這筆錢。創業如何選專案?他叫潘文偉,2007年剛來廣州時口袋裡只有200元,而現在他已經是有樓有車的大老闆。因生意繁忙,潘文偉曾一度想退學,不過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

  初來乍到做家教賣T恤賺外快,當年只有22歲的潘文偉出生在貴州一個小縣城的工人家庭,原來一家五口全靠在供電局當技術工的父親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維持生計。2007 年,潘文偉考入中大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創業如何選專案?來到廣州後,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潘文偉不但申請了學校的勤工助學,還四處找機會賺錢。

  當他揣著荷包裡勤工助學賺下、僅有的200元去市中心準備闖世界時,百貨大樓琳琅滿目的商品和濱江東“天價”的樓盤讓他頓時蒙了,“我到底要奮鬥多少年才能在這個城市容身?”於是在很多同學還在盡情享受大一優哉遊哉的校園生活時,潘文偉開始賺外快,做家教、推銷信用卡、賣T恤……

  小試牛刀從院服開始,他就意識到了裡面有錢可賺,2007年底,學校公開招投標一些院系的院服訂做專案,潘文偉看到了商機。潘文偉首先“摸查敵情”。他從學生會的“哥兒們”那裡弄到了參與招投標公司的名單,並扮成顧客挨個兒打電話到那些公司問出不同質量服裝的底價。然後,他直接在網上查出一些生產商的地址,主動上門與廠家談生意。

  學校的院服投標價和貨源確定後,潘文偉私底下向學院有理有據地分析自己代理的服裝在價格和質量上的優勢以博取印象分。投標當日,他更一人以5間公司的名義巧妙地參與投標。最後,他這個“初哥”竟然贏了做了幾十年生意的行家,投下學校的院服專案。雖然第一個院服生意只賺了2萬元,但這卻讓他在創業路上找到了感覺。

  潘文偉靈活的頭腦能夠見機行事,去年初,潘文偉無意間認識了一名做安全監控裝置的商人朋友,而他此時又得知中學“死黨”家中開發的房地產專案正好在招標安檢裝置,於是潘文偉充當了雙方談判的橋樑促成了這一單生意,競標成功後,他一下就賺了50萬元。

  賺到這筆錢後,他第一時間給父母匯去了10萬元,嚇得母親驚恐地在電話中問了10多次“錢從哪裡來的”。幾年間潘文偉陸續做了外牆磚生意、與朋友合夥開酒吧,並開始投資股票並利用“第一桶金”繼續生財。今年3月,潘文偉還投資了50萬元在大學城開了間網路公司。

  經商關鍵點:小本錢並不一定不能成就大事業,關鍵在於你的思路。

  5

  有位農民孫某,有一年到北京找工,一次,他與幾個老鄉上街,途經一個市場,口渴難奈,想買一些水果吃,可那些水果高昂的價格,令他們這些民工望而止步了。忽然,他看到一堆棗,那是他家鄉的大棗。他知道那棗在家鄉挺便宜,只有6角錢一斤,於是他決定買一斤解解渴,一問價格,結果令他大吃一驚:3元 5角一斤?“這麼貴呀,你們賺得太黑心了!”同行的一位老鄉說。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孫某想,一大棗一來一往價格相差這麼大,該多有賺頭呀啊!於是,他立即返回家鄉,憑著老鄉關係,賒了3噸大棗,搭了一輛車送到北京,他來到豐臺區的一家大市場,將大棗以2元9角的價格批發給小販們,這鮮紅的帶著露珠的大棗頓時被搶購一空,就這樣一個月內他往返北京與山東達 5、6次。孫某這樣做了半年,路也熟了。他不僅經營大棗,還開始經營山東的其他土特產,生意一步步擴大,一步步紅火,至今他已是聞名京城的山東土特產經銷商,擁有資產上千萬。

  經商關鍵點:資本並非創業的惟一條件,人的貧窮,主要是在於思想的貧窮。